文科到底有没有用?最近总有人讨论,文科生找不到工作,难有大作为。可你要是看过高志凯先生三句话把隔壁“三哥”怼得哑口无言,就会明白这种想法有多片面。
这位被网友称作“划线宗师”的文科生,不靠拍桌子吵架,只用历史、法理、逻辑与智慧,就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为国家谋利,活生生把文科知识变成了大国博弈的“软兵器”。
为什么叫“划线宗师”呢?因为当初“三哥”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胡搅蛮缠,高先生半开玩笑地说,那不如就以恒河为界。“三哥”急得跳脚,连忙喊不合理。
可高先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边界可以重新讨论”的概念抛出去,让印度人心生顾虑。而如今,他又成了印度网友“最恨”的国际友人。因为“三哥”曾经听老美的买了俄油,结果没多久老美又不准他们买了,不然就加50%的关税,摆明了欺负人。
这个事儿,印、中、俄三位专家与老美的三个专家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原本是印度单方面弱势,但在高先生率先发言之后,局势直接两极反转。他说老美正在用枪指着“三哥”的头,让“三哥”屈服,但他们不知道“三哥”有多强大。一顿“神夸”直接把“三哥”架了起来,“三哥”听完眼含热泪,接着“贴脸开大”,狂怼老美,就差当场掀桌子了。老美的专家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话,其他专家都像打了鸡血,只有高先生暗自发笑。
所以不要再说文科没用了。你看,文科生都不需要刀枪,只用几句话就能牵着对手的鼻子走。而面对总搞小动作的菲律宾,高先生又换了个打法,用历史和法律砸实道理。之前,他们总把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当外交筹码,走到哪儿都拿出来说,仿佛有了这张纸,就占了理。
可高先生一开口,直接从国际法的根儿上把这事儿说透了:仲裁不是单方面自嗨,就像打官司,得双方都认这个法院才能开庭判案。你们没有跟我们商量,偷偷拉第三方搞仲裁,所以不成立,就是张废纸。
更关键的是,高先生还翻出了百年前的铁证:1898年的《美西条约》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菲律宾领土西界是东经118度线,而黄岩岛根本不在范围内。
于是他当场反问:你们要是认《美西条约》,那黄岩岛本来就不是你们的;要是不认,那麻烦就大了——你们国家领土的合法性从哪来?难不成整个菲律宾都得重新划分?这一问当场就让对方没了声音。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在文科生这儿,知识就是战略武器。有人说,高志凯先生有“汉使”的味道,这话太贴切了。历史上的汉使从来不是带着“反思自己”的心态去外交,而是带着大国的自信,让对方认清事实、反思错误。
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苏武牧羊19年靠的是大汉的骨气。高志凯现在做的,正是当代“汉使”该做的事儿:带着中国的立场和底气,在国际舞台上把该说的理说清楚,把该守的底线守住。
就像他聊台湾问题时说的:今天的台湾会不会发生“西安事变2.0”?比如有人站出来把某个搞“独立”的抓了,到时候我们作为主权国家,肯定要出面保证台湾的安定。说完,对岸很多人立马火急火燎跳出来争辩,这说明高先生的调侃点透了核心,有人真害怕这个。
高先生用行动证明,文科知识不是无用之学,而是实战之学;文科生更不是旁观者,而是能为国家撑场面、谋利益的参与者。一个国家的强大,既要靠理科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像5G、航母、空间站等等的硬实力;更要靠文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怎么让世界理解中国,怎么在国际舆论中占得高地,怎么用智慧维护国家利益。
现在大家常说,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我们的枪杆子已经不怕任何对手,钱袋子也越来越鼓,而笔杆子的力量正需要更多像高志凯先生这样的文科生去撑起来。他们不需要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不需要在工厂里造设备,只需要用话语、策略、智慧,就能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这就是文科生的硬核力量,也正是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力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