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爷,您的胆结石又复发了,得考虑做手术摘除胆囊了。”
“哎,医生,这胆囊拿掉不要紧吗?是不是没什么用啊?”
这一幕在医院里并不罕见。大爷的担心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人体真的有“多余”的器官吗?拿掉这些器官,真的就和没事一样吗?
朋友圈和健康群里,关于“无用器官”的说法屡见不鲜。有人甚至觉得,早早切掉这些“没用的部件”还能防病延寿。但真相,真的像传言那样简单吗?难道人体天生就自带一堆“冗余配件”?如果被切除,会不会真的“无影响”?还是说背后其实各有玄机?
![]()
也许你听说过阑尾、扁桃体、智齿这些器官“可有可无”,但真想手术,心理上还是会打鼓。到底这些器官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拿掉会不会影响健康?到底哪6个部位,被切除也不会立马危及生命?其实每一项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甚至某些影响你意想不到。尤其是最后1个,很多人根本没注意过。
这篇文章,结合临床、有数据、有案例,带你还原6大“无用器官”的人生真相。读完后,你或许会对人体的奥秘有全新理解,“可有可无”的背后,往往暗藏“不可不知”。
首先要承认,人体并非所有的结构都是“必不可少”。在科学史上,医学界曾归纳过一批进化中“淡化”功能的部位,部分人甚至一生用不上,比如阑尾、扁桃体、智齿、胆囊、脾脏、一个肾脏等。
为什么可以“去掉也能活”?这些器官并不是生存“核心”,而是人体进化、分工、冗余和复杂协作的产物。比如猎物丰富的年代,智齿有助于研磨粗糙食物;而如今饮食细腻,智齿反成“拔除大户”。至于阑尾、扁桃体等,则已逐渐功能弱化,但并非一无是处。
![]()
国内外大量临床数据显示:患者仅因炎症、创伤或肿瘤等原因被摘除这些器官后,大多数并不会因此发生生命危险。中国每年胆囊切除手术超15万例,手术后的患者多数能正常生活、工作。但这是否等于真的“没用”?其实,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适应和变化。
胆囊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患胆结石、胆囊炎后难以保全时只能切除。拿掉胆囊后,早期常见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大部分人在数周至数月后胆总管代偿,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有研究显示,胆囊切除长期或略增结肠癌风险,尤其饮食不加控制者需警惕。
阑尾阑尾是盲肠旁的小“尾巴”。过去被认为无用,但最新免疫学研究发现,它是肠道菌群的“避难所”,在维护肠道健康上有一定作用。一旦出现阑尾炎急性发作,仍然首选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术后并无明显后遗症,仅极个别会出现轻微排便变化。
![]()
扁桃体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扁桃体在抵抗病菌初期有一定防御功能。但对反复扁桃体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手术切除为主要方案。摘除后成年人一般影响不大,儿童则需警惕短期免疫力下降,需加强日常防护,慢慢身体会逐渐适应。
一个肾脏人体有两只肾脏,互为“备份”。单侧肾切除(如捐肾、损伤)后,另一只肾通常可以代偿绝大多数功能。据《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记载,约95%以上单侧肾脏切除者,生活质量基本无影响,但应特别注意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体检。
脾脏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主要参与过滤血液和免疫反应。外伤破裂等情况需紧急切除,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照常生活。不过要注意,失去脾脏后抗感染能力下降,比如严重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风险升高,需特别按医生建议做好疫苗接种。
![]()
智齿智齿(第三磨牙)属于退化性牙齿,对现代人已无多少咀嚼贡献,反而常年埋伏、引发炎症、阻生等。经牙医评估决定拔除后,绝大部分人无明显不适,也不会影响进食和发声。
这些器官被视为“无用”,原因在于切除后不会像失去心、肝、脑一样立刻危及生命。但必须强调,“无用”不等于“毫无作用”。它们有辅助功能,只是在现代生活中逐渐被身体自身机制代偿,但并非绝对可有可无。
虽然“6大无用器官”让人觉得安心,但并不建议随意切除。手术本身有风险,只有在明确指征下(如炎症、肿瘤、损伤等)才考虑摘除。想预防慢性不适或“图省事”而早早动手,大可不必。
同时,摘除这类“冗余器官”后,身体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应遵医嘱做好如下措施:
胆囊切除后,饮食减少油腻、适量多次;脾脏切除者,按时接种疫苗,提高抗病能力;单肾的人,增加肾功能检查频率,合理饮食、积极控盐控压;阑尾、扁桃体术后,注意提高生活免疫力,防控感染;智齿拔除后,遵医嘱做好口腔护理。
如果身体有异样症状,如持续消化不良、高热、反复感染等,应及时到医院专业面诊。网上关于“提前摘除无用器官就能防病”的说法不可轻信。
回过头来看,人体每一个器官的存在都不是偶然。所谓的“无用”,只是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可被代偿,真正到了疾病或进化阶段才会被“舍弃”。“能拿掉但用不上”≠“就应该拿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