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些年,见过东北大哥扛着行李闯深圳,遇过四川妹子在上海开火锅店,唯独没碰见过西藏同胞来打工。以前总以为是太远不方便,直到刷到个视频才恍然大悟——人家说不定压根不需要靠打工攒钱。
![]()
网友们的分享更是颠覆认知,评论区活像“大型开眼界现场”——
有个去西藏旅游的网友说,住民宿时跟老板闲聊,随口问“你们这儿年轻人都干啥营生”,老板指了指窗外的羊群:“我家小子放着两百多只羊呢,没空去打工。”后来才知道,一只藏绵羊能卖上千,两百多只就是二十多万,“合着人家放半年羊,顶我干三年”。
![]()
更绝的是个做珠宝生意的网友,说收过一串藏族姑娘的老蜜蜡,“那珠子包浆厚得像琥珀,人家轻描淡写说‘奶奶陪嫁的’,后来鉴定师说这串最少值六位数,我当时手里的计算器差点按错键”。底下有人补刀:“难怪她们出嫁陪嫁是牛羊,50头起步,一头牦牛市价一万多,这陪嫁比一线城市彩礼还硬核。”
![]()
但也有网友拆穿“暴富传说”:“别光看有钱的,我去扶贫时见过风沙大的乡镇,老百姓种青稞都得跟老天爷赌,下午刮风能把人吹得站不稳,鸡蛋都算好东西。”说到底,西藏地域广,有靠虫草、松茸致富的,也有靠放牧、种植谋生的,跟咱这儿“有人开公司有人打螺丝”一个道理。
![]()
最有意思的是生活方式的差异。有网友说在那曲参加过节日,“一群人围着篝火跳舞,从天黑跳到天亮,我问‘不用上班吗’,他们笑我‘牛羊吃饱了,就该唱歌了’”。这让天天打卡的打工人直呼“羡慕不来”——人家的“工作”是看住牛羊,咱的工作是盯住电脑,节奏压根不一样。
![]()
还有人分享“包邮梗”:“给西藏朋友寄特产,快递费花了一百多,人家回礼寄来箱松茸,说‘不用给邮费,我让邻居开车捎过去’。后来才知道,那箱松茸在市场能卖上千,瞬间觉得我的快递费花得值。”
![]()
其实哪是西藏人不爱打工,是人家的“饭碗”跟咱不一样。就像网友说的:“你以为的偏远地区,可能藏着你不懂的财富;你习以为常的打工路,未必是人家想要的生活。”有人靠放牧过上好日子,有人靠手艺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有人在努力追赶,跟咱全国各地一样,都是为了把日子过舒坦。
![]()
以前总觉得“没见过就是稀罕”,现在才明白,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活法。下次再聊起“为啥没见过西藏人打工”,不妨笑着说:“说不定人家正在草原上数羊呢,数着数着就把钱挣了。”
你们见过西藏朋友的“硬核家底”吗?来评论区开开眼,让咱也长长见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