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口音。军人来自五湖四海,这五湖四海的口音可不一样了。
我的部队属原南京军区现东部战区。我所在的原第十二集团军驻守江苏徐州,其兵源大多来自华东地区,以江苏、浙江兵居多,安徽、山东、河南、江西、河南、上海次之,有的年份也征北方河北等地的兵,加起来有十几个省份。
![]()
由于地域相近或相远,军人如果讲起家乡话来那就是大杂烩,各有各的特色。我同年入伍的,以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兵多些,还有上海的,他们听我山东话不费什么劲,因为语速慢,口词还算清楚,我听他们话就有些费劲了。
那年的浙江兵是宁波、金华一带的,开始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后来请他们说出话的意思来,慢慢听懂了些,不过他们要是老乡对话我就像听外语一样了。
江苏大多是苏北兵,虽然难懂,因为地域距离又近些,慢慢能听懂些。安徽皖南皖北话有差异,但山东兵和安徽北部兵,河南兵似乎性格、习惯有些相近,说起话来又基本都能听懂。
我是鲁西南人,同江苏北部、安徽河南北部的兵都口音相近。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工具好用就交流多些。交流工具都相互学会了,也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天说地了。特别是说起各自的家乡都会说,我那个省那个县甚至那个镇那个村那个家怎样怎样。
方言是一种文化,方言文化走进军营,军营里又有了新规,那就是要求多讲普通话。军营的口音讲普通话,还是由军事任务特殊性决定的。军语是军事的统一语言,不能有别,更不能有误。
![]()
军人的口音,在军语的统一规范下都有了军味,“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起步走,整步走”等等,在哪个军营在哪个军人口音里都是一样的。就连有口吃毛病的人尽管说起来比较吃力,但都不会有错。方言进军营受到军语的规范,方言被军语统一了。
军人的口音因军人的来处不一样说出来有快的有慢的,有好懂的也有不易懂的。这是我为军人感悟到的。现在的军人文化程度高了,大多说普通话,军人的口音有些相近了。
我问一个正在部队服役的亲戚,现在军人都说普通话了吗?他说正规场合都讲普通话,业余时间还是说家乡话。这是合乎情理的,口音是乡音,乡音有乡情,乡情有乡亲,乡亲有了乡愁。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哪里人,听口音能听出乡味。
我这个山东人,家乡口音太重,战友总喊我“侉子”,也不知何故,我到部队越来越侉了,侉的真叫南方战友一点都听不懂了。他们问你这个侉子说的啥呀!我反过来问他们:“你们这些蛮子说的啥话?”我也想讲标准普通话,可一出口还是改不了“侉”味。
再听那些南方战友也和我一样,他们在一起时说起话来,我还以为是“外语”呢?当时不明白这是何故,后来越来越悟这就叫乡音难改,乡愁难忘啊。
![]()
如今我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现在还是满口山东话,让人一听就知道我是山东人。军营虽是方言集散地,但离开军营,重回故乡,也一定还是讲家乡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