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中核集团凭借在能源发展、区域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工程实践、公众沟通及精神传承等领域的卓越表现,受到中央与地方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从“十四五”核电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权威报道,到边疆惠民工程的深度解读;从医用同位素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出海突破,到聚变能源领域获资本强力加持;从重大核电工程的媒体探访,到媒体公众沟通渠道不断拓宽,中核集团全方位展现了央企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区域协同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国家战略实施与民生福祉提升注入坚实“核动力”。
1
聚焦高质量发展
8月31日,央视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栏目播出非凡“十四五”系列报道《走出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关注“十四五”期间,“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堆型,进入了批量化建设阶段,多个重大工程在广东、浙江、福建、广西等沿海省份密集开工,中核集团画面在报道中频繁露出。央视网、央广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在线等中央媒体积极参与转发。
![]()
![]()
9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特别节目,聚焦“十四五”期间,辽宁徐大堡核电站加速建设,模块化积木式施工,提升核电机组建设效率。央视网等中央媒体积极参与转发。
![]()
9月10日,国家能源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书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核答卷——中核集团“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综述》,全面展现中核集团在“十四五”时期完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进核能科技创新、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新闻网等媒体予以转发。
![]()
9月11日,新华网刊文《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关注“十四五”期间,“华龙一号”实现批量化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海南昌江多用途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我国核电技术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新闻网等媒体予以转发。
![]()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中核集团首席技师、秦山核电何少华分别接受环球网、人民政协报采访,分享观礼感受。
![]()
![]()
2
聚焦产业前瞻
9月5日,由中国同辐与秦山核电联合研发的C-14碳酸钡产品正式从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浙江海盐)发往欧洲制药企业。此举不仅实现了国产C-14碳酸钡在欧美高端市场出口“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医用同位素产品正式进入国际供应链,为全球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截至9月30日,话题相关信息共128篇。《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国务院国资委网站等主流媒体和机构网站积极参与报道或转发。
![]()
![]()
![]()
9月3日,《浙江日报》科技版整版刊发专题报道《国产“核药”破局之路》,报道秦山核电从零起步研发碳-14,成功开辟核药国产化的道路,并投运我国首个商用堆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实现医用同位素批量化自主生产,助力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事业。浙江在线、潮新闻、中国核电网等媒体参与转发。
![]()
9月25日,秦山核电基地“和福一号”再结硕果——我国首批商用重水堆辐照生产的锶-89成功出堆,这标志着我国在医用同位素生产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获新华网、中国网等媒体积极参与转发。
![]()
![]()
9月8日,中国同辐在港交所公告,由公司独立自主研制的新型碳-13呼气分析仪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技术的自主突破,为幽门螺杆菌诊断提供更可靠、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截至9月30日,话题相关信息共167篇。证券时报网、证券之星网、和讯网、东方财富网等财经媒体积极参与转发。
![]()
9月1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35.31亿人民币增至150亿人民币。外界认为,此次工商变更是资本、资源与治理结构的协同优化,既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也为聚变能源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推动清洁能源相关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具有积极意义。
截至9月30日,话题相关信息共1140篇。证券时报网、财联社、界面网、21财经网等财经媒体积极参与转发。
![]()
3
聚焦工程巡礼
9月13日,《人民日报》刊文《自主研发的“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让“呆矿”变“宝藏”——助力核电“粮仓”持续充盈》,对铀矿开采难度,以及“国铀一号”在采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装备材料方面的创新进行科普,肯定“国铀一号”成功破解复杂铀矿开发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铀矿采冶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阶段。
截至9月30日,话题相关信息共188篇。人民网、光明网、国资小新等主流媒体予以转发。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超50万,人民网客户端阅读量近70万。
![]()
9月14日,凤凰卫视纪录片栏目《近观中国》播出报道《探访“华龙一号”》,节目特邀曾经探访过秦山核电的英国籍观察员大牛赴福建漳州了解“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赴四川大山解密“中国堆谷”,赴成都核动力研院感受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的最强音。凤凰卫视借助旗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账号、头条号、快手号等传播矩阵进行同步宣传。
![]()
9月15日,中新网发布视频报道《“和气一号”如何诞生?解码全球首个核能生产工业蒸汽项目》,对“和气一号”技术攻关过程及项目运行原理进行生动呈现。
![]()
4
聚集公众沟通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核集团举办“大美新疆看中核”融媒体活动。集中展现中核集团在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与服务边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将清洁能源开发与区域生态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央企与边疆大地共生共荣、同频共振的协同发展之路。
活动得到了中央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新华社刊文《中核力量扎根新疆:战略资源开发与生态民生协同发展》,光明日报刊文《阿尔塔什水利枢纽让新疆喀什桐安乡成了幸福移民乡》,国资小新刊文《帕米尔高原脚下,有一座“新疆三峡”》,石榴云客户端刊文《一坝锁安澜》,报道中核集团克服“三高一深”世界级难题,终结叶尔羌河流域千年水患,支持超千万亩农田稳定生产,助力下游湿地与胡杨林生态系统,并保证迁移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充分彰显彰显央企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与担当。
![]()
![]()
![]()
![]()
9月22-24日,中核集团组织开展“向新 向绿 向未来·共建核美家园”媒体行活动,来自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科学报等20位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组成探访团,先后走进中核苏阀、中国同辐(华东辐照)、江苏核电、中核苏能等四家单位,近距离挖掘核能产业前沿动态,解码领域内的新突破、新成果。截至目前,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光明网推出融媒体作品《核力造汽 能量跨界——“和气一号”中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中国日报网中英文网等全媒体平台刊发《不拆封就能杀菌?黑科技了解一下》新媒体作品,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分别推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老军工基地“蝶变心声”》《苏州老旧厂区“涅槃重生”:从阀门厂到养老综合体与网红打卡地》等稿件。同时,相关内容两度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
![]()
![]()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中核集团组织开展“核你在一起”核科普走进活动,邀请政府机构、中小学科技教师、媒体、网络大V等30余人共同走进原子能院、江苏核电和深圳中核海得威。此次活动以核工业全产业链为脉络,串联起科研源头、产业应用、民生服务三大场景,通过不同群体的传播触点,助力全社会构建“理解核、信任核、支持核”的良好氛围,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打call。
![]()
9月28日,“核你在一起·共筑科普新生态”全国科普月核科普主场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活动现场播放了年度核科普活动集锦视频,先后举行了第五届N宇宙科幻奖、第五届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发布了中核研学生态共建路线及核科普融合出版基金项目成果,并见证了由“政、产、学、研、媒”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核科普生态圈聚力启动仪式,全面展现了核科普生态建设的扎实基础与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
![]()
2025年正值中国与纳米比亚建交35周年,为深化两国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友好交流,9月22日,“核能点亮梦想·友谊连接未来”——中纳Z世代交流研学活动在京正式启动。纳米比亚12名13-16岁青少年及3名领队教师在中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深度研学。研学团依次走访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通辽铀业、漳州核电基地等核能产业链关键单位,实地感受中国在铀矿勘查开发、核电运营、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先进核能技术与绿色发展理念。此外,研学团还赴中国科技馆体验了互动科普项目,并参访历史文化古迹,全面感知中国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现代面貌。
![]()
5
聚焦精神传承
9月25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的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活动,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探馆开启最新一期活动。节目邀请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秀艳,带领网友“云” 游展馆,回溯我国核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光明网全程进行直播,吸引近230万人次观看。
![]()
9月19日,北京卫视《清风北京》节目播出报道《汪德熙:为振国威献终身 不遗余力育人才》,关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汪德熙,响应国家号召,中途转向核化学化工研究,为核燃料后处理萃取工艺、点火中子源研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作出重大贡献,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多次自费出差、拒绝公车接送待遇,展现出一位科学家的崇高精神风范。
![]()
9月27日至28日,2025年“两弹一星”精神大学生志愿者首场联合宣讲活动在浙江大学举办,来自华东区50余所高校的600余名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与师生代表在现场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力量。
![]()
媒体聚焦 | 8月:“核”力攻坚 奏响创新发展主旋律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 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 投稿系统
![]()
策划 | 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
作者 | 郑欣
责编 | 王宇翔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
喜欢就“ ”和“在看”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