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资讯 | PV-info
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上海闵行区某小区的居民反映其小区周边建设光伏电站存在光污染严重,其向媒体新闻反映引发热议。居民称小区南侧停车场加建的光伏板给他们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光污染。居民们质疑,如此规模的光伏设施在建设时,为何没有进行影响评估并征询附近居民的意见?
根据记者现场体验描述:正值上午9时许,阳光已很是猛烈。记者转而来到小区8号楼,实地体验光伏板反光带来的影响。在18楼的一户人家,记者先来到南阳台,刚凑近窗户玻璃处,还没来得及往下细看,猛烈的强光就迫使人闭上了眼睛。
![]()
缓了一会再看,强光是三组“Y”形光伏板中最外侧一组所反射上来的阳光,反光区域大约有两到三个车位那么大。由于角度很正,加上光伏板平整光滑,反射上来的光线也很“聚集”,在室内稍暗的卧室,天花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反射上来的光线形成的蓝色光斑。
![]()
记者随后到楼内不同楼层多户人家查看,发现5楼以上的人家都受多多少少受到光伏板反光的影响,且楼层越往上,反光越为强烈。
![]()
另据居民们观察,由于光伏板面积大,且光伏板自身也有两种对称的角度,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反射入居民家中的光线持续存在,居民们需长时间拉上窗帘。入夜后,光伏板又会将停车场的路灯光线反射入低楼层的居民家中……。 从现场情况确实可以看出光伏方阵确实存在反射现象。
近年来,上海发布了多则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文件,对于新建和存量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同时也鼓励有意愿的居民利用存量居住建筑屋顶建设光伏项目。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光伏项目建设的推进,紧邻居民小区的光伏项目引发了不少矛盾和投诉,且属地政府处理上较为棘手。也是目前全国各地同时存在的“通病”。但居民对光伏电站的认识和印象褒贬不一。
分布式光伏相关规定方面根据新版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中,要求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场所“合法合规、手续齐全、产权清晰”,项目“合理布置光伏组件朝向、倾角和高度”具体各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布式管理。
另外,对于光伏板反射的阳光是否属于光污染一直存在争议。所谓光污染的定义为有源光线产生,光伏反射光是否属于光污染政策无具体规定。”正规合格光伏板表面采用低反射率材料(如镀减反膜的钢化玻璃),反射率通常低于6%,远低于传统玻璃幕墙(15%以上)。其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吸收光线用于发电,而非反射。

从光伏材料上分析,光伏的主要原材料是硅,晶硅组件的光学特性在于15%-20%的镜面反射率,虽低于传统玻璃幕墙,但在特定日照角度下,单块组件可产生相当于20盏路灯的眩光强度。
根据实测数据显示,密集分布的光伏方阵在特定角度会形成1500lux的眩光峰值,是CIE标准安全值的3倍。这种 "点状强光 + 漫反射叠加" 的复合光干扰会使周边区域光污染指数提升27%。而双面组件背板反射率还较传统组件高出15%,跟踪支架的动态反光轨迹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3倍。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如阳光直射角度、大面积集中安装),部分光伏板可能产生短暂反光,但强度远低于玻璃幕墙等常见光污染源。
光污染的界定标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光伏板反光的明确光污染判定标准。国际上一般认为,当反射光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照度波动超过500lux时,可能引发视觉不适。实际案例中,若光伏板反光导致室内出现强光刺眼、持续干扰生活(如需长时间拉窗帘),或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视觉干扰,可视为光污染。
随之全国分布式光伏持续推进,此类问题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分布式光伏建设开发过程也应当考虑周围环境影响因素。特别光伏组件的选择,以及安装角度和布局,需要综合考虑。由于全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和外观、质量都有差异。若光伏板与居民楼角度不当,或大面积集中安装,可能增加反光概率。引起不必要矛盾。因此光伏板是否会产生光污染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20250918:
20241225:
查询资料、进群等请添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