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雍正的 “官规”

0
分享至



雍正皇帝刚坐上龙椅的时候,大清朝的官场,真可以说是一潭浑水。康熙末年,老爷子心软了,也累了,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员们乐得清闲,贪点儿、懒点儿,没人真管。可雍正不一样,他眼里揉不得沙子,既容不得“贪”,也容不得“懒”。

他动手极快。一上台,就对准贪官开刀。杀头不算,还要把各地官员拉到刑场“观摩”。那场面,比读一百遍《论语》还管用。有官员后来回忆说,那时候听见“钱”字腿都软,真不是夸张。

但雍正的棋局,不止这一步。

▌治懒:清官混日子?照样撤你的职

雍正二年(1724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官员考核,直隶巡抚李维钧给下属吴桥县令常三乐写了份评语,有点耐人寻味:“操守廉洁”,是个清官;但“懦弱不振”,县里的事儿没干出啥名堂。李维钧觉得,常三乐适合去管教育,不用扛那么大责任。

这份报告递到吏部,那边的人就犯了嘀咕:说人不胜任,有啥实锤?常三乐在吴桥,钱粮收上来了,治安也没出大乱子,连个群体性事件都没有,凭啥调走?按惯例,顶多提醒两句就完了。

李维钧不服,跟吏部吵了起来,最后没法子,只能把报告递到雍正那儿。谁也没想到,雍正拿起朱笔,就写了俩字:“撤职!”

理由说得特实在:“县域是社稷基石,县令责任重大。常三乐没责任心,这本身就是失职,还等着出大事再处理?”

常三乐其实算运气好的,至少没坐牢。同年,山东曹县盗贼横行,老百姓白天都不敢出门,县令王锡玠怕得罪人,既不抓也不管,雍正直接把他摘了乌纱,还判了五年徒刑。还有云南开化总兵仇元正,正二品的官,为人倒是老实,可做事拖拖拉拉,军队训练废弛,边境的防务都快没人管了,雍正一句话:“退休回家,别占着位置。”

这事儿一传开,各级官员都懵了:以前当官能混,现在连清官都不能混了?

那会儿还有个代理湖广提督叫岳超龙,想拍雍正马屁,上表说“臣一定廉洁自律,两袖清风”。雍正看了,批了句挺不客气的话:“要求太低了!当官本来就不该贪,这算啥高标准?要是只当个‘清官’,却连油瓶倒了都不扶,跟绣花枕头有啥区别?”

雍正的理由很简单:清廉是当官的底线,不是上限。你不贪,但也不干活,占着位置不办事,跟贪官误国有啥两样?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他还专门设了个“会考府”,一成立就雷厉风行,查出户部亏空高达二百余万两,牵连出前户部侍郎张廷弼等一批官员,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吓得户部上下好几个月都不敢懈怠。

▌反贪:不光杀头,还得断了贪腐的根

雍正治贪,狠得让人打哆嗦。他不喜欢跟贪官讲道理,更不搞“杀鸡儆猴”,而是“杀鸡给鸡看”,每次处决贪官,都要组织京城和周边的官员去刑场观摩。

有次处决一个贪了30万两银子的总督,雍正特意让人把贪官家里抄出来的金银珠宝摆到刑场边上,官员们看着那些银子,再看看刽子手的刀,不少人腿肚子都打颤。

雍正说:“让他们亲眼看看,贪来的银子是怎么换断头台的,比让他们读一百遍《论语》都管用。”

但雍正不只是靠杀头治贪,他还琢磨出了个“治本”的招,“火耗归公”和“养廉银”。

那会儿地方官收赋税,老百姓交的是碎银子,得熔成银锭才能上交国库,这中间的损耗叫“火耗”。以前火耗归地方官自己管,有的官员把火耗提到三成,甚至五成,多出来的银子就揣进自己腰包,这也是官员贪腐的主要来源。

雍正说:“火耗不能让官员自己说了算,得归国库统一管理。”然后,他从火耗里拿出一部分,给官员发“养廉银”,一品官的养廉银能有几千两,比原来的俸禄多十几倍;七品县官也能拿到几百两,够养家,也够应酬。

他跟官员们算过一笔账:“你们有了养廉银,再贪就是没良心,朕也不用客气。”这招还真管用,不少官员本来是因为俸禄低才贪,有了养廉银,再贪就没理由了。到雍正中期,地方上报的贪腐案件比康熙末年少了九成还多。

就连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川陕总督年羹尧,后期贪腐跋扈,雍正也毫不手软,将其革职查办,最终赐死,抄没的家产数额惊人。连亲信都不护着,这一下就把官员们的贪念给压下去了。

▌用人:不管出身,能干就提拔

雍正用人,最不管“规矩”。那会儿当官,讲究“科举出身”,没考过进士的,再能干也难有出头之日。可雍正偏不,他眼里只有“能不能干”,不管你是工勤员还是捐官。

雍正六年(1728年)元宵夜,内阁值房里,一个叫小蓝的工勤员还在值班。小蓝不是官,就是个收收发发、给领导沏茶的杂役。那天晚上,进来个高个子中年人,穿着青布便服,看着挺随和,坐下来就跟小蓝聊天。

中年人问:“大过节的,别人都回家看灯,你咋不回去?”

小蓝说:“当今皇上天天忙到半夜,万一有急件,没人跑腿就误大事了。”

中年人又问:“你将来想干啥?”

小蓝有点不好意思:“要是能去船舶管理所就好了,我家孩子多,那儿管饭,闹饥荒也饿不死。”

中年人听完笑了笑,没多说就走了。

第二天一上班,雍正就问吏部:“广州船舶管理所有空缺吗?”下面的人说有,雍正说:“让内阁的小蓝去。”还特意让人给小蓝带了句话:“到了那儿,要吃鱼自己下水捞,别占渔民的便宜。”

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那天晚上跟小蓝聊天的,就是雍正本人。小蓝到了广州,果然没让人失望,把船舶管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还升了官。

还有个叫李卫的,更传奇。他没考过科举,是家里花钱捐的官,一开始在户部当郎中。那会儿户部有个潜规则:各省上交的银子,要额外加“损耗”,其实就是给尚书的好处。李卫看不惯,跟尚书提了好几次,人家根本不理他。李卫干脆找了个柜子,写上“尚书专用钱柜”,放在衙门口,弄得尚书下不来台。

这事传到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耳朵里,他觉得这小伙子有脾气、敢说话,就记在了心里。等雍正当了皇帝,年年提拔李卫,从户部郎中到云南盐驿道,再到浙江巡抚,短短五年就成了封疆大吏。

李卫这人没啥文化,说话粗拉拉的,跟上级说话直呼“老张”“老李”,办事也简单粗暴,不少人告他的状。雍正却护着他,跟大臣们说:“李卫浑身是刺,但这些刺都是为了办事。你们要是不服,就给朕推荐个又能干又温柔的完人来。”

还有田文镜,也是个“非科班”出身的官员,靠监生身份入仕。雍正让他去河南当巡抚,他一到任就推行“摊丁入亩”,以前按人头收税,穷人没地也要交税,富户有很多地却交得少;田文镜改成按土地收税,富户多交,穷人少交。这事得罪了河南的土绅,他们联合京城的官员告田文镜“苛政”,雍正看了奏折,直接批道:“田文镜实心办事,朕信得过他,你们别瞎掺和。”有了皇帝的撑腰,田文镜才敢硬干,河南的赋税一年就多收了几百万两,穷人的负担也轻了不少。

▌带头拼命的皇帝:每天睡4小时,批奏折1000多万字

雍正治吏这么严,跟他自己的性子分不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拼命的皇帝之一。

史料记载,雍正每天只睡4个小时,除了过生日那天给自己放天假,其他时间天天泡在宫里处理政事。现存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里,他批过的奏折有35000多件,加上各类题本、谕旨,总共写了1000多万字,相当于3部《资治通鉴》的字数,而且都是手写,没有打印机。

他批奏折的时候,一点都不端皇帝的架子,话里全是实在话。给年羹尧批奏折,会写“朕亦甚想你”;给李卫批奏折,会说“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给田文镜批奏折,甚至会说“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有次一个官员递上奏折,说自己“日夜操劳,头发都白了”。雍正批了句挺逗的话:“别跟朕说这些,朕比你操劳多了,头发比你白得还早。”

就是这么个拼命的皇帝,用了十二年时间,把康熙末年的烂摊子收拾得明明白白。到雍正七年,国库存银从3200多万两涨到了6000多万两,几乎翻了一倍;官场风气也变了,以前是“无官不贪”,后来成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在封建社会,简直是个奇迹。

他还推了不少新政:设军机处,把权力集中起来好推进改革;取消人头税,缓解了社会矛盾;改土归流,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换成朝廷派的官员,维护了国家统一。这些事儿,要是没有之前的肃贪治懒,根本推不动,官员们要么贪钱,要么混日子,谁会帮你干实事?

华裔日本学者杨启樵说过:“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确实,康熙创下了盛世的底子,雍正把底子夯实了,乾隆才能坐享盛世。可雍正只当了十二年八个月的皇帝,比康熙和乾隆的零头都少,却干了这么多事。

雍正不是个完美的皇帝,他也有多疑、狠辣的一面,但在治吏这件事上,他比谁都清楚:老百姓盼的,从来不是只会“不贪钱”的清官,而是既能守住底线、又能办实事的好官。

他用“廉”和“能”两个翅膀,让官员们告别了“贪”和“懒”的恶习,不贪是底线,能干是本分,二者缺一不可。放到今天也一样:不管哪个时代,只要当官的能守住廉洁的底线,再带着一股子实干的劲头,就能把事办好,就能让老百姓满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2 03:13:31
王艺迪单骑闯关!苦战7局胜张本美和:女单4强诞生,日本全军覆没

王艺迪单骑闯关!苦战7局胜张本美和:女单4强诞生,日本全军覆没

越岭寻踪
2025-11-02 05:06:03
台当局为收买人心竟不惜动用财政,给每位居民发放2300元人民币

台当局为收买人心竟不惜动用财政,给每位居民发放2300元人民币

霹雳炮
2025-11-01 20:59:09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白宸侃片
2025-11-01 12:23:34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混沌录
2025-11-01 16:25:05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女子108元预订三亚酒店,入住半小时要求退房遭拒,一顿操作结果倒赔3万元……

鲁中晨报
2025-11-01 15:51:06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1 08:12:11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特朗普,她拿56万爱马仕包,看到特朗普笑得很甜

牛锅巴小钒
2025-11-02 02:04:19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比利
2025-11-01 12:58:33
WTT冠军赛:王艺迪3-0!1-6落后11-9逆转,横扫张本美和进4强?

WTT冠军赛:王艺迪3-0!1-6落后11-9逆转,横扫张本美和进4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04:22:57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1 16:15:43
乒乓球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3,国乒仅剩王艺迪,申斌裕4-2陈熠

乒乓球法国冠军赛-女单4强出3,国乒仅剩王艺迪,申斌裕4-2陈熠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2:44:05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17:58:43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球童无忌
2025-11-01 23:35:06
2025-11-02 05:44: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27文章数 12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