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孙媳妇赠李白墨宝《上阳台帖》给故宫,回忆爷爷感人至深。

0
分享至

各位书法爱好者朋友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段特别的书法之旅,走进一幅承载着历史温度与伟人品格的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毛主席的孙媳妇曾深情回忆起爷爷,为我们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她说,毛主席的一生清廉质朴,没有积蓄,更没有金银珠宝。那些来自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还有他辛苦积攒下的巨额稿费,无一例外,全都上交给了国家。

就拿 1956 年来说,我国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怀着对毛主席的敬重,将稀世珍宝 —— 迄今为止唯一留存的李白《上阳台帖》赠送给毛主席。毛主席拿到手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反复把玩、品鉴,可没过多久,他毅然决然地将这份心爱之物转赠给了故宫博物院。这份抉择,尽显毛主席无私的胸怀,在他眼中,个人的喜好远远不及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任,他要让这件瑰宝能被更多国人欣赏。

而今天咱们重点鉴赏的这幅书法作品,从整体布局来看,有着独特的视觉韵律。它共分为三行,字数不一,每行的长度也错落有致。这种看似随意的安排,实则暗藏玄机,就像一首灵动的乐章,字符是音符,长短不一的行就如同节奏的变化,起起伏伏间,营造出一种张弛有度的美感,让观者的目光在纸面上跳跃、游走,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再聚焦到字形上,那更是别具一格,造型丰富多变。有的字微微倾斜,打破了常规书写的刻板与沉闷,这种倾斜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带着一种超凡的境界感。

当我仔细端详这幅作品时,费了一番功夫,认出了 “发言” 两个字,而这两个字的写法堪称精妙。先看 “发” 字的捺笔,下笔刚劲有力,像是一把利剑直插纸面,坚韧挺拔,将整个字的气势稳稳撑起;点笔则如灵动的繁星,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虽小巧却精准,为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让原本硬朗的 “发” 字多了些细腻的韵味。“言” 字亦是如此,竖画笔直如松,扎根纸面,彰显出一种坚毅;撇笔舒展洒脱,带着几分随性。

还有那竖撇与挑笔,更是写得别致。竖撇在下行过程中,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直落,而是略带弧度,像是被微风吹拂的柳枝,轻盈又不失劲道;挑笔呢,则似离弦之箭,蓄势待发,短小精悍却爆发力十足。

在众多的字迹中,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个别字小巧玲珑,与周边较大的字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大小的反差,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它打破了平均主义的书写模式,如同毛主席在指挥千军万马时的战略布局,有主有次,有张有弛,尽显艺术的巧思。

再看字与字之间,可谓字字紧密相连,牵丝引带流畅自然。前一个字的笔画收尾之处,往往巧妙地与下一个字的起笔呼应。这般笔意,让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毫无阻滞之感。

而列距的处理上,又展现出舒朗、灵活的一面。行与行之间留出了恰到好处的空白,既保证了每行字的独立性,让观者能清晰地分辨每一个字符,又不至于让画面显得疏离、冷清。

欣赏完这幅佳作,不禁让我对今后的书法创作充满了支持与信心。他用笔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文字,更是抒发心境、承载历史、展现胸怀的艺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书画相约 incentive-icons
书画相约
书画家、收藏者的交流平台
11249文章数 244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