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特种作战部队近日发动精准打击,以无人机摧毁俄罗斯沃罗涅日省的两套关键雷达系统。
![]()
此次行动标志着其针对俄军防空体系的“致盲战术”进入密集实施阶段,对前线制空权争夺产生深远影响。
![]()
据特种作战部队通报,袭击发生在黎明时分,目标直指布图利诺夫卡空军基地周边的P-14F“勒拿”远程预警雷达站,以及加尔马舍夫卡村的Sopka-2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综合体。这两套雷达均承担着对抗乌克兰无人机的核心任务,却未能发挥防御作用。
“俄罗斯部署的防空系统完全失效,基辅将持续发动攻击以削弱其防御能力。”特种作战部队在声明中强调,未透露此次行动所使用的无人机型号。
被摧毁的雷达是俄军边境防空体系的关键节点。其中P-14F“勒拿”雷达作为经典的远程预警装备,虽源于苏联时期技术,却仍具备400公里的探测范围与30公里的探测高度,可通过高低波束交替扫描模式监控各类空中目标,是布图利诺夫卡空军基地空域控制网络的“眼睛”。
![]()
而Sopka-2雷达则负责乌克兰边境沿线的连续空域监视,为俄军针对哈尔科夫方向的攻击行动提供实时空情保障。沃罗涅日省因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接壤,长期被俄军用作前线攻击跳板,此次雷达遭袭直接削弱了其对前沿战场的空情掌控能力。
此次袭击并非第一次行动,此前,乌军曾密集打击俄军雷达设施。
![]()
近期,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宣布在克里米亚无人机袭击中摧毁两套俄军海防雷达站;乌军还曾成功打击克里米亚的55Zh6U“涅博-U”移动预警系统,该系统号称能探测隐形飞机与远程巡航导弹,是俄军防空体系的高端装备。
短短十天内三次精准打击雷达目标,可见乌军清晰的战术逻辑:通过摧毁俄军“感知器官”,撕开防空网缺口,为纵深打击创造空中通道。
这种“先致盲、再突破”的战术已显现成效。俄军雷达系统被摧毁后,不仅直接导致局部空域监控失效,更迫使剩余雷达频繁机动补位,反而增加了暴露风险。
![]()
观察人士分析,P-14F等雷达虽具备抗干扰能力,可通过频率调制与辅助天线定位干扰源,但面对乌军灵活的无人机突袭仍难以招架。
若乌克兰保持当前打击节奏,俄军前线制空权将面临严重挑战,防空系统的“盲区”扩大,将使乌军无人机、巡航导弹获得更多渗透机会,进而威胁俄军机场、弹药库等核心设施。
![]()
更深层来看,乌军的雷达打击行动还凸显其情报体系的精准性。从锁定移动中的“涅博-U”系统,到夜袭沃罗涅日省的固定雷达站,均需实时掌握目标部署与运行状态,这背后离不开北约情报支持与自主侦察能力的结合。
而俄军虽号称拥有严密防空网,却多次让低成本无人机突破防线摧毁高端雷达,暴露出其防空体系的协同缺陷与反应滞后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