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国庆假期的高速路,早已成了 “堵车代名词”,可安徽合肥的王先生一家,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返乡路,10 月 2 日,他带着女儿开一架飞机,妻子开另一架飞机,从合肥飞往老家亳州,300 公里的路程仅用 80 分钟就抵达,全程油费才 200 多元。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惊叹 “太酷了”,也有人好奇 “开飞机返乡到底是种什么体验”。
王先生的身份是一名飞行教员,与飞机打交道多年,开飞机对他而言早已不是新鲜事。据他介绍,这次国庆返乡,他驾驶的是一架售价 100 多万元的两座小型飞机,自己和女儿坐一架,妻子则单独开另一架同行,之所以分两架飞机,是因为两座机型空间有限,没办法容纳一家三口。
![]()
“开车回老家得 3 个半小时,遇上国庆堵车,5 个小时都未必能到。” 王先生笑着对比两种出行方式的差异,对他来说,开飞机不仅省时间,还能避开高速上的拥堵。更有趣的是,女儿早已习惯了这种 “空中返乡路”,每次坐飞机都特别淡定,“一般在飞机上美美睡一觉,醒来就到老家上空了,还能从窗户里看到熟悉的房子”。
不少网友好奇 “开飞机回家会不会很麻烦”,王先生解释,作为持证飞行教员,他会提前规划好航线,向空管部门报备飞行计划,整个流程规范且安全。而且小型飞机对起降场地要求不高,老家附近就有合适的起降点,落地后开车回家也很方便,“跟普通人开车下高速后找路差不多,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
最让网友惊讶的,除了 “开飞机返乡” 这件事本身,还有 200 多元的油费。要知道,300 公里的路程,普通家用车油费大概也要 200 元左右,也就是说,开飞机的油费居然和开车差不多。对此王先生解释,小型飞机的油耗相对较低,加上这次飞行距离不算长,油费自然就省了下来,“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烧钱’”。
面对 “会不会觉得比堵车的人优越” 的提问,王先生的回答格外实在:“完全没有优越感。高速上堵车的人都是为了回家团圆,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我刚好有开飞机的条件,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而已。” 他还提到,自己经常开飞机回老家,乡亲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每次落地后,邻居还会像往常一样打招呼,问我‘这次回来带了啥好吃的’,跟普通人开车回家没区别”。
![]()
这则新闻在网上发酵后,评论区里的声音格外热闹。有人调侃 “这才是国庆返乡的‘天花板’操作”,也有人理性分析 “飞行教员开飞机返乡,本身就是职业带来的便利,普通人没必要盲目羡慕”。还有网友注意到王先生的心态:“最难得的是他没有觉得高人一等,还能平常心看待这件事,这比开飞机本身更圈粉。”
其实仔细想想,网友关注的不只是 “开飞机回家” 这件事,更是背后 “选择的自由”,有人选择自驾,忍受堵车也要带着全家的行李;有人选择高铁,追求高效便捷;而王先生因为职业和技能,选择了飞机。无论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 “回家团圆”,这才是国庆返乡潮里最温暖的内核。
![]()
王先生也坦言,自己分享这件事,不是为了 “炫富” 或 “博眼球”,只是觉得这种返乡方式比较特别,想跟大家聊聊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不要只关注‘开飞机’这个形式,更能感受到每个人为了回家所做的努力,团圆才是最重要的。”
国庆假期里,每一条返乡路都藏着不一样的故事,有人在高速上堵到吃泡面,有人在高铁上刷剧打发时间,也有人像王先生一家这样,乘着飞机在云端穿梭。方式不同,却有着同样的期待:回到熟悉的家,见到想念的人。
王先生的 “飞机返乡记”,之所以能引发关注,或许正是因为它打破了大家对 “返乡方式” 的固有认知,让我们看到,只要心怀对家的牵挂,无论是开车、坐高铁,还是开飞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团圆通道”。而这份对家的眷恋,才是国庆假期里最动人的风景。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