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前段时间高调宣布,有朋友捐赠1.3亿美元填补美军薪资缺口,看似彰显对军人待遇的重视。
但将目光投向基层军营便会发现,五大湖区域的命案与本土基地的恶劣住房条件,与巨额军费、私人捐赠形成刺眼反差,悄然揭开了这个军事强国的制度隐痛。
2025年10月,1.3亿美元私人军费捐赠引发广泛关注,被宣称用于弥补政府关门期间的美军薪资缺口。
但梳理数据便会发现其中的矛盾,2025财年美军军饷预算高达2350亿美元,占9000亿总军费的近三成,如此庞大的专项预算,却仍需依赖私人捐赠应急,甚至要挪用80亿美元研究资金填补薪资漏洞。
就在捐赠消息传出前三天,五大湖区域的美国海军营房内发生极端事件:39岁水手在营房内枪杀26岁战友后自杀。
![]()
在美军体系中,海军被称为“二等人”,待遇普遍优于陆军,却在本应安全的营房内出现此类暴力事件,其背后的居住环境与心理压力隐患可见一斑。
顶层乐于通过私人捐赠这类具有话题性的事件营造“军人优先”的舆论氛围,却对军人日常居住的营房环境缺乏实质性关注。
当薪资保障需要依赖外部捐赠,当军营沦为暴力事件发生地,所谓的重视更像是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政治表达,基层军人的核心需求并未得到真正回应。
![]()
美国政府问责局2023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已详细披露美军营房的诸多问题,但直至2025年,这些乱象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报告显示,走访的十个本土军事基地中,霉菌滋生、管道故障、供暖空调失灵成为共性问题。
十个基地全部存在霉菌困扰,部分营房墙皮因霉变大块脱落,消防安全设施损坏、门锁窗户破损的情况普遍存在,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的现象屡见不鲜。
卫生与安全隐患更令人担忧,部分营房内污水横流,蟑螂、臭虫等害虫泛滥,水龙头流出的水呈棕色,完全不符合饮用标准。
![]()
华盛顿特区某军事基地的一栋营房,12扇窗户长期破损,150个房间照明不足,电梯故障长期无人维修,空置营房甚至成为非法入侵者的临时住所。
按照国防部制定的住房标准,士兵应享有独立卧室,最多与一人共用浴室,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低级别军人被迫三四人挤在一间狭小空间,基本隐私难以保障。
基层军人不仅要忍受恶劣环境,还需承担本应由管理部门负责的维护工作,维修申请的响应周期往往长达数月,士兵不得不自掏腰包购买空调、加热器等生活设施,甚至亲自动手粉刷墙壁、清理污水与霉菌。
![]()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士兵被要求清理战友自杀后的生物废物,这类超出职责范围的沉重负担,给基层军人的身心带来双重压力。
官僚体系的推诿扯皮是问题长期存在的核心原因,各军种可自行决定营房评估频率,从三年一次到十年一次不等,评估标准混乱且缺乏统一性,基层诉求难以有效向上传达。
国防部将资金优先投入武器研发与船厂建设,营房维修被长期搁置,2020年就有1370亿美元设施维护费用被挪用至其他领域。
![]()
美军的营房困局并非西方军队的普遍现象,同为西方国家的澳大利亚,其国防军家属宿舍配备独立卫浴,普通士兵也能享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澳军2024年军费仅368亿美元,现役部队规模5.7万人,却能将有限资源精准投入到基层保障中,实现人均福利的有效落地。
反观美军,9000亿美元的军费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却有1.7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居住在不达标营房内。
![]()
军队的凝聚力从来不是单纯依靠巨额军费堆砌而成,当士兵每日面对霉变的墙壁、浑浊的饮用水,担忧居住环境的安全隐患,还要自行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所谓的“钢铁意志”更多是被迫接受困境的无奈。
如今不少军人因居住环境恶劣选择提前退伍,潜在入伍者也因负面口碑望而却步,这种非作战性的战力损耗,比装备故障更具破坏性,长期来看将持续侵蚀军队的人才根基。
美国政府问责局早已提出31项改进建议,且得到国防部的认可,但从2019年启动调查至今,问题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善,整改更多流于形式。
![]()
若美军不能打破官僚体系的桎梏,将基层保障真正纳入优先议程,即便拥有再多军费与外部捐赠,也难以维系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毕竟一支连士兵基本居住权都无法保障的军队,再光鲜的外表下,也藏着难以修复的深层裂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