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丰收的季节,这几天都因为放假的原因,我也回农村老家了!没事的时候就去镇上赶集,总能见到不少新鲜的东西!
![]()
昨天就是我们这里赶集的日子,就发现了一种多年没见过的水果,整整一大车的番薯!价格也不贵,才一块五一斤,好多人一买就是一二十斤,说拿回家也放不坏!
你们还认识它吗?这种水果也是蔬菜,过去还当粮食吃,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番薯!
这番薯也叫凉薯,但却并非红薯,它有个更严谨的学名——豆薯,南方人更爱叫它沙葛、地瓜。没错,就是叫它地瓜,感觉都和红薯一个名字了!
![]()
然而,番薯却并不是红薯的一种,它是豆科植物的块根,它与藤蔓上结出的扁圆形种子形成奇妙反差!
它吃的是地下的纺锤体状的块茎,剥皮就可以吃,地下块根是清甜的食材,可是它地上种子却含剧毒,误食会引发呕吐、腹泻,连茎叶也有毒,其中含有的豆薯酮和豆薯素都是有毒的!
在过去南方很多地方种植番薯,可是家里的老人,家长都会叮嘱“只吃地下果,莫碰地上苗”。
番薯,在过去是南方很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到了秋冬季就是当水果,蔬菜吃,也曾是当粮食吃的!
它的吃法简单,地下的跟块有一层皮,剥开薄如纸翼的外皮,凉薯的果肉雪白如玉,生食脆嫩如梨,带着淡淡的甘蔗甜,是解渴消暑的天然零食;
![]()
切片凉拌,撒上辣椒面与蒜末,酸辣开胃;与五花肉同炒,吸收油脂后更显清甜,连汤汁都能泡饭;若蒸熟捣成泥,还能做成糕点馅料。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它更是“一身三用”的宝藏作物:既能当水果解渴,又能作蔬菜下饭,高淀粉含量还让它成为粮食的补充,灾年里不知救了多少人的饥肠。
记得小时候放学后,回到家就是吃一个大番薯,非常顶饿的!有些大的好几斤重,还要几个人分着吃才吃的完!
![]()
番薯从它的名字也知道,这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它原产于热带美洲,后随贸易传入中国,因喜温暖、耐贫瘠的特性,在长江以南的贵州、四川、湖南、广东,福建,云南,广西等地落地生根。
过去的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菜园边角种上几株,藤蔓顺着竹架攀爬,地下块根在泥土里悄悄膨大。
秋收时,孩子们最盼着挖凉薯,带着泥土气息的块根从地里拔出,擦去泥沙就能生吃,那份新鲜与满足,是如今超市里的进口水果都无法替代的。
而且它耐存储,常温下放一个月没问题,放在地窖里保存的时间更长,有些秋天挖了,能放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前后!
在当时没啥水果和零食吃,这番薯就因为老少皆宜,又耐存储,所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必种的农作物!特别家里有孩子,更是年年种植!
![]()
可如今,曾经随处可见的番薯,却成了集市上的“稀罕物”。究其原因,是现代农业的选择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方面,番薯收获全靠人工挖掘,费时费力,产量虽高,却经济效益不高,远不及其他的水果收入高,特别是年轻人更愿意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另一方面,随着物流发展,南北水果四季供应充足,凉薯“解暑零食”的功能被取代,而作为粮食和蔬菜,它又不如土豆、萝卜耐储存、易烹饪。
更关键的是,传统种植技艺逐渐失传,会选种、懂管理的老农户越来越少,番薯的种植面积也一年比一年缩减。
在我老家就是这样现在基本没人种了!以前我家每年都要种几亩地,一年收获上万斤的番薯,可是现在整个村子都没有一户人家种植了!
好在有些老人还在坚持,每到十月仍有少数的农户会带着自家种的凉薯赶集,1块多一斤的价格亲民依旧。有些老人,孩子,孩子年轻人看到了,也会购买一些尝尝鲜!实际上这番薯的营养价值不低,你们爱吃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