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网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03号》。60项自然科学奖、51项技术发明奖、134项技术进步奖通过初评,另20项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7项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通过初评,在相关单位内部公示。
据统计,在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示名单中,58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其中,2位候选人牵头的项目建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位候选人建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位候选人建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从项目申报的第一完成单位看,北京大学有6个项目由院士候选人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有3个项目由院士候选人作为第一完成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有2个,北京科技大学等24所高校各有1个。
全部名单如下: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田见晖教授教授,初评建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率先提出了“胚胎选种选配”代替“个体选种选配”的干细胞育种技术,该技术已成为TransOva Genetics 等国内外种业企业研发焦点,引领了动物生物育种新方向。揭示了家畜卵子核-质同步成熟调控机制,在国际上率先获得 “三步法”卵子核-质同步成熟技术专利,破解了困扰体外胚胎生产卵子成熟质量差的产业瓶颈;发现了体外受精性别失衡的关键机制,攻克了近30年来体外雌性胚胎死亡率高的难题。
![]()
田见晖教授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向阳教授主要从事机器人学与生机电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研究。共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
朱向阳教授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26位院士候选人,曾获国家奖
此外,58位主持项目通过2025年国家奖初评的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有近26位候选人曾斩获2008年-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玉东教授,此前曾作为第一完成人,斩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南大学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肯立教授,曾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清华大学刘云浩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会军教授等6位候选人,则曾相继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些积累,或将为他们通与院士增选与国家奖评审的“双重试炼”提供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青塔、高绩,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