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佳节遇上文创月饼
会演绎出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今天
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馥麦面包店
共赴一段美食与城市文化的美好邂逅
走入店内,面包甜点的香气扑面而来,前来取货的顾客及外卖小哥络绎不绝。堪称中秋节“美食担当”的月饼被精心陈列在门口两侧,格外引人注目。
![]()
![]()
“你瞧,我左手边的是传统广式月饼,右手边这一大四小的组合就是今年全新升级的馥麦文创月饼2.0了。”店主小焦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六月,她就萌生了将日照文化“包”进月饼里的想法。
![]()
民以食为天。在她看来,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连接人与城市的温情纽带。而文创美食通过为美食打上独特的地域文化烙印,使其在俘获食客舌尖的同时,也为他们捧上一张认识日照、了解日照的名片。
![]()
去年,小焦选取了万平口、灯塔、五莲山、河山、文昌阁、天台山这六个有代表性的日照风景建筑地标,经过与插画师、磨具设计师反复沟通、碰撞思路,最终用时3个月设计出了馥麦文创月饼1.0。
![]()
“从设计完成到中秋节生产,尽管我们的文创月饼只有半个多月的售卖时间,但顾客都给予了一致好评。他们拿到手都说很惊喜,不论自己吃还是送朋友都很有过节的仪式感。”小焦说,今年六月,她又琢磨着升级文创月饼。
![]()
那馥麦文创月饼2.0是怎样诞生的呢?小焦说,她首先将设计理念从地理坐标延伸到精神文化层面。随后,她又到日照市博物馆“充电”,在与文物的“对话”中了解日照的历史;同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寻访传统手艺人等方式,深入感受日照厚重的文化底蕴。
![]()
![]()
做足功课以后,小焦将日照非遗、物产、历史文明等元素融入文创月饼制作,推出了今年中秋节新品——“四加一”搭配的馥麦文创月饼2.0。
![]()
记者看到,四块小月饼的设计非常精致、且各有文化承载。有选取高柄镂空蛋壳陶杯、龙山文化璇玑玉以及陶鬶三种文物制作而成,展现日照黑陶文化、龙山文化的月饼;有将五莲大樱桃悬于非遗草编之上,使人联想到物产丰收的月饼;有以莒县过门笺为创意打版制作的方块月饼,“双鱼”与“日照”元素喜庆又好看;有用灯塔意象绘制“馥麦”二字,既展现馥麦品牌又传递海洋文化的月饼。
![]()
至于馥麦文创月饼2.0中的“一”,它指的是一款大圆月饼,铺陈的万平口、灯塔、日出、海浪等图案形象勾勒出日照的滨海风情,也寄托着“月满人团圆”之意。
![]()

小焦还一边展示一边说,他们在这款月饼的包装设计方面也极为用心。推拉式礼盒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轴,将日照的城市风貌娓娓道来。
“今年,我们1.0和2.0版本的月饼都有制作,目前销量可观。”小焦说,得益于抖音、视频号等途径的宣传,除了市民还有很多外地游客购买这两款文创月饼。
![]()
![]()
这也正是馥麦制作文创月饼的初衷所在:以烘焙为媒介,让糕点承载历史与文明、地域与文化,让每一位品尝者在视觉与味觉中更懂日照。
![]()
![]()
“我们前期的设计、打版、人工等投入并不低,制作一个文创月饼的时间可以制作二十多个普通的月饼。但我始终觉得做文创月饼这件事的价值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用擅长的方式去宣传家乡。”小焦说,今后,她也计划着推出更多文创糕点,争取让馥麦成为传承文化的“甜点阵地”,让日照故事持续飘香。
记者:荣鑫鑫
摄影:宋年升
编辑:许芮
审校:张珊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