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火葬”将被淘汰?新方式已经在国内试用,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0
分享至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入土为安”,所以此前我们国家一直执行的都是非常传统的土葬模式。

但土葬毕竟会污染环境,国家在保护环境的考量之下并不提倡,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现在几乎各个地区流行的都是火葬的模式了。

可是如今又有一种说法,法称火葬也有可能被淘汰,另一种新型丧葬方式将会在国内实施,大家能接受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遗体完整入土是对生命的终极尊重,不少在外打拼的人,即便离世也要让家人跨省运棺返乡,就为能葬进家族祖坟。

祖坟群里的每一座坟茔,都刻着先人的名字和生平,守灵时的烛火、清明的祭拜,构成了一场完整的生命告别仪式。

但这种传统背后藏着现实难题。



单座土葬墓要占6到8平方米土地,全国每年新增土葬用地超1.2万亩,而我国人均耕地已跌破0.09公顷红线,很多村庄的耕地边缘都挨着坟地。

更关键的是,每口棺木要消耗一棵生长10年以上的成材大树,遗体入葬时携带的防腐药剂、生前服用的药物残留,会在地下慢慢分解渗透,随雨水汇入土壤和地下水系。



要是逝者生前患有传染性疾病,处理不当还可能对周边共享的土地水源造成潜在威胁。

正是这些问题,让我国从上世纪开始推行火葬。



1956年,国家首次推出火葬补贴政策,城市居民选择火葬可领取相当于当时三个月工资的补助,农村地区也给火葬家庭减免部分农业税费。

在政策推动下,到2023年城市火葬率已突破92%,确实缓解了土地紧张,一座骨灰公墓穴位占地仅0.5平方米,不足土葬的十分之一,还避免了遗体腐烂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可火葬推广几十年后,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农村地区有不少家庭把遗体火化后,再把骨灰装进棺木埋进祖坟,算下来既没省土地,还多花了火化费。

更受争议的是,单次火化需消耗15至30公斤柴油,产生的污染气体排放量,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连续行驶1000公里的排放量,不少火葬场周边居民反映“一到火化时就有异味”。



城市里的殡葬费用也水涨船高,普通骨灰盒要几千元,公墓穴位动辄上万元,加上整容、告别仪式等费用,整套流程下来逼近传统土葬开销,甚至出现贫困家庭因“死不起”而延误殡葬的情况。

就在这时,一种新的丧葬方式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堆肥葬。



堆肥葬最早在美国流行,2020年俄勒冈州率先立法允许堆肥葬,到2024年全美已完成超1200例。

具体做法是用可降解的亚麻布或棉麻布料包裹遗体,放入透气的木质容器,埋在1.2米深的浅层土壤中。

再覆盖树叶、木屑、稻草等天然催化剂,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30到60天就能让遗体完全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腐殖土。



这种方式几乎不占永久土地,零化石能源消耗,也没有废气排放,产出的腐殖土还能用于种植纪念树或回归林地。

而我国某生态殡葬试点区,也悄悄启动了堆肥葬试用,却引发不小争议。



试点工作人员透露,咨询的人不少,但真正愿意尝试的家庭不足5%。

很多人直言“把人变成植物肥料,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有老人听说后明确表示“死也不选这种方式,太委屈”。

除了观念障碍外,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堆肥葬的明确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性质如何界定、过程中的环保标准怎么制定,都没有现成答案,推广时既怕触法,又要面对舆论压力。



其实不管是土葬、火葬还是堆肥葬,核心都是对逝者的纪念和对生命的敬畏。

传统观念需要时间转变,但环保压力也实实在在摆在眼前——我国每年离世人口很多,殡葬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堆肥葬的争议,本质是传统丧葬文化与现代环保需求之间的碰撞,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找到更可持续的方式,或许比纠结“哪种方式更好”更重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DeepSeek预测:2030年,300万的房子值多少钱?结果让人很意外

巢客HOME
2025-11-04 08:10:03
四城联动,HOKA何以带飞跑步文化?

四城联动,HOKA何以带飞跑步文化?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3 14:51:14
哈登29分8助,伦纳德错失绝杀!快船面临三大难题,泰伦卢该担责

哈登29分8助,伦纳德错失绝杀!快船面临三大难题,泰伦卢该担责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4 14:01:01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凯裕说故事
2025-10-28 11:34:31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醉卧浮生
2025-11-04 11:10:19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26元深夜上门开锁结果被收1300,商家回应

26元深夜上门开锁结果被收1300,商家回应

潇湘晨报
2025-11-03 19:14:15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4 12:16:13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神二十航天员,回家时间定了!

神二十航天员,回家时间定了!

学申论的谈妹
2025-11-04 12:58:03
火箭调整2阵:2位老将出战!第3控卫单场6分,谢泼德掉出轮换?

火箭调整2阵:2位老将出战!第3控卫单场6分,谢泼德掉出轮换?

熊哥爱篮球
2025-11-04 15:49:55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4 14:29:27
A股:缩量收跌,逾3650股下跌!不出意外,周三会继续下跌?

A股:缩量收跌,逾3650股下跌!不出意外,周三会继续下跌?

虎哥闲聊
2025-11-04 15:04:59
浙江女子遭拦路收费后续:现场曝光,多部门回应,处理结果引热议

浙江女子遭拦路收费后续:现场曝光,多部门回应,处理结果引热议

春秋论娱
2025-11-04 07:29:30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男篮世预赛12人名单已明朗!周琦赵睿领衔:杨瀚森缺席赵继伟落选

男篮世预赛12人名单已明朗!周琦赵睿领衔:杨瀚森缺席赵继伟落选

篮球快餐车
2025-11-04 01:37:59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11 月财运大反转!3 生肖穷富落差惊人,财富从天而降

11 月财运大反转!3 生肖穷富落差惊人,财富从天而降

人閒情事
2025-11-04 15:16:53
2025-11-04 16:31:00
原来仙女不讲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4年来个机遇暴富
1375文章数 4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已被执行死刑 检方披露细节

头条要闻

男子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已被执行死刑 检方披露细节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手机
房产
艺术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手机要闻

vivo Y500 Pro定档11月10日:同档首发2亿HP5主摄、7000mAh半固态电池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艺术要闻

翁帆受聘,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