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青藏高原点亮孩子的梦想星辰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10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青藏高原点亮孩子的梦想星辰》的报道。

  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约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曾在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支教的老师林晗记录了这样一场引人关注的师生互动——

  “一天中气温最高20℃、最低-8℃,请问这一天的温差是几度?”这样一道计算题,一些高年级学生却迟迟无法给出答案。

  林晗翻看孩子们的考试卷——平时数学考试,年级最高分47分。孩子们很聪明,成绩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来?这一问题,萦绕在林晗心头。直至有一天家访,学生用一双澄澈却迷茫的眼睛问林晗:“老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顺着这场“云端问答”,记者深入到高原腹地,探寻“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点亮孩子梦想星辰”的故事。


  8月28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操场,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艳摄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曲麻莱县,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当地人常说:“曲麻莱,曲麻莱,进得去出不来。”很难想象,会有人把心留下了。

  那是因为一首歌——

  2024年7月,与林晗一样,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教团成员的范宇翔,来到曲麻莱县民族中学。初到这里,头痛、失眠、气短成了常态,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与家人视频,他只敢展示周围的美景,却不敢将镜头对准自己。生活上的种种不适,让他一直惦记着“逃离”,甚至和同事制作了“倒计时牌”。

  但是,一节特殊的课,让他改变了想法。

  当他走进教室,学生们说:“老师,我们能为您唱首歌吗?”范宇翔没有多想,随口说了声“可以”。但当音乐响起,看到歌词在多媒体黑板上滚动,他再也忍不住,第一次在学生面前落泪。

  那是一首藏文歌曲——《除暗光明》。刚听到孩子们合唱,只觉得好听,看到歌词才知道,孩子们把他比作除去黑暗的光。“那一刻,我知道,地理课上我讲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们听懂了。”范宇翔说,“那一刻不是我照亮了他们,而是他们的真诚和纯真,照亮了我的青春。”

  如今,已经回到哈工大的他,还会翻看那段视频,偶尔还会落泪。

  赵磊也是同批支教的哈工大学生。他也感受到,支教的“后劲”远比他想象得更深、更久。“人回到校园,心有时还飘在高原。空闲时,会突然想起还有哪个班的作业没批完;看到讲台,会下意识想上去讲课。”赵磊说。

  “太需要老师了。”作为数学老师,赵磊回忆,第一次发成绩单时愣住了:全班平均分不到20分。“很多基础知识要从头讲起。”

  支教结束与学生告别时,他们约定——

  “老师,如果我中考考到300分,您回曲麻莱请我吃饭好不好?”

  “300分可不够,要考到400分,老师一定回来请你吃饭。”

  林晗、范宇翔、赵磊是哈工大参与“西部计划”派出的第三批支教团成员。支教期间,他们还凭借大学专业知识,利用企业捐赠的器件组建了学校第一届机器人社团。那个当初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的孩子说:“我长大要成为机器人工程师就好了!”

  还记得,首批支教老师安家澍对记者说过一句话:“什么是人生价值?就是被需要。我深深感受到,在这里做的每件事都被需要。”

  正是这份价值感,改变着这些支教青年。他们把这苦寒之地称作“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他们说,曲麻莱的天空特别低,仿佛伸手就可以摸到云朵;那里的星空撒满碎钻,美得让人屏息;还有孩子们,虽然贪玩,但每次看到他们清澈的眼睛,就一句重话都说不出口……这些支教青年写下微信公众号文章《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点亮梦想的星辰》。

  结束支教前,他们把曾经显示“支教结束还有xx天”的手机屏保,换成了“距离结束支教已经剩下xx天”。这一刻,他们不再想逃离,而是不舍。

  一批支教结束了,但为孩子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努力不能断。

  接力——7月,第四批哈工大支教团成员肖扬、陈煜江、余兴族如期抵达曲麻莱。头痛、失眠、气短同样也是他们的“入门考验”。他们说,第一周不敢接家里打来的视频电话,怕他们看见脸色发青、嘴唇发紫的样子担心。然而,记者相信,当他们真切感受到支教的意义,那发青的脸色、发紫的嘴唇,将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青春印记。而这里的孩子,也必然会在接力中走出大山。

  据了解,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已有54万名青年奔赴西部,支教团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场点亮梦想与实现理想的双向奔赴。

  正如林晗他们所说,这里的一切,都以最安静的方式,慢慢打动你,也改变着你。“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真好。”

“一面是母爱,一面是责任”

  值得关注的,不止那些支教青年,还有常年坚守在高原的老师们——

  8月22日,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校长祁雅琼抱了抱从小与外公外婆在西宁长大的12岁儿子,转身又一次踏上返校的路。

  “你是别人的妈妈,不是我的妈妈。”儿子小时候的一句抱怨,像一根拔不掉的尖刺,时不时会在心头扎上一下。但玛多县还有385名孩子等着她。

  玛多县,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是青海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城,距离省会西宁约470公里……今年是祁雅琼在这里工作的第16年。她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小学校长,让一批批高原牧区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想到这些,她很自豪。但回忆初到玛多的场景,她清晰记得那个被称为“祁坚强”的女孩——

  祁雅琼最初在玛多县黄河乡任教,学校附近只有几户人家,辽阔的草原上没有楼房,没有亲友,打水、生炉子全得自己来。高原反应让她头痛欲裂,难过时只能躲在被子里哭。

  “有一次我蹲在操场上,用棉衣盖着头好好地哭了一场。然后给父亲打电话说要辞职。”她哽咽着说,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退缩。

  朋友们为了鼓励她,给她起了外号——“祁坚强”。

  如今,克服了种种不适,唯一刺痛她的是对儿子的亏欠。“孩子生日在3月,正好是开学季。这么多年我只陪他过了一次生日……”说到这里,祁雅琼眼含热泪。

  “坚守至今,是因为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祁雅琼说,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高原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尤其在上海援青资金支持下,学校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塑胶铺地的操场,还配了风雨操场、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硬件设施提升非常明显,剩下的工作就是引才、留才”。

  据介绍,学校33人的教师队伍中,临聘教师13人,支教老师2人。因师资缺乏,校长、副校长、校办主任等人同时也肩负教学任务。祁雅琼兼任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她说,自己最怕两件事:一是老教师生病,二是年轻教师请假。

  “我们在这多待一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就多一点。”祁雅琼说。

  采访中,还有一个小花絮一直感动着记者。期末的家长会上,一名支教老师向全班家长鞠躬致歉,哽咽着说:“这一年孩子们都有很大进步,本想让他们的成绩提升更多,但时间太有限,对不起了。”

  “还好有支教的青年教师一批接一批上来,帮助我们。”祁雅琼说,她和同事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更多优秀教师到这里教书,把希望带进来,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再带着知识反哺家乡。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祁雅琼的故事很感人,但记者在青藏高原腹地走访发现,她又很普通。每一名坚守在高原的教师都有类似的感人故事。青海地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海拔高差大,很多出生在西宁、海东等相对低海拔地区的教师来到高寒缺氧的牧区工作,和家人常年两地分居。其实,每一名坚守在青海高海拔地区的教师,也是“援青”老师,“父母一处,子女一处,自己一处”。

  讲到这里,一些老师会问:“我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低海拔地区,却说要教育好牧区孩子,会不会让人觉得‘拧巴’?”

  “不会。一面是母爱,一面是责任。”记者回答。

“拜托了,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山大沟深、高寒缺氧,如何解决高原地区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对此,青海各级党委政府也在想办法——

  “拜托了,照顾好我们的孩子。”8月31日深夜,从700多公里外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护送818名学生赶往海东市果育英才学校的副县长华旦才让,握着老师范嘉敏的手,说出这样一句话。

  达日县,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严酷的自然环境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师资流失、资源匮乏,如两座大山压在这片土地上。“近三年招录的71名教师,已经流失了59人。”华旦才让语气沉重,“能完整带完一届小学的教师,屈指可数。”

  转机,发生在今年。

  在上级政府和上海对口支援等力量推动下,达日县与省内海拔相对较低的海东市乐都区合作,建成“飞地学校”——果育英才学校,突破了地理限制,为孩子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为这一天,我们期待太久了。”达日县教育局副局长蔡贵平说,短短半年,这所一期投资约4625万的学校从无到有,从图纸到现实,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目前已有20多名硕士研究生加入教师队伍。未来二期项目落地后,学校总投资超过1.4亿,2026年预计可容纳1300个学位。

  对迎接新生的范嘉敏来说,这次开学十分难忘。她记得,8月31日,她和学校的老师一大早开始准备,等到夜晚11点,路口传来一阵清脆的鸣笛声,第一辆大巴缓缓驶入视线,第二辆、第三辆……一共17辆。“那一刻,我觉得孩子们不容易,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范嘉敏说。

  车上的学生经历了一次路途最远的开学。他们上午从达日县出发,翻越高原,跨过沟壑,在深夜抵达。那一晚,孩子们的胆怯被学校的温暖冲散了。他们穿着新校服,好奇地走进宿舍,崭新的双层床、贴心的梯柜设计、提前备齐的生活用品包……每一个细节都在欢迎他们来到新学校。

  那一夜,车灯如河,笑脸如星。

  不止“飞地学校”,有关省份开设的“异地班”也在点亮孩子们梦想的星辰。

  今年开学季,辽宁省沈阳市翔宇中学迎来了来自青海省玉树州、果洛州等高海拔地区的471名学生。这是这所学校招收的第15批“异地班”学生。

  2008年起,受青海省教育厅委托,沈阳市翔宇中学开设“异地班”,青海高原牧区的孩子有机会可以到辽宁接受基础教育。

  “高原牧区教育资源匮乏,但孩子和家长渴望得到优质教育的心情是一样的。”翔宇中学负责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师王成宏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2010年,玉树地震后不久,王成宏带队去青海交接“异地班”相关工作。当时,震后条件还比较艰苦,晚上只能睡帐篷。深夜里,王成宏走出帐篷准备透口气,却看到帐篷外,静静站着几名学生家长,他们说:“王老师,怕还有余震,我们轮流在这里‘巡逻’保护您,让您睡个好觉。”

  “那一刻,我流泪了。”王成宏哽咽地说。

  教育,是穿透黑暗的光,是跨越山峦的桥。高原孩子们的星空,必将更加璀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万万没想到!湾湾博主击碎具俊晔最后的体面,原来他留台原因很多

万万没想到!湾湾博主击碎具俊晔最后的体面,原来他留台原因很多

小娱乐悠悠
2025-11-05 09:33:40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5.11.5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5.11.5

凤凰卫视
2025-11-05 16:25:05
11月6日精选热点:6G大会即将召开,这些核心参会公司将要大涨

11月6日精选热点:6G大会即将召开,这些核心参会公司将要大涨

元芳说投资
2025-11-05 20:48:18
外蒙古面积缩水30万平方公里?从180万到150万,原因出乎你意料

外蒙古面积缩水30万平方公里?从180万到150万,原因出乎你意料

博览历史
2025-10-07 17:53:08
评分最高的10部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虽经典,却进不了前3

评分最高的10部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虽经典,却进不了前3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4 08:59:21
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五个国家

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五个国家

世界纵横说
2025-11-05 11:29:37
42架歼10不买了?印尼防长口风突变,引进中国战机计划仍无进展

42架歼10不买了?印尼防长口风突变,引进中国战机计划仍无进展

军器战位
2025-11-06 01:24:21
扎克伯格夫人罕见贵妇范!抹胸红唇大金链身材壮实,比桑切斯自然

扎克伯格夫人罕见贵妇范!抹胸红唇大金链身材壮实,比桑切斯自然

照见古今
2025-11-05 17:51:29
湖北19岁小伙认42岁上司为干妈,去其家中蹭饭借宿引发悲剧

湖北19岁小伙认42岁上司为干妈,去其家中蹭饭借宿引发悲剧

历史八卦社
2025-04-09 23:26:26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超60人报名竞选国足主帅,半数来自西班牙,10人进面试仅3名中方教练

超60人报名竞选国足主帅,半数来自西班牙,10人进面试仅3名中方教练

齐鲁壹点
2025-11-05 21:03:18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黎智英彻底完蛋!曾在美国告洋状的黎崇恩,斥责被英国出卖

黎智英彻底完蛋!曾在美国告洋状的黎崇恩,斥责被英国出卖

蔡蔡说史
2025-10-28 19:13:08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尼日尔撕毁4亿美元合同,驱逐中国高管,我方暗藏后手,给它狠狠教训

诡谲怪谈
2025-04-30 23:32:55
紫牛热点 | 为防顾客“蹭穿”退货,商家给网购服装加上“巨无霸”吊牌

紫牛热点 | 为防顾客“蹭穿”退货,商家给网购服装加上“巨无霸”吊牌

扬子晚报
2025-11-05 19:41:05
1979年越南战败后,黎笋要求中国边线北移100公里,杨得志:打!

1979年越南战败后,黎笋要求中国边线北移100公里,杨得志:打!

小影的娱乐
2025-10-24 08:04:06
重要赛事!11月6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重要赛事!11月6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6 05:09:50
古代的通房丫鬟,就是主子行房时候的工具,一整晚都得守在床边

古代的通房丫鬟,就是主子行房时候的工具,一整晚都得守在床边

瑶卿文史
2025-10-22 09:22:18
小米员工晒地库被群嘲!3款同色YU7一字排开,网友:别尬演了

小米员工晒地库被群嘲!3款同色YU7一字排开,网友:别尬演了

公子麦少
2025-11-05 15:37:08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雷霆126-107胜快船,8连胜!这一战我彻底看清6个现实:保罗老了

毒舌NBA
2025-11-05 14:39:06
2025-11-06 05:32: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3007文章数 24230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科教融合 四川越西举办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教育
旅游

手机要闻

苹果Shazam更新26.0版:液态玻璃界面焕新登场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旅游要闻

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始试航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