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五天四射洲际导弹,美国人终究看懂了“九三阅兵”

0
分享至

在过去的一周里,美国人做了一件看似“例行”的大动作:五天时间里,连续四次发射“三叉戟Ⅱ”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美军的官方解释很简单——只是例行测试,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事件。但凡是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这绝不只是简单的“日常演练”,而是一次赤裸裸的战略信号。



这一波操作发生的时机很敏感。三周前的“九三阅兵”上,中国军方展示了多款首次亮相的战略武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外界普遍推测,它的射程超过一万公里,足以覆盖美国本土大部分核心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核潜艇即便只在近海活动,也能对美国形成有效威慑,而不必冒险穿越太平洋。

这种变化,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地动山摇”。因为在冷战时期,美军最倚重的就是其全球核打击的“绝对优势”。当对手只能被动挨打时,美国人自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展示肌肉。但如今局势不同了,中国的核力量正在补齐“三位一体”打击体系:陆基导弹早已成型,空基打击力量随着“惊雷-1”的亮相而补齐,海基“巨浪-3”的出现更是让整个拼图完整。

换句话说,美国第一次直面一个现实:中国已经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核反击能力。

美国的焦虑:五天四射,剑指何方?

美国人显然无法淡定。短短五天里,四次高调试射“三叉戟Ⅱ”,这不是炫技,而是一种带着火药味的战略宣示。美国国内的分析媒体甚至直言,这波动作“一只眼盯着中国,另一只眼盯着俄罗斯”。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这是对中国展示核力量的直接回应。美国希望通过连环试射,告诉外界“我依旧是核武器最强的玩家”。美国的核战略逻辑历来如此:它不追求对等,而是追求绝对压制。换句话说,它要确保“我能威慑你,你却不能威慑我”。所以,当解放军的核力量逐渐接近均衡,美国的第一反应不是接受现实,而是试图通过更高调、更频繁的展示来维持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目标还在欧洲方向。俄乌战争爆发后,美俄之间最后一个主要的核军控条约事实上停摆。俄罗斯在核战略中留下了模糊空间,甚至把在极端情况下动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摆在台面上。美国这边则用连续发射“三叉戟Ⅱ”的方式,给克里姆林宫发出信号:美国的海基核力量随时在线,能在全球任何角落维持打击能力。

这就是美国的“双重喊话”:既要让中国意识到“别太快赶上来”,也要让俄罗斯明白“核讹诈没用”。



新的核态势:均衡正在到来

但问题在于,这种“炫耀武力”的手法,真的能稳住局势吗?

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今年的报告已经点破:世界正处在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核博弈边缘。美俄互不信任,核军控条约逐渐失效,而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正稳步提升。大国之间的核力量格局,正在从“美一超独大”转向“三足鼎立”的雏形。

从数据上看,美国目前仍保持大约3500枚可用核弹头,其中约1700枚处于部署状态;俄罗斯的规模相当,约有1600枚在部署。中国的核弹头数量虽然远少于美俄,根据公开评估大约在500枚左右,但增长趋势明显。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发展思路不同:坚持自卫防御、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维持在最低限度的有效规模。这种战略让中国无需追求数量上的极端堆积,而是通过技术突破与投送手段的完善,形成有效的威慑。



尤其是“九三阅兵”后,外界第一次清晰感受到:中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已不再是理论上的构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能力。

这对美国来说,是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它终于明白,中国在核领域走过了一个质的飞跃,而这正是它五天四射“三叉戟Ⅱ”的真正原因——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对中国战略力量崛起的被动回应。

未来走向:恐吓难解焦虑,真正的答案在对话

美国人今天选择以导弹频繁试射来维持存在感,短期看似乎安抚了盟友的心,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只会制造更多的不确定性。核战略不同于常规军备竞赛,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很可能出现你进我也进的连锁反应。

核力量的本质不是用来打的,而是用来吓的。只要存在有效的核反击能力,就足以让任何潜在的对手保持理性。如今的现实是,中国早已明确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反复强调不会加入军备竞赛,美国如果真想保持安全感,最该做的不是用一次次高调试射来吓人,而是重回谈判桌。



遗憾的是,美国的思维惯性决定了它短期内难以放下这种炫耀。它习惯了通过展示武力来掩饰焦虑,却忘了真正能带来安全的,是互信与对话。

五天四射的“三叉戟Ⅱ”,让外界看到的不是美国的强大,而是美国的紧张。而那场“九三阅兵”,或许才是它真正的心结。因为它终于发现,中国的战略能力已经不可逆地跨过了一道门槛。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终究看懂了“九三阅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五星体育
2025-11-01 20:00:35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八星人
2025-11-01 15:35:14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05:14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思思夜话
2025-10-31 11:52:53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湖人崛起
2025-11-01 12:03:59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三目观史
2025-10-30 19:47:08
【微特稿】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微特稿】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新华社
2025-11-01 21:03:02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WTT冠军赛 首个女单四强诞生!国乒劲敌桥本帆乃香惨遭朱芊曦绝杀

WTT冠军赛 首个女单四强诞生!国乒劲敌桥本帆乃香惨遭朱芊曦绝杀

杨仔述
2025-11-01 21:40:06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国民经略
2025-11-01 12:55:18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本赛季苏超最佳阵容:冠军泰州队1人入选,亚军南通队3人在列

本赛季苏超最佳阵容:冠军泰州队1人入选,亚军南通队3人在列

懂球帝
2025-11-02 00:42:07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0-31 23:44:37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稻谷与小麦
2025-11-02 00:51:14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人民网
2025-11-01 10:11:29
2025-11-02 01:31:00
寻途
寻途
我们一起爱上超精彩的旅行吧
5425文章数 4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前CTO索赔42.87亿 158亿股权归属成谜?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M3旅行版上市售94.39万元 告别平行进口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