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3月的广州,虽说没有北方那么冻得人打哆嗦,可忽冷忽热的天气也够让人难受的。这种乍暖还寒的劲儿,让当时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梁兴初将军格外不适应。
在军区大院里,他使劲裹了裹身上的大衣,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这破天气赶紧过去吧,一凉我身上就不得劲。”要知道,梁兴初可是从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老将,革命年代多次受伤,落下不少病根,尤其是气温一降,膝盖、手腕这些关节处就疼得钻心。
他这话刚说完,旁边的军区政委陶铸就笑着打趣:“你就偷着乐吧,要是把你调去北边,整个冬天你都得熬着。”俩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陈仁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见陈仁麟脸色紧绷,陶铸皱着眉问:“跑这么急干啥?出啥事儿了?”可陈仁麟没接话,径直把手里攥着的一份电报递给了梁兴初,只说了句:“您看看……”
![]()
梁兴初扫了一眼电报内容,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旁边的陶铸好奇,等梁兴初看完,赶紧接过来瞧。没一会儿,三个人都没了声音,气氛一下子沉了下来。
原来这电报是说,要免去梁兴初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去四川成都。可去成都干啥,电报里半个字没提。梁兴初在广州待了十二年,早把这儿当成了家,现在中央军委突然让他卸任调走,心里又舍不得又有点抵触。更何况,去了成都之后干啥,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沉默了好一会儿,梁兴初突然开口:“官多大我不在乎,但是我得先去见个人。”梁兴初要见的是谁?他俩之间有啥特别的交情?他到了成都之后,又发生了啥事儿?要弄明白这些,还得从抗美援朝时梁兴初犯的一个错说起。
1950年7月,当时还是38军军长的梁兴初,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着部队赶紧开去东北。那时候朝鲜战争已经打起来了,美军横插一脚,把朝鲜人民军打得节节败退,战火眼看就要烧到我国东北边境。
形势这么紧张,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首长们商量后,决定从原四野第十三兵团里抽38军、39军、40军,再加上42军和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这些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守着边疆。这期间,毛主席、周总理也多次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别人侵略,更不能看着邻国被帝国主义欺负不管。可美国人根本没把这警告当回事,还多次派飞机炸我国东边境内的房子、桥梁这些设施。
![]()
忍到不能再忍,毛主席最终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命令。就这样,梁兴初的38军成了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要知道,38军以前是四野的主力,解放战争时从东北一路打到广西,解放了大半个中国,战斗力那是没话说。梁兴初作为部队的领头人,战略眼光和指挥本事也都是顶尖的。可谁能想到,刚进朝鲜的第一仗,他就栽了跟头。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琢磨了半天,定下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命令38军赶紧去熙川,和那儿的42军一起,把驻扎在熙川的南韩部队消灭掉。时间紧任务重,梁兴初不敢耽误,接到命令就带着部队往熙川赶。
可熙川那地方交通本来就差,再加上前线打败仗撤退的朝鲜人民军,还有成群结队的难民把路堵得满满当当,部队走得比蜗牛还慢。更糟的是,美军凭着有飞机,一个劲儿地对地面目标狂轰滥炸。
有一次敌人空袭,炸弹跟下雨似的落在行军队伍里,其中一枚炸弹就落在梁兴初坐的汽车旁边。“轰隆”一声,汽车被气浪掀翻了,车里的人都受了伤。梁兴初好不容易从车里爬出来,一眼就看见作战科长王乾元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
“乾元,快出来!一会儿敌人可能还会炸!”可不管梁兴初怎么喊,王乾元都没反应。梁兴初急了,伸手想把他拉出来,却发现王乾元已经没气了,后背上嵌着好几块弹片,血还在不停地流。
这一幕让梁兴初又疼又气。这些年他和王乾元天天在一起,感情早就深了,而且王乾元还那么年轻,连好日子都没过上就牺牲了,换谁能不心疼?可心疼归心疼,眼下最重要的是让部队按时到熙川,完成任务。
10月28日,部队终于到了熙川外围。可紧接着,一个新消息让梁兴初傻了眼。抓来的一个南韩俘虏说,熙川的守军有南韩第8师,还有一个美军黑人团。梁兴初犯了嘀咕:“不是说这儿就敌人一个营吗?怎么突然变成一个师了?还有美军在这儿!”没错,当初彭老总给38军下命令时,电报里写得明明白白“熙川守军就南韩一个营”。
![]()
虽说38军在人数上占优势,可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都差得远,而且敌人躲在工事里,打起来更费劲。梁兴初琢磨了半天,决定先不打,等把这突发情况报告给志司,再动手。可等梁兴初报告完,志司让他赶紧进攻的时候,啥都晚了。熙川的敌人早就收到消息跑了,38军冲上去的时候,阵地上空无一人。
这事儿把彭老总气得够呛。1950年11月13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各军军长都被叫到大榆洞志司总部开会。开会前,屋里气氛还挺轻松,将领们还互相开玩笑。毕竟第一次战役总体打赢了,志愿军入朝首战告捷,算是开了个好头。可会议一开始,气氛立马冷到了冰点。
当时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的邓华,站在大伙儿面前总结战役情况,提到了38军耽误了战机,让敌人跑了的事儿。就在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彭老总“啪”地一拍桌子,瞪着眼睛看向梁兴初。
会场一下子静得能听见呼吸声。邓华停下了发言,台下的将领们也赶紧收了笑,被盯着的梁兴初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他张了张嘴想解释:“情报不准……那儿的敌人比想的多……”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彭老总的怒吼打断了:“别找借口!情报不准怎么了?我没给你下死命令吗?我看你胆子太大了,敢不听军令!”
就在彭老总狠狠批评梁兴初的时候,邓华站出来打圆场。他端起彭老总面前的茶缸,笑着说:“老总,先喝口水歇歇。”等彭老总接过茶缸“咕咚咕咚”喝起来,没法接着骂了,邓华才说:“38军平时打仗不含糊,梁军长的指挥能力大家都看得见,毕竟刚到朝鲜,第一仗谨慎了点没打好,让他们下次将功补过不就行了。”
彭老总喝了一茶缸水,再加上邓华劝,火气消了不少。他看了看邓华,又看了看一脸委屈的梁兴初,叹口气说:“下次再让敌人跑了,我饶不了你!”梁兴初立马站起来表态:“下次再打不好,您随便处置我!”
![]()
很快,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了。这一回,梁兴初吸取了教训,不再犹豫不决。打德川的时候,他果断让爆破组绕到敌人后面,把大桥炸了,免得敌人再跑,然后又把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一起向敌人猛攻。打松骨峰的时候,38军的战士们更是拿出了拼命的劲儿,弹药打光了就跟敌人拼刺刀,捡地上的石头、棍子当武器,死磕到底。
第二次战役成了梁兴初和38军的翻身仗,一共消灭了两万多敌人,战士们的斗志也成了志愿军的榜样。战报传到志司,彭德怀终于笑了,一个劲儿点头,还亲自在战报上写:“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也因为这,38军有了“万岁军”的称号。
后来每次想起这段事儿,梁兴初都感慨:“要不是邓华当时帮我说话,我那天说不定真就被彭老总处分了。”看得出来,梁兴初心里一直记着邓华的情。到了上世纪60年代,邓华离开了部队,去四川当副省长,梁兴初则一直在广州军区当副司令员。那时候俩人都忙,再加上交通不方便,很少能见面,只能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
所以这次梁兴初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要卸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去成都,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去见邓华这位“救命恩人”。俩人头一回见面,聊了好多过去打仗的事儿。没过多久,中央军委又下命令,让梁兴初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这样一来,他就能长期在成都待着,和邓华见面的机会也多了。他俩之间的友情,成了一段佳话,直到现在还被人念叨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