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假期荐文|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自我?

0
分享至


有一天晚上我睡不着,

想起这一生有这么多失败的经历,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那天晚上我想明白了,人这一生几乎所有的问题可能都来自这一个问题:

我们的自我不够强大。

什么是自我?

在小说《时间的女儿》中有这样一句话


自我对每个人来说极其重要,但奇怪的是,我们往往看不清楚它。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我?

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心自我?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


他说的很对,我们通常是和外界碰撞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比如过年回家,亲戚的各种攀比会让你很不舒服,和女生见面不经意想表现自己,被一个很难的项目折腾,你会感觉很挫败。

这些都是和外界进行碰撞,碰撞的时候你的自我就会出来。

但问题是:

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你的自我真的就不存在吗?我们的自我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往往是由最简单的要素构成。

比如ATCG四种碱基就构成了复杂的DNA序列,而13种基础粒子也构成了上百种基础元素,从而形成了我们庞大的物质世界。

自我也是一样,它是由一些最基础的要素构成:

控制单元|角色框架|可能性空间

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别来看。

01

首先,什么是控制单元?

你刚生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声大哭。

哭声能立即引起你妈妈的关注,她会看看你是不是饿了,然后给你喂奶。

第二天你会发现,只要哭喊就能获得母乳。

第三天,大声哭喊还是能获得母乳。

所以大声哭喊,通过母亲或者母乳,整个过程非常稳定,并不断强化。

这几个要素的组合,就会形成你人生第一组控制单元。


从控制论来看,整套完整的流程叫共轭控制系统

它是由控制主体、控制对象以及效应器和感受器这四个东西组合在一起。


说人话就是:一个人做一件事,针对某个固定的东西,一定能获得稳定的结果。

比如小的时候你学习骑自行车,你爸爸会给你说,只要你脚不断往前蹬,自行车就不会倒下来。

靠着一个行为输入,并且有一个明确的反馈,你就掌握了怎么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整套动作就是你的控制单元。


还比如,你学会用筷子吃饭,用九九乘法表做数学题,用Basic语言去编程,学会某种姿势去投进篮球,它们都有明确的行为输入,明确的对象以及稳定的反馈,这些都是你的控制单元。


在你的人生成长中,会形成无数的控制单元。

当然,我们也习惯把它们叫做能力或技能

而其中任何一个控制单元受损,都会让你很不舒服,这时你就会感觉你的自我受到伤害了。

比如你热爱打篮球,为此花了很多时间去练习这项技能,渐渐地你从篮球中找到了自信。

但有一天你父亲对你说,你真的没有天赋,再这么练习,你的投篮还是练不出来。

这时你会感觉很难过。


所谓的自我受到伤害,其实就是指你的控制单元失控了。

没有人喜欢失控的感觉,所以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求各种控制。

养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三岁前非常喜欢重复做一些动作。

比如他们很痴迷的按各种开关或按钮,喜欢重复听音本故事书,喜欢一个玩具就一直玩,这都是因为这些动作很容易建立控制。

成年人也是一样。为什么现在每个人都喜欢刷短视频?

因为算法通过匹配,一定能让你看到想看的内容,这就是获得控制。

为什么思考这么难,而大家还是想学会?

因为思考所带来的控制感实在太强了,一旦掌握,你就能处理大量的问题。

所以,什么决定了一个人自我是否强大?

首先就要看控制单元的多和少。


比如苏东坡被贬官后,虽然政治上不得已,但他的诗词歌赋、做菜、下棋等很多领域都是一流的,他可以通过不同领域找到慰藉。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也是因为他们的内在自我,也就是很多控制单元其实已经失控了,外界某个小事的刺激,就能让一个人瞬间崩塌。

这就是关于控制单元。

02

那什么是角色框架?

所谓角色,就是指一堆控制单元的连接和集合。


比如你能成为一家企业的ceo,需要决策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等能力。

当然,很多能力也需要更多支撑的能力,比如市场调研、趋势研究的能力。


而当你回到家,这时会切换成父亲的角色,这时需要的能力就不一样了,比如需要会讲故事、陪玩或对家里的出行做规划。


当然两种不同的角色,其中有很多控制单元是可以共用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比如我曾经是一名数据分析师、软件的产品经理、专栏作者、思维教练、一位父亲、一名摄影师、一个爱好写诗的人等等。


其中每一种角色,都是一些控制单元的集合,并加了一个框。

角色的好处是让别人非常容易识别,同时也能避免别人直接接触你内在自我的部分。

毕竟,每个人对于某种角色的胜任,或多或少都有失控的地方。

先用更表面的角色和人接触,可以避免暴露自己。

但角色也有坏处,一旦你习惯了角色,这部分控制单元的连接就会变得非常僵化,从而失去了改变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的父辈,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同一个企业,甚至同一个岗位。

由于控制单元高度稳定,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因此也会变得非常固执。

很多人最终就活成了某种角色,角色成为了他们自我的一部分。

而固化的连接方式,往往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在《反脆弱》《创新者的窘境》这两本书都提到,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虽然内部已经非常庞大,但由于连接方式太过僵化,导致非常脆弱,甚至一夜崩塌。

比如诺基亚、柯达就是这样。

而人也是一样,比如在《三体》中,叶文杰的女儿杨东几乎所有的信念都在物理学上,我们都知道物理学的大厦非常严谨,而当三体人开始攻击,这让所有物理学家误以为物理学的理论根基都不存在了,杨东的信仰就轰然倒塌,最后也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构成自我的第二部分角色框架

03

第三部分叫做可能性空间。

什么是可能性空间?

其实不同的控制单元差别是很大的。

有些小球非常稳定,比如你拿着筷子就能吃饭,这项能力你反复几次就能学会,今后百分百都能做到控制。


很多能力却不行,比如你一直苦练篮球这项技能,但无论怎么练,即便一个顶级的NBA球员在比赛时,投篮命中率也就50%左右。


你一定不会想把拿筷子吃饭这项技能练到极致,

但很多人却想把投篮这项技能一直练下去。

这就是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还有改变的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会形成某种空间,所以也叫:可能性空间,

它也经常被我们叫做期望或欲望。

很神奇的是,如果在某件事上,你一直认为自己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久而久之,这些空间也会变成你自我的一部分。

比如你最近很喜欢跑步,你会认为自己训练半年能完成人生第一个马拉松。

但朋友告诉你,你一个从来不运动的人,怎么可能跑马拉松?

这句话就会让你非常的不舒服。

但你现在的确还没有到跑马拉松的水平,只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可能性空间,但这个空间也是不容被侵犯的。


我们从完整的地图来看,如果每个控制单元都在各自的可能性空间中弹动,所有的可能性空间就会形成一个总面积。

这些空间也是你自我的一部分。

只是很多心理学家更习惯把它们叫做:

虚体自我的部分,即预期中的自我。

完全可控的部分,也叫实体自我部分。

你找工作时对未来的预期,谈恋爱时对对方的期待,自拍时对自己长相的勾画,学技能时对自己能力的畅想,它们都会作为你真实自我的延展,也是你成长的动力来源。

但这部分毕竟是虚拟的,如果给自己设定的空间太大,就会让自己显得很空也很虚。

我想你一定体会过内心扩张甚至膨胀的感受。


当然,你也体会过内心收紧,甚至坍缩和窒息的感受。


这两种都不是很好的状态。

自我设定的空间最好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在书籍《我是个怪圈》中就这样写到

“每个人的自我其实由大脑中无数的小球构成,

他们承载着一个人的能力、经验或价值观。

而这些小球会不断碰撞或运动,

他们的整体运动轨迹就会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形状。

这就是你的自我。”

这就是自我组成的三个部分控制单元、角色框架以及可能性空间。


现在我们一下就能搞清楚关于自我的很多问题了。

Q1

为什么很多人都很傲慢?

而且越没有能力的人反而更傲慢?

如果你经常看香港黑帮电影,就知道一个小弟被欺负了,往往会打电话叫一群人把对方欺负回去。

傲慢也是一样,通常是你的某个控制单元小球打不过别人,就会叫来自己一堆小球试图战胜对方。


比如有位大叔打球打不过,就晒出自己存款。

当然,大家更习惯号召完整的兵团去作战,这就需要召唤角色。

比如我曾在一个演讲组织中见到一个演讲能力不怎么行,但不断标榜自己五百强身份的人,这就太没意思了。


实际上,在不同场景中,认清自己角色,并真正执行自己角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比如在父母面前,能不能好好执行孩子的角色,而不是把自己的社会地位带给父母。

在写公众号时,能不能认清自己就是一个信息服务者的角色,而不是定义自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V。

在朋友聚会时,也搞清楚自己就是对方老同学这个角色,而不是别人人生的指导者。

为什么佛学总是在强调无我?

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中就强调了无我不是指“no self 我不存在”,而是指“not self 这不是我”。

为什么我们很难认清自己?

就是因为我们经常错误地判断了自己角色。

而更进一步,最好打开自己的角色,勇敢承认角色框架下自己某一个控制单元的不足,真正去完善自己每一个失控的环节。

Q2

什么是自卑?什么是自负?

刚刚我们说到,每个人的可能性空间往往会大于可控空间,也就是预期往往会高于实际,这很好理解。


比如一个年薪五十万的人,总想通过努力,未来几年能赚一百万。


但有时候,预期的面积反而小于控制单元的面积,这就是自卑了。

比如我大学时就很自卑。

那时我每个月只有五百块,和女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就要接近两百,剩下三百连吃饭都不够,每次和她见面都很窘迫,完全被自卑感吞噬。再加上她成绩和各方面都很优秀,我认为未来和她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最后选择了放手。

自卑来自对自我预期空间的坍缩。


那什么是自负?

自负和自卑刚好相反,它是指能力有限,但自我设定的空间很大。


这时候人就像一颗膨胀的气球一样,内心是非常虚弱的。

给自己设定很大的空间,但各种控制单元又没有长起来,很多人就是这样。

当然,很多时候也是角色赋予一个人在膨胀。

当我们拥有了某种角色的标签,对应的控制单元还不够完善,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空间很小,能力却很多的状态,其实很多人也经历过,这就是压抑的、无法施展拳脚的状态。


只有当空间足够,能力也很充足的状态,才是真正自由的状态。

04

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自我?


按理想状态,一个人的自我会像一棵树一样慢慢成长起来。

但更多时候,我们的自我是在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时候,突然构建起来。

那怎么构建呢?

最核心是三点:

第一是把你所有控制单元拿出来,仔细做清点。

这里一定注意,控制单元并不完全指能力。

比如分析问题和制作视频都是我的能力。

但前者基本是百分百有控制的,而后者经常陷入失控。


这时候就要勇敢承认失控,看看到底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从而不断弥补。

当然,弥补的过程还会出现失控,这就会画出更多的环,从而让整项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而整个过程,往往最难的并不是我们找不到方法,而是我们会无视真实的反馈。

宗萨钦哲仁波切曾说过:

“你看起来是一个特别好的佛教徒,

满腹经纶,仪表堂堂,过午不食,

持戒精严,修行精进,看起来安静又慈悲。

但真正的修行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修行是:

你敢不敢承认自己其实就是那个混蛋?

敢不敢去直面自己内心那些你认为肮脏的欲望和恶念?

敢不敢如实的把自己从里到外的一切晾出来,

完全裸露暴晒?

敢不敢打破一切对与不对的界限而树立其起本然清净的定解?

任何阻碍我们与真实的自己交锋的伪装皆是过失。”

为什么说大圆满根基者甚少?

因为对于人们来说,最难的是放下对自己的欺骗。

第二个维度,我们需要看角色连接的灵活和僵化。

这个维度往往直接体现了一个人心智是否成熟。

你身边一定有一种人叫“直男”,这个词似乎还带有一定褒义,但实际上,所谓直男,就是他在任何场景,面对任何人,都是用自己某种固定的角色去应对。

这是一种很初级的心智模式。

之前我们就说到,面对不同的人,一定需要切换不同角色。

在家里,就不要拿出外面的强硬;

在读书会,就不要拿出公司高高在上的姿态;

甚至在聊具体话题,你也可以不断切换角色。

比如你看到朋友很难过,你可以切换成记者,采访倾听的角色,也可以切换成教练的角色。

所以生活中我们那些对于很多人格负面的描述,比如巨婴、妈宝男、低情商直男,他们本质上都是角色的连接僵化导致。

其实在对自我的管理中,我们更大的问题不是对能力(指控制单元)的建立,而是对角色的模糊。

比如作为一名父亲,这个角色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应该做什么,我们是很少花时间去反思的。

没有清晰的角色在心智中做支撑,你就会被本我的各种贪念、嗔念和执念所裹挟。

比如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能力强到可以改变世界,但这两年在寂静中的反思才发现,我不过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普通人。

第三个维度,就需要看空间的弹性程度了。

刚刚没有说到可能性空间的更大意义在于,往往是在对某个领域进行探索后,然后补齐剩下的控制单元,从此真正成长。



05

讲了这么多理论,最后我就讲讲自己的故事吧。

一九九八年,我那个时候十二岁。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在家里自杀了。

那时候我本来就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她自己做点麻辣烫这种小生意,每天本来也很忙,她还要抽空陪我看书和运动。

又过了两年,父亲和当年出轨的对象结了婚,我每天和他们住在一起,倍感煎熬。

那时候我觉得窗外的天气每天都是灰暗的,我变得越来越沉默,我的学校成绩也从年级前几名迅速滑落。

还好那时候生命出现了一抹颜色,是因为我的邻居,她是一个很喜欢穿蓝色衣服的比我小一岁的女生。

她父母离异,和母亲住在一起。

我经常都能在当地报纸上看到她写的散文和诗歌。

有一次和她见面,我给她说我的人生注定要毁掉了。

她没有说什么,回到家拿出笔记本,上面摘录了海明威写的这句话。

别人问海明威,一个人要如何成为伟大的作家?


她对我说,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写作。

于是我开始大量的写作,我和她一起喜欢顾城,一起读《红楼梦》。

即便是邻居,我们也写了大量的信,信中满是诗歌和散文,满是思念,又说不出口。

我和她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能一起出版一本书,

只是她在毕业后就出版了散文集,

我直到前几年才出了人生第一本书。

这就是我第一次对自我的构建,因为一个人,因为海明威这句话,因为有了成为作者这个可能性。

用了好多年,终于把自己七零八落的自我又重新组织起来了。

我就用以前写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有一天走在路上,见到了好多人,

唯独一个叫自己的人,

很久没有在街上遇到了。

想起以前啊,

我们经常碰面,经常有恰如其分的话被他说出,

那个自己到底躲到哪里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0:57
一网站重庆频道主编被控受贿:为国企讨8.97亿元项目回购款,收210万元“居间费”

一网站重庆频道主编被控受贿:为国企讨8.97亿元项目回购款,收210万元“居间费”

澎湃新闻
2025-11-01 10:32:28
网传上海知名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男女身份被扒,正面照流出

网传上海知名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男女身份被扒,正面照流出

温柔看世界
2025-11-01 15:26:13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为什么很多女人偷情愿意上床,却不愿意接吻呢?

为什么很多女人偷情愿意上床,却不愿意接吻呢?

思絮
2025-10-28 13:25:08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大风新闻
2025-11-01 13:45:07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阿莱美食汇
2025-11-01 08:22:49
CCTV直播!陈熠被打11-0迎复仇战 11月1日赛程出炉!

CCTV直播!陈熠被打11-0迎复仇战 11月1日赛程出炉!

好乒乓
2025-11-01 15:46:32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金风说
2025-11-01 15:41:57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舒淇电影首映礼,陈妍希脸肿、陈坤肥胖到不敢认、周迅瘪嘴显老态

舒淇电影首映礼,陈妍希脸肿、陈坤肥胖到不敢认、周迅瘪嘴显老态

杨仔述
2025-10-31 14:24:51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萌神木木
2025-10-31 21:33:21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官媒发文,高调官宣49岁马伊琍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16:30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山河路口
2025-11-01 19:56:56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这下好了,不仅全国人民知道了,就连空间站的航天员也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07:58:52
80后!上海交通大学,最新任免

80后!上海交通大学,最新任免

双一流高校
2025-11-02 00:09:10
3-0!凯恩罕见哑火,拜仁笑傲强强对决,15连胜叫板欧冠冠军

3-0!凯恩罕见哑火,拜仁笑傲强强对决,15连胜叫板欧冠冠军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02 03:35:26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2025-11-02 04:32:49
CMKT咨询圈 incentive-icons
CMKT咨询圈
汇集一流智库,推动产业进步
4349文章数 144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亲子
数码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