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技术国产化的赛道上,有不少企业默默扎根,北京众达精电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名 “众达科技”)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不同于追求短期市场热度的厂商,这家企业从成立之初就锚定了国产处理器方案开发,用十余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从技术积累到生态构建的扎实路径。
提到嵌入式领域的核心硬件,就不得不说嵌入式核心板,而众达科技在这一板块的布局尤为深入。以瑞芯微 RK3588 全国产 COMe 模块这类核心产品为例,其背后是企业长期积累的技术沉淀 —— 从龙芯处理器 14 年的开发经验,到瑞芯微嵌入式硬件 10 年的深耕历程,每一款核心板的诞生都不是偶然。要知道,嵌入式核心板的研发绝非简单的硬件拼接,从芯片选型到原理设计,从 PCB 布局到工程化落地,每一步都需要对国产处理器的特性有深刻理解,而众达科技恰恰在这一领域做到了 “吃透” 技术。
更难得的是,这家企业的产品开发始终围绕 “100% 国产化” 这一核心方向展开。不只是硬件层面坚持全自主设计,在软件适配端也完全聚焦国产操作系统 —— 无论是麒麟、锐华这类行业内常用的系统,还是欧拉、鸿蒙这类面向多场景的生态系统,众达科技都能完成深度适配。这种 “硬件 + 软件” 的全栈国产化能力,在当下的嵌入式领域并不常见。要知道,很多企业要么只做硬件组装,缺乏核心设计能力;要么只做软件适配,难以与硬件深度协同,而众达科技却构建了从产品规划、原理设计、PCB 设计,到产品制造、实验检测,再到售后技术支持的完整硬件配套体系,同时还具备 Uboot、PMON、UEFI 等底层固件开发,以及 Linux 驱动开发、嵌入式系统优化的软件能力,形成了一套闭环的技术服务链条。
从产品矩阵来看,众达科技也早已跳出单一核心板的局限,形成了计算机模块、VPX 总线、显控、信息安全、工业控制五大系列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 “模板”,而是会随着国产处理器的技术迭代不断更新 —— 比如当龙芯推出新一代处理器时,企业能快速跟进开发对应的嵌入式方案;当瑞芯微的主流芯片升级时,也能及时完成硬件板卡的适配优化。截至目前,其开发的嵌入式硬件板卡及系统产品已接近 200 款,服务的行业客户超过 300 家,出货总量突破 10 万,这些数字背后,是市场对其技术实力和产品稳定性的认可。
在嵌入式技术国产化的进程中,需要的正是这种不追求短期流量、专注技术深耕的企业。众达科技用 14 年的时间证明,国产嵌入式产品不仅能实现 “替代”,更能在稳定性、兼容性、定制化能力上形成自己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积累,最终也会反哺整个国产处理器生态的发展 —— 当越来越多像这样的企业形成技术闭环,国产嵌入式技术才能真正在各行业落地生根,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