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群来自湖南耒阳的学子跨越1700多公里,完成了一场“立志”成长之旅。10月4日,为期七天的耒阳正源学校第十七届“北京励志行”活动圆满结束,从韶山毛主席故居到北京天安门,从长城之巅到清华园内,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山河壮阔,用心灵感知家国脉动,在行走中书写青春之歌。
![]()
启程:一场走出校园的青春致敬礼
本次励志行参与师生共计约200人,其中高一新生173人(多数为留守学生)。9月28日,行程首站韶山。在毛主席故居前,学子们整齐列队,齐声诵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铿锵誓言。那一刻,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炽热相互交融,爱国情怀如种子般深植心田。
随后长沙至北京,十多个小时的列车旅程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在窗外徐徐展开——从湘南丘陵的郁郁葱葱,到华北平原的一望无际。这趟列车不仅穿越了壮丽山河,更穿越了许多孩子心中那道无形的边界。
对于356班的徐鑫而言,这次旅程意义非凡——此前,他的足迹未曾迈出过衡阳,“一直在想象北京是什么样子,夜里两点多都没睡着,心里特别激动。”他的家庭经济不太宽裕——母亲在耒阳一家零食店上班,父亲远在广东打工,哥哥还在读大学——正因如此,这趟旅程对他而言,更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看见广阔世界的机会。
362班曹欣彤父母也在广东打工,这是她人生中第二次走出湖南。因受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影响,这次北京励志行她最想去的是地坛。尽管集体行程未安排,但在最后一天的自由活动日,她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学朝圣”。
走出家乡,走向首都,本身就已是一场心灵的远征。一路来,他们亲眼见证这片土地的辽阔与壮美,完成了一次从“校园”走向“家国”的青春成长仪式。
![]()
行走:一堂跨越千里的生动思政课
天坛、长城、鸟巢、天安门、故宫、圆明园、卢沟桥……一周以来,当课本上的地理名词变成眼前真实的景观——这场北京励志行,早已不仅仅是一次空间上的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远征,让他们切身感受脚下这片山河与自己的血脉相连。
在八达岭长城之巅,学生们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引得游客驻足共鸣,有的甚至轻声跟唱;在鸟巢前,他们浅吟轻唱、翩翩起舞,完成了一场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在天安门广场上,学子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一起,为伟大祖国76周年华诞庆生,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那一刻,肃穆与自豪写在每一张年轻的脸上。
在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学子们慷慨激昂,纷纷发表感言,以青春之声回应历史召唤,抒发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感悟与传承抗战精神的坚定决心。
这是一堂千里思政课。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到卢沟桥的古老石狮,学子们走过了一段民族记忆中最为沉痛却也最为坚韧的历程。行程即将结束时,学生黄诺提笔写下:80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换来了现在的和平与繁荣。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为民族复兴而读书。
“落后就要挨打”,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说,这段历史教育不是停留在课本,而是通过真实的触摸与凝视,让学子深刻理解民族曾经的苦难与不屈的抗争。
![]()
归来:眼中有了光,心中有了梦
一周的行程结束,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悄然改变。初到北京,在地铁上曹欣彤遇到一群外国友人,她们自信地用英语同对方交流。10月1日傍晚,在奥体中心附近,她再次热情地为一对迷路的外国夫妇指路。原来,这对夫妇向执勤的安保人员问路,但因语言不通沟通不畅,曹欣彤和同学主动上前帮忙翻译,并成功帮助他们指明了方向。
有趣的是,在指路过程中,她一时紧张,把“traffic light”(交通信号灯)说成了“red green light”——这句临时拼凑的“中式英语”,竟也被对方听懂。这段小插曲,不仅为她的北京之行增添了一份轻松回忆,也成了她勇敢开口、实践沟通的生动注脚。
![]()
10月2日傍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学长学姐们与正源学子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相聚,畅谈学习心得与人生理想。
这场特殊的“分享会”成为了许多学生梦想的催化剂。徐鑫一直将清华视为梦想学府,在实地参观校园后,他的目标更加清晰坚定:“我要把这里定为我的目标,虽然知道路还很长,但至少现在我看见了方向。”
“从一开始的懈怠怯懦,到最后的自信大气,他们眼中有了光,心中有了梦想。”校长罗湘云感慨,“教育的本质是改变,这便是北京励志行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正源学校持续通过“北京励志行”将课堂延伸至山河大地,让一批又一批耒阳学子“出乡关”、见世面、立大志。而这群少年的脚步,也将继续走向更远的未来。(文/吴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