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今天是10月4号。1911年的今天,清朝颁布第一首法定“国歌”。
![]()
说来有趣,没几天就是辛亥革命胜利日了。当年的大清国确实也希望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发达国家,也做了一些努力。在经济科技上搞过洋务运动,在政治上也搞过“预备立宪,工商也搞了,矿山也开了,科举也废了,大学也兴了。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今天我们讲标准是很多的,严格意义讲,今天要讲现代化,当年得叫“近代化”。
![]()
词作者严复
当时,人家是自己叫现代化是有一些标准的,一个现代化国家国徽、国旗、国歌这都得有。但是,作为当年的大清国,国旗、国歌、这些东西一度是短板是欠缺的。
1911年10月4号,当时他们颁布了第一首法定国歌,歌词不长,但是,一般老百姓认字的不多,能把这歌词念下来就不容易了。
我给你念念这歌词,歌词是:“巩金瓯(“金瓯”指国土),承天铸,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颐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说拱金瓯承天寿。民务新福早喜同袍,青石幸遭,珍惜豪帝国苍穹榜。偏高高,海涛涛,反正也是天佑吾皇这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歌词讲的是什么?就是说:国土啊,就像金瓯一样巩固的。 受天的庇护,民众万物如野鸭子戏水一般,新月喜见同袍,有幸遇到太平盛世,这就是何乐自得呀。 帝国盟上苍的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这个国歌的名字叫《拱金瓯》。
嗯。 有人说缺什么补什么,他当时不巩固啊,缺的就是国泰民安,所以,这国歌也是表达一种寄托和期望吧。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部法定国歌《巩金瓯》,其歌词由严复创作。
![]()
但是,你说严复写这歌词里面把这个民众比作野鸭子戏水,这个在歌词,而且是国歌里边体现这好不好,这个恰不恰当是吧,这咱们可以可以探讨。
但是,我们就说历史有选择,民众有觉悟。就在这个官定的国歌颁布6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4个月后清帝退位。大清第一首法定国歌,当然也是他最后一首。
不过,在这儿我们还得说一个典故,也不算是典故。好。 这是清政府算是官定的第一首国歌,在此之前其实也有,所以你看历史可能会有各种说法。
比如:说中国最早的国歌是大清国李鸿章命名的所谓“李中堂乐”,怎么诞生的呢?话说在1896年,当时李鸿章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他以外交特使的身份到西欧、俄罗斯去访问去考察。那有欢迎仪式,各国确实得拿中国当回事儿,要演奏中国的国歌。
但咱没有,中国自上古时期唐虞以来是即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这咱有咱的道理,因为咱们当年是现代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我们家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蛮夷 。我要什么国徽国歌国旗?
所以,确实有这么一个因素在里边,但是,你跟人家打交道,那洋鬼子又厉害,演奏国歌,咱没有啊,没有怎么办?临时抱佛脚。
据说,李鸿章在1896年作为清朝特使出席俄国沙皇加冕仪式时,因清朝尚未制定国歌,他临时选用唐代王建的七绝诗配以安徽庐剧曲调(一说《茉莉花》曲调),创作了《李中堂乐》作为代国歌使用。 这是个应景之作吧,所以呢,也没有国歌的气魄,就是对付着用一下。
![]()
这个李中堂乐,根本也没有国歌味儿。李鸿章一词,很快大家就把他放弃了,这不还是没有国歌嘛,那干嘛不弄一个呀?怎么说呢,这个大清国朝廷里边一帮保守人士,他们这么理解这个事儿,说我干嘛要弄国歌,没有必要,这整个中国是我们家的,只有皇家的家歌,无需国歌。
其实,他们的内心里还是刚才我说的那个逻辑,整个地球就是我们的。当然,当时他们倒不一定有地球的概念,就是天下是我们的,那都是蛮夷弄国歌,你唱1个,我唱1个,我跟你平等,怎么可以嘛?
后来,到了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搞了一个陆军军歌叫“宋隆起”。是歌颂宋龙旗,你也听出这意思来了,清朝的官员就把这个作为取代国歌的一个选项了,每到国际交往需要唱歌,就拿这个拿陆军军歌做替代品,而真正国家法定层面颁布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1911年清政府的“拱金欧”,这是第一首法定国歌,但唱了没几天,大清国就没了。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