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在车友圈传得挺热闹:以前官方指导价35.39万起的宝马i3,现在不少地区优惠后落地价能做到21万左右,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甚至有经销商给出20万出头的报价,
![]()
宝马i3
一下降了快15万,差不多是一辆家用代步车的钱。不少人犯嘀咕:这便宜能占吗?其实这事儿不只是宝马一款车的问题,背后藏着整个BBA在新能源时代的集体焦虑。
1
要知道,BBA在燃油车时代那可是真・"大哥"级别的存在。
2021年的时候,这三家在国内豪华车市场占了六成以上的份额,基本形成"豪华车=BBA"的认知。那年宝马卖了84.6万辆,奔驰75.9万辆,奥迪也有69.64万辆。
那时候去4S店看车,热门车型不仅没优惠,还得排队等车,即便这样照样有人愿意买单——不为别的,就因为BBA的标是身份符号,开出去谈生意、走亲戚都觉得有底气。
![]()
但新能源浪潮一冲,这局面就松动了。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杰兰路"2024年的数据显示,奔驰单车成交均价跌到43.1万,比2023年降了7.2%;
宝马降到34万,奥迪更直接,只剩29.7万,快跟大众的高端车型看齐了。
盈利能力更是肉眼可见地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就很能说明问题:宝马净利润27.9亿欧元,同比下降13.7%;奔驰净利润30.25亿欧元,同比降25%;
奥迪最惨,营业利润直接跌了74.3%,陷入"卖得多赚得少"的尴尬境地。
2
为啥会这样?核心是BBA没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
以前大家买豪华车,买的是“面子”,是品牌溢价;现在买新能源车,看的是“实用”,是续航、智能、性价比。
但BBA早期的新能源车,实在有点“敷衍”:不少是燃油车改的电动版,续航比不过比亚迪汉、小鹏P7i,车机系统反应慢,连导航都不如手机好用。
人家国产品牌20万级的车,早就标配L2级辅助驾驶了,BBA的同款车型还得额外加钱选装,就算装了,用着也没那么顺手。
更扎心的是,高端市场也被抢了。2025年上半年,30万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里,中国品牌占了八成还多;
50万以上的市场,问界M9直接超过宝马X5,一直领跑。这说明大家不再盲目认“BBA标”了——你要是没真东西,就算挂着奔驰宝马的标,也没人愿意为虚头巴脑的溢价买单。
被逼到墙角,BBA终于开始动真格,两条路并行:降价抢市场,补智能化的课。
降价这块,宝马i3是个典型例子,从35万跌到20万,直接扎进了20万-30万这个最卷的区间
这里全是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3、小鹏P7i这些“狠角色”,BBA以前根本不屑于跟它们同台竞争,现在也得放下身段。
![]()
问界M9
奔驰也没闲着,9月25日宣布全新纯电CLA预售,25.9万起,把自家电动车型拉进了中端市场;
上汽奥迪更猛,E5Sportback定价23.59万-31.99万,叠加1万保险礼包后入门版22.59万,上市半小时就卖了一万多单,这在BBA的新能源车史上,算是破天荒的成绩。
智能化方面,BBA算是彻底放下了“欧洲技术最优”的执念,转头抱中国科技公司的大腿。
奔驰9月刚跟字节跳动签了合作,要把豆包大模型装到纯电CLA上,据说唤醒速度快到0.2秒,还能识别用户需求;
紧接着又跟Momenta联手搞智能驾驶,这套系统以后会装到更多车型上。
奥迪更直接,不管是燃油车A5L还是电动车Q6Le-tron,全装上了华为乾崑智驾,E5Sportback还标配了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车机也是科大讯飞定制的
相当于把智能化的核心交给了中国公司,自己只负责造壳子和调校。
只有宝马显得有点慢半拍,新一代iX3要到2026年才能大规模量产,现在还靠老款车型撑场面。
不过宝马也在憋技术,比如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能提升20%,还搞了800V高压平台,说续航能超800公里,但能不能按时兑现,还得看2026年的实际情况。
3
现在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20万的宝马i3,到底该不该入手?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得看你的需求。
![]()
如果你特别看重品牌和售后,那宝马i3确实有优势。
BBA做了一百多年汽车,底盘调校、做工这些“硬功夫”还是靠谱的,开起来稳,坐着也舒服。
而且它们的售后网络太完善了,就算是三四线城市,也能找到4S店,保养维修不用跑远路——对不想折腾的人来说,这点很重要。
要是你日常就市区代步,偶尔跑趟短途,宝马i3的续航也够用。
虽然比不过比亚迪汉的715公里,但日常买菜、接送家人肯定够,而且充电兼容性不错,大部分公共充电桩都能用,不用太担心充电难。
但如果你更看重续航和智能化,那同价位的国产车可能更合适。
比如小鹏P7i,高速辅助驾驶能自动跟车、变道,长途开车能省不少劲;特斯拉Model3的车机简单好上手,就算不太懂科技的人也能很快适应;
比亚迪汉的快充半小时能充到80%,跑长途也不用总焦虑没电。这些车的智能化配置更贴合日常使用,语音控制能搞定调空调、切歌,不用低头找按钮,安全又方便。
还有个细节得注意:别只看落地价,后续的保养成本也得算进去。
BBA的保养比国产车贵,小保养一次差不多一千多,比比亚迪、小鹏贵几百块。
另外,电池质保政策一定要问清楚——比如是不是终身质保,有没有里程限制,是不是只保首任车主,这些条款没弄明白,后期可能会有麻烦。
![]()
比亚迪汉
4
其实BBA现在的困境,本质是传统巨头转型的必经之路。
以前它们靠品牌溢价就能躺着赚钱,现在新能源时代,用户不认“历史情怀”了,只认“实力”——你续航不行、智能跟不上,就算挂着奔驰宝马的标,也没人买账。
降价只是权宜之计,真要翻身,还得在技术和用户体验上真刀真枪地拼。
所以说,20万的宝马i3值不值,关键看你要什么。
要是图个品牌和省心,它能满足你;要是想追求更全面的新能源体验,同价位的国产车可能更合适。
但不管怎么选,有一点很明确:BBA的“躺赢”时代过去了,新能源赛道上,没有谁能靠老本吃饭,只能靠真本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