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中秋,月亮什么时候最圆?赏月指南来啦

0
分享至

编者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全家团聚在一起,品尝节日美食,共赏一轮明月,幸福满满,其乐融融。中秋节,赏月是久谈不衰的话题。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今年的月亮什么时候最圆?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说法,但事实上中秋的月圆之时每年都不一样。


图片来源:Veer图库

Part.1

月形:圆月几时有?

乙巳年八月十五,也就是2025年的中秋时节,月亮最圆的时刻是在北京时间10月7日11时48分。

今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是最圆时刻正值白天,要想看到圆月不太现实,需要等到傍晚时分,我们才能看到一轮圆月升起。不过,恰逢10月6日中秋之日与“月球过近地点”之日相距较近,所以今年的中秋月视直径将会“偏大”,而且中秋之夜的月亮与最圆的时刻相比,普通人的肉眼并不能分辨出差别。

也就是说,虽然中秋之日见明月之时还未到月亮最圆时刻,但这种变化仅靠肉眼其实很难分辨,而且,当晚将有“超级月亮”现身,因此,赏月之旅仍然可期。


图片来源:Veer图库

Part.2

月时:何时上梢头?

说到月圆,不一定可以是八月十五,十六或十七都有可能。民间之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说,是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也就是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但由于月亮(围绕地球的)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十五日,甚至十七日凌晨(也有少数情况在农历十四日)。

十五的月亮为什么十六圆?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一个“朔—望—朔”的完整周期是29.53059天,从朔(新月)到望(满月)再到朔(新月)。既然“朔—望—朔”的周期平均是29.53天,那么一个“半周期”(即“从朔到望”或表述为“从新月到满月”)的平均值则是14.77天。请大家注意,这里讲的都只是“平均”值。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这就像咱们中国人传统的虚岁纪年,人生下来就记有一岁,而不是像周岁法,从出生零岁到整整满一年后,才算满周岁(一岁)。

其实这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精妙所在,理解这一点,是理解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关键。

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有长有短,使这个问题分析起来非常复杂。

为了方便把这个复杂问题说清楚,我们打个比方,例如当我们以平均半周期14.77天为考察依据时,那么即使“朔”的时刻发生在凌晨(我们把这个凌晨所在的那天记之为朔日初一),那么到“望”的时候(1.00+14.77=15.77),无论怎么着,也已经是十五日傍晚六点多钟了。

注意我这里的1.00,是用其代表“初一的零点”,如果“朔”出现的时候是初一的正午(即一天的一半时刻,一天的正中间位置),那就用1.50来表示,那如果朔出现在这一天的很晚,快到23点了,那么这一天既必须是朔日,我们也必须把它记录成1.96…有了这样一个定量的关系,分析起来就比较清楚了。

但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即使用1.00+14.77或者2.00+14.77,作为两种极端情况来考虑的话,“望”的时刻也只是会在15.77和16.77,分别对应于十五的和十六的晚上九时左右。

十五的月亮无论“十五圆”还是“十六圆”都能理解了,但是“十四圆”和“十七圆”又是怎么来的呢?

注意。敲黑板。我刚才不是说了吗?14.77天只是一个平均值。

这就不得不提及第二个关键原因。

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都近似为椭圆形,根据开普勒定理,运行速度时快时慢。月球在某段时间里“步伐”的急缓,决定了从朔到望的间隔,最短约13.9天,最长约15.61天。这就使得满月也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七,或是农历十四。

从以上知识出发,我们得到造成该结果的两个原因:其一是我们通常把出现朔的当天,直接记为初一(直接“给一分”,不用“从零满周岁”。)另外,朔不一定出现在初一的凌晨,也有可能出现在初一的中午或傍晚,这就给出出了一个“余量范围”。

其二是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且椭圆轨道本身还在进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为面积定律,具体就是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当月球离地球比较近的时候,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比较大;当月球远离地球的时候,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比较小。这于是导致在一个周期中,朔—望—朔交替的速度并非均匀流逝,而是时快时慢。所以运动速度不同,就造成了满月并不是在一个月正中间。可能晚一点,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六,甚至可能更晚,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七。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得更早一些,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的月亮十四圆”,这何以可能?我斩钉截铁的回答“有可能”。

当月球绕地的轨道旋进成为椭圆远轴恰好指向的特定方向时,此时如果又恰逢“朔”发生的比较早,两个“有利”因素叠加,这样月亮就会在有了一个“起了个大早”的“朔”后,便“急匆匆地快速赶路再去赶个早集”。

于是“早和快”相加,“天时地利”凑一起,“借得东风”的明月,得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满月。于是乎,十四圆的情况便出现了。

在21世纪的这100年中,统计结果显示,共有1241次“满月”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七、十六、十五和十四。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历八月十六,共有579次;其次是农历八月十五,共有468次;再次是农历八月十七,共有188次;次数最少的是农历八月十四,仅有6次。

最近的一次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四圆”,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农历六月十五 ,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都经历过,只是已经过去。


图片来源:Veer图库

Part.3

月色:何以如此斑斓?

我们一起赏完了月亮的形状,知晓了月亮出现的时间变化,那么月亮的颜色又藏着怎样的奥秘呢?为什么月亮看上去的颜色有时是金黄的,有时却是银色的?月亮还有哪些颜色?不要着急,我们接着慢慢赏月。

月亮陆离斑驳,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红月。

月亮的颜色和大气色散有很强的关系,当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红色,这和太阳在地平线上是红色的原理近似。因为穿越较厚大气到达人眼中之时,只有红色能够穿透大气,其他颜色的光都被色散分开。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这种现象在月食的时候尤为明显。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理论上所有的阳光都被地球所遮挡,但由于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完美充当了色散棱镜加滤光器的作用,紫、蓝、黄、绿光被大气阻挡后,只有穿透力较强的红光折射到月球上。

这时候如果我们人类能够站在月面上仰望地球,就会看到地球的大气层被一圈壮丽的橙红色光环所环绕。如果我们人类能有幸看到这一幕,那一定会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撼无比。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见在古人的诗作中,他们并没有经常看到红月,反而看到的多是白玉色的月亮。那么银白色月亮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我们知道,当太阳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聚合在一起时即为白色光,而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所发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显然同理,当月亮将映射于本身的光线反射后穿过大气层时,如果七色光中的任何一种都没有被吸收掉,那么映入人眼的光线就是银白色的。

除了银色月光以外,黄色月亮也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月亮颜色。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当月光穿过大气层的时候,水汽、尘埃等杂质会吸收掉波长较短的青、蓝、紫光,剩下的几种颜色光混合起来,进入我们眼帘后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黄色月亮。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当大气层中水汽越浓,月亮就会越偏重橙红色。当月亮斜穿大气层在地平线附近出现时,光线会走更长的距离,所遇阻碍尘粒也会比垂直穿过时多得多,故冷色光被吸收或散射掉的也会更多。所以月亮在地平线的时候,会更显橙黄色,煞是美丽迷人。

或许还有小伙伴会问,蓝色月亮我们也不多见,这种看上去静谧的色调又是如何在月亮上形成的?

没错,蓝色月亮的确并不多见,但并非不存在。因为蓝色月亮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所以才不容易被我们观察到。在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中,蓝色月亮代表着自然灾难的发生。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凡是有蓝色月亮记载的资料里,大多都伴随有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等灾难。当这些灾难发生时,就会在空气中形成大量的烟雾颗粒,这些细微颗粒能将红、橙、黄等较长波段的光统统吸收过滤掉,只让蓝紫光通过,所以到达我们视觉的光就形成了蓝色月亮。

Part.4

与子共中秋

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中秋的圆月里既有思念之意,相聚之期,又有许多自然科学的秘密。

最后,祝愿各位在中秋佳节能与想见的人相聚,即使无法团圆也能隔千里兮共明月。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董志川(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推荐资源

关注使用“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17:58:43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9:42:10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央视极力推荐,观众集体抵制,《澎湖海战》的60亿票房梦碎了

央视极力推荐,观众集体抵制,《澎湖海战》的60亿票房梦碎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10:09:41
11月1日俄乌:俄本土遍地开花,乌军波克罗夫斯克实施突袭

11月1日俄乌:俄本土遍地开花,乌军波克罗夫斯克实施突袭

山河路口
2025-11-01 18:46:21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16:04:03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广告创意
2025-11-01 14:09:44
港星冯淬帆离世,前几天还发文悼念许绍雄,晚年怒骂王晶不懂电影

港星冯淬帆离世,前几天还发文悼念许绍雄,晚年怒骂王晶不懂电影

新金牌娱乐观察家
2025-11-01 09:45:03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球童无忌
2025-11-01 23:35:06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侧身凌空斩
2025-11-01 22:23:3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72岁王毅还在奔波出席会议!为什么仍没人接替他?背后原因很客观

72岁王毅还在奔波出席会议!为什么仍没人接替他?背后原因很客观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1 11:55:40
错过了她的青春期,就不要再错过更年期,绝经的她爱上绝精的他!

错过了她的青春期,就不要再错过更年期,绝经的她爱上绝精的他!

大又元
2025-10-31 20:14:09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鲁中晨报
2025-11-01 15:51:06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0-31 23:44:37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1:02:12
通过一个细节的分析,网友们发现了高铁建设中的一组内幕

通过一个细节的分析,网友们发现了高铁建设中的一组内幕

清晖有墨
2025-11-01 15:14:13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著名音乐人屠颖发生意外不幸离世,作品《情书》《味道》《过火》家喻户晓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03:04
2025-11-02 02:08:49
中国科普博览 incentive-icons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4634文章数 2013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艺术
家居
本地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亲子要闻

后续!新生儿在医院坠床摔成重伤,护工已被停职,孩子状况已好转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