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此次选举是1988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也是最扑朔迷离的一次。大陆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力度前所未有。我立足大陆的利益和立场,就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谈谈我的看法。
大陆的对此次选举的态度如何,我认为有一个指标性的要素可以作为观察切入点:选举结果出来以后,当选人是否会接到中共中央的贺电。过去三十年当选的国民党历届党主席依惯例都会收到贺电,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江启臣。
总的来说,本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虽然热闹激烈,话题性十足,但总体含金量不高。六位候选人都不是国民党绝对实力派人物,打的是代理人战争。台面纷纷扰扰,台下暗流涌动。各方都派出代理人试探风向,进行火力侦察,引诱派系出招,了解党内派系实力生态。
这里首先要先提一个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很热门的名词——酱缸文化。酱缸文化一词来自于1980年代台湾作家柏杨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本意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糟粕。不知道为何,这个名词成了国民党的专有符号。
酱缸文化集中国几千年官场之大成,由此产生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它立足中庸之道,重视旧有秩序,反对标新立异创新,进而形成了宫廷政治、密室政治、大佬文化等等。
酱缸文化所形成的体制喜欢暗箱和神秘,那种讲话不能超过三句,表态只能表半分,永远不能掏心窝子直抒本意是酱缸的本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城府并不是负面词,人们仿佛推崇只在鼻腔里哼哼,永远猜不出其心思的人。
客观地说,酱缸文化不能简单地评论好坏,人们表面反感,实际上又是服从。很多人一生从年轻时候的反感到年老时候津津乐道,最后感慨的是无奈。人们曾经想要改变的这个世界,到最后却变成了这个世界最不可改变的一部分。酱缸文化的魔力就在于此。
如果这样解读酱缸文化,那我们就很容易看懂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所有的人都在指责酱缸文化,但所做又都是服从旧的规矩:拜山头,见大佬,听教诲,做表态。你如果现在就想试图改变,那你还没有当选就被改掉。
郝龙斌就是典型的酱缸文化的产物。他最大的履历就是担任过台北市市长,但国民党在安全区台北市提名的大都是官二代,马英九、郝龙斌、连胜文、蒋万安等等。没有酱缸文化形成的大佬文化,他们怎么可能做到人生起点就是大多数人的终点。
按照国民党的惯例,想选举一定不能一开始就表态,而是应该支支吾吾欲说还休。话要找几个抬轿手吹鼓手去放风,自己还要故作震惊说没有规划,谦虚还不够格。然后暗地里找大佬密室协商,在得到大佬默许后再出来扭扭捏捏说勉为其难吧。
许多大佬互打太极形成默契共识以后,接下来就按照程序走个过场。所以一人一票选举是西式文化,但是规则并不重要,最后还是按中式博大精深的文化来办事。国民党主席选举之所以新闻频出被人诟病,就是因为他中西结合,反而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这就是国民党一直不受到岛内年轻人欢迎的原因之一,他们在国民党永无出头之日。等他们努力揣摩学会这一套,他们也老了。
郝龙斌按照这样的机制流程浮现出来,朱立伦为了配合他,特意还把已经公布报名时间推迟了两个星期。郝龙斌一宣布参选,就得到了党内建制派势力的欢迎。社会舆论怎么评价不重要,党内势力已经笃定他当选了。
如果国民党还处于过去风光,郝龙斌肯定高枕无忧。只是国民党已经是风雨飘摇多年,旧船票难登破船。遥想1948年遭遇动荡的国民党,蒋介石内定的孙科最后也是败给了李宗仁。
郑丽文就没有完全按照这一套流程走,她从一开始就以打破旧秩序迫不及待地方式宣布参选,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当年洪秀柱利用大佬不好直接表态的空隙,钻空子表态参选,最后还是被党内势力反噬,即使成为候选人了照样“换柱”拉下来。
幸好郑丽文还算乖巧,立刻有样学样学习其他候选人开始拜码头跑行程。但最近又憋不住口不择言说“不再拜访理念不同的人”。这充分反映了郑丽文同志思想上不够成熟,政治上比较幼稚,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多磨炼。
朱立伦8月23日大罢免成功后的讲话,与其说是劝进卢秀燕,不如说想反劝进慰留自己留任。可惜四周无人响应,甚是尴尬,只好交办党内部门选举事务,自己销声匿迹隐身起来,一个多月来没有声音。
卢秀燕其实是很想参选的,但是按照国民党的规则她不能直说,基于未来大选操作考虑此时不宜。她需要党内人士“三劝三辞”以后才能站上高点,然后使得她今后宣布参加大选顺理成章。
可惜党内人人都是算盘成精,大家都知道2028年未必一定是卢秀燕有想法,还有几个大佬在相机而动。
有人说罗智强是代表马英九势力参选,这太搞笑了。马英九要是有这智商,何至于把国民党折腾至此。马英九派萧旭岑早早声明支持罗智强,让罗智强哭笑不得。
你看围绕罗智强身边的“立委”系,集体呼吁取消剩下辩论会,一起去花莲救灾,难道你不会想到韩国瑜吗?
是的,韩国瑜2028还有想法,但不便表态。韩国瑜至今为止对党主席选举沉默不语,但围绕罗智强身边的十几个“立委”说明一切。他事实上已经在刺探风向,以代理人方式深度参与了。
现在各方角力焦点聚集在郝龙斌和郑丽文身上,到底谁会在两个星期后胜利当选,还是要回到选举规则上来分析预测。
国民党主席选举采用的有权党员直选投票制。有权党员原来选举办法是指6月份前有交党费的党员,最近又改成9月10日前交党费即可。这期间地方派系招兵买马,出钱垫资帮人头党员交党费,做大筹码。
据说国民党名义的党员有87万,有权党员据说有33万。之所以采取据说一词,因为到底有多少党员国民党自己都搞不清楚,就别为难我们外人了。
届时的投票率普遍估计是50%,也就是17万左右。我个人觉得此次选举热度很高,基层党员对国民党目前的处境很焦虑,投票率会达60%。但真正的投票率谁都无法预测,比如人头党员的投票形式,地方上还会不会存在一个人带两三百张党证代为投票的现象。
国民党党员大概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派系党员,军系党员和自主党员。现有资料可以查阅到87万名义党员在这三种类型区间的分布。而33万有投票权党员的分布如何,则很难进行统计,因为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党员赶在9月10日前缴交了党费。
由于国民党规定满40年党龄可以免交党费,自然成为有权党员。我猜测军系的有权党员最多,至少在一半以上。派系党员其次,自主党员最少。
郝龙斌在地方派系党员当中全面占优。这些人主要是国民党地方势力和家族势力,集中在非六都区域,代表人物是地方县市议长等区域桩脚。这些人在地方自成体系,谁当主席本不关心,只希望用手中的筹码换取将来的地方提名支持。
地方势力都是利益联结,无明确意识形态,以迎合选民为主。他们最害怕的是郑丽文将来代表国民党中央在两岸关系中发表“亲中”的言论,牵连造成他们地方选举的困扰,影响他们吸收选票。当年洪秀柱有这样的言论,他们极其反感,一拥而上把她换了下来。
而郝龙斌“维持现状”“对等尊严”“符合主流民意”等论述甚合他意。且郝龙斌是传统酱缸出来的人,擅于妥协交换,不会标新立异语出惊人,是他们将来维持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最佳人选。
有两个因素在地方派系目前对郑丽文有利。一是国民党长期在野,有部分地方派系也意识到如不拿回执政大权对他们地方长期经营不利,按郝龙斌国民党传统方式取回政权遥遥无期,不如换郑丽文这样的新面孔试试看。
二是此次选举万众瞩目,众目睽睽下一人带多本党证代投票应不会被允许,那地方派系突击缴交党费的人头党员就失去作用。除非违规发放走路工,人头党员也不可能有干劲舟车劳顿前往投票所投票。
军系党员本应是郝龙斌全面占有。郝龙斌的父亲郝柏村曾是绝对的军系大佬,门生遍布。基于“长官文化”,军系将领党员应全力支持郝龙斌,而非民进党叛逃而来的郑丽文。
但由于马英九执政时期消减军公教福利,军系党员已非传统铁板一块。朱立伦去年莫名其妙裁撤黄复兴党部,彻底激怒了军系党员。再加上国民党长期在野,许多军系党员都把郝龙斌视为朱立伦的“替罪羊”发泄怒气,转而支持其他候选人。
郑丽文适时打出自己是外省基层军人二代的感情牌,同时发表了一系列符合军系党员口味的深蓝言论,密集在军系基层拜访,获得了黄复兴原党部主委季麟连等人的公开力挺,不断召集人马办造势场合为郑丽文造势。
目前,部分军系原高级将领出于郝柏村因素,一般支持郝龙斌。广大军系基层党部党员,支持郑丽文占优。
在自主党员方面,郑丽文遥遥领先,这和党外的民意基本一致。自主党员一般集中在六都,年龄偏青,有许多两岸交流的利益者,比如台商。他们很期望在当前岛内内外困局下,谁当选有可能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自主党员有许多是张亚中和罗智强的支持者,但很可能在最后选择弃保支持郑丽文。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维度来分析,郑丽文目前已经获得了连战、王金平支持,这意味着郑丽文已经可以横跨“深蓝”和“本土蓝”。侯友宜不甘寂寞批评郑丽文,在蓝营主流很排斥“蓝皮绿骨”侯友宜情形下,事实上是为郑丽文加分。
罗智强10月3日发脸书预祝郑丽文“国民党准备迎接一个郑丽文领导的时代。”,可以预计在未来两个星期弃保效应会发生显现。
郝龙斌与柯文哲结怨至深,民众党公开反对郝龙斌当选,这让明年九合一选举希望得到民众党蓝白合的支持的国民党地方候选人颇为忌惮,会在郝龙斌和郑丽文之间做出现实选择。
谁会当选,看看民进党的反应最准。绿营的政论节目最近居然一脸“公道正派”,表面说不关心国民党家务事,却有意无意地积极为郝龙斌说“公道话”,这也不就是得到了某种暗示吗?
我预测,郑丽文最后得票率约为45%,郝龙斌约为30%,其他候选人合计25%。
从大陆角度出发,郑丽文当选对于我方是较为有利的,她最终应该会获得贺电。
相关文章分享:
1、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