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仅48小时就投降了?”法国海军,法国特种兵扣押涉嫌隶属俄罗斯"影子舰队"的油轮,"博拉卡伊"号已经被释放。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3日,法国媒体报道称,被法国当局截停检查的俄罗斯"幽灵舰队"油轮”博拉卡伊"号,在当地时间10月3日夜间,重新启程前往苏伊士运河。这艘244米长的船只,10月3日早上,仍在比斯开湾的拉罗谢尔附近海域。船长(据称中国籍船长)及其大副在拘留结束后已被送回船上。
![]()
地中海海域的航运版图上,一艘载有 11 万吨原油的油轮近期引发的跨国风波,让法国、俄罗斯与中国三方的互动进入公众视野。
这艘名为 “交响乐” 号的油轮隶属于中国某航运公司,长期承担中东至亚洲的原油运输任务,此次风波始于其在法国科西嘉岛附近海域被法国海关以 “涉嫌违反欧盟对俄制裁” 为由扣留,船上包括中国籍船长在内的 25 名船员一并被限制行动,这一举措迅速引发多方关注。
![]()
“交响乐” 号被扣留的直接导火索,是法国方面声称该油轮此前曾在俄罗斯远东港口装载原油,且未按欧盟制裁规定申报运输路径。
根据欧盟 2022 年以来针对俄罗斯能源领域实施的多轮制裁条款,欧盟成员国港口禁止为运输俄罗斯原油且未遵守价格上限的船只提供服务,法国海关表示 “交响乐” 号未能提供合规的原油来源证明与价格申报文件,因此依法采取扣留措施。
但据油轮运营方事后披露,“交响乐” 号此次运输的原油实际来自阿联酋富查伊拉港,船上携带的海关文件可明确追溯原油产地,且运输合同签订时间早于欧盟最新制裁生效日期,不存在违规情形,双方对 “合规性” 的认知差异成为风波核心争议点。
![]()
扣留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与法国方面展开沟通,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更反对第三方以制裁为由损害中方企业合法权益,要求法国立即核实情况并保障船员人身安全与船只正常运营权利。
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的能源安全会议上,针对欧盟频繁以 “制裁” 名义干扰国际航运的行为发出警告,明确表示任何国家若以制裁为由扣留与俄罗斯有正常贸易往来的船只,俄方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该国船只在俄罗斯港口的通行权限,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对法国扣留 “交响乐” 号的间接回应。
![]()
普京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国,其原油与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能源贸易总量的 12% 以上,而法国能源进口中约 8% 依赖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且法国航运企业在俄罗斯北极航线的货运业务中占据重要份额。
此前欧盟对俄制裁实施后,俄罗斯已先后限制多家欧洲航运公司的船只进入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等重要港口,此次普京的警告进一步明确了俄方在航运领域的反制立场,也让法国面临 “制裁代价” 的现实考量 —— 若持续扣留 “交响乐” 号,不仅可能引发中俄双重压力,还可能导致本国航运与能源进口渠道受阻。
![]()
在多方沟通与局势压力下,法国海关对 “交响乐” 号的调查出现转折。经过 72 小时的文件核查与多方取证,法国方面最终承认此前对油轮 “违规” 的指控缺乏充分证据,确认该油轮此次运输的原油来源与路径均符合国际航运规则,不存在违反欧盟制裁的情形。
随后,法国海关正式解除对 “交响乐” 号的扣留措施,释放包括中国籍船长在内的全体船员,并为船只办理了离港手续。
据油轮实时航行数据显示,“交响乐” 号在获释后立即调整航线,从地中海驶向印度洋,最终目的地为印度西海岸的孟买港,船上 11 万吨原油将交付给印度某炼油企业,这一运输计划与油轮被扣留前的原定航程一致。
![]()
此次事件背后,折射出国际能源贸易与航运规则在单边制裁冲击下的复杂态势。“交响乐” 号所属的中国航运公司在国际原油运输领域深耕多年,其船队规模超过 50 艘,年运输量达 2000 万吨以上,服务于中、印、韩等亚洲主要原油进口国。
该公司负责人在事件解决后表示,企业始终严格遵守各国法律法规与国际航运准则,此次事件虽造成一定航运延误,但通过多方协调保障了货物与船员安全,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运输文件备案流程,降低类似风险。
![]()
从区域能源合作视角来看,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近年来与俄罗斯的原油贸易量显著增长,2023 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较 2022 年增长 45%,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 18%,而 “交响乐” 号此次运输的原油正是印度企业为保障炼化产能储备的重要资源。
印度炼油产业年加工能力超过 2.5 亿吨,其中孟买港周边的炼油厂集群承担了印度 30% 的炼化任务,此次 11 万吨原油的及时送达,将有效缓解当地炼油厂的原料供应压力,保障印度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
![]()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法国扣留油轮事件并非孤例。2023 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已先后在北海、地中海海域扣留 12 艘涉嫌 “违反对俄制裁” 的油轮,涉及中、俄、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航运企业,其中多数事件最终以 “证据不足” 为由解除扣留。
这种频繁的扣留行为引发国际航运界担忧,国际航运协会曾发布报告指出,单边制裁导致的航运规则混乱,已使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原油运输成本上涨 15%,船舶滞港时间平均增加 3 天,严重影响国际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
![]()
随着 “交响乐” 号顺利驶离地中海,此次跨国航运风波逐渐平息,但事件留下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 “长臂管辖”,将继续维护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俄罗斯则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与友好国家的能源贸易结算与航运合作机制,降低欧盟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
![]()
法国方面虽未就此次事件公开致歉,但在后续海关执法中调整了对涉俄航运的核查流程,强调 “需基于充分证据采取执法行动”,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国际争议。
结语
目前,“交响乐” 号已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按照当前航行速度预计 7 天后抵达孟买港。这艘油轮的航程转折,不仅是一次跨国航运纠纷的解决,更成为观察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单边制裁影响与多国互动的重要窗口,其后续运输进展与交付情况,将继续受到国际能源与航运领域的关注。
![]()
参考信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