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缴纳社保。
22年初,财政部公布的信息透露: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根据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研究报告,这一缺口在未来十年将达到惊人的8万亿-10万亿。
![]()
为啥有的打工人不看重呢?核心还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工资本来就不高。
而且当前社保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就是拿年轻人缴的,去赡养现在的退休老人,这也让有的人觉得不是很公平。
另外,有的年轻人还担心现在交钱去赡养别的老人,等到自己将来退休,恐怕未必能领到钱。
而对于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参保,有专家表示,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
不过,前阵子,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一次论坛上为年轻人说了公道话,坦言年轻人不愿缴社保,其实不是年轻人的问题!
并且,他还一针见血指出了现行社保制度的一些弊端,其中最突出的是“现收现付”的模式:
他说:在现有名义个人账户下,个人缴费实际用以统筹基金,若过度突出“现收现付制”,即在岗职工缴费支付当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面对持续攀升的抚养比,难免消解年轻人的制度参与意愿,甚至激化代际矛盾。
啥意思?
说的简单点,周小川意思就是:“现收现付制”其实是拿年轻人的缴费去支付,现在退休人的养老金,这就会让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参保,就是在为退休人员“打工”,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缴费的积极性。
这就好比一个池子,一边是年轻人不停往里边加水,另一边则是退休人员不断往池子里面舀水。
但关键问题是,老年人口现在增长的速度甚至比年轻人还快,比如前几年,60岁老人还只有2.8亿,今年就增加到了3.1亿,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48年,1个年轻人,就要养2.7个老年人。
![]()
这种背景下,有的年轻人担心养老池子的收支压力,担心将来轮到自己退休时,可能就领不到了,这种不确定性让年轻人很没有安全感。
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不仅要面临超高的房贷,车贷压力,而且还有结婚养娃等各项长久压力。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每月到手的收入捉襟见肘,还得扣除一笔社保费,生活压力骤增。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所以对缴纳社保产生了抵触情绪。
怎么办?
为此,周小川提出了解决方案:个人账户养老金“供一配一”的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类似于美国的401K计划,年轻人每缴纳一份社保,国家就往他们的个人账户里投入相同数额的资金,这样就能激发年轻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
法子是好法子,但是这个方案也有困境:
① 国家给年轻人个人账户投入相同数量的资金,这笔由谁来承担?
② 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都划入个人账户,那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养老金将由谁来承担呢?
显然,周提出的“供一配一”的模式,最终还是要面临“缺钱”的问题。
![]()
但是这也不是无解,比如周小川提出“供一配一”模式的同时,同时加上以下三项配套措施:
①让部分国企、央企把利润拿出来补贴社保;
这样就可以填补这个养老基金缺口。毕竟国企、央企所产生的收益本身应该归全民所有。
②出售部分国有资产,弥补养老金缺口;
当前养老金之所以出现空缺,主要是退休老人在年轻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被拿去发展经济和搞投资建设了。
如果采取将出售掉部分国有资产,就可以填补这个养老基金的空缺。
如果拿年轻人缴纳的社保去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本来就是欠妥当的。
③对社保基金做更灵活的投资,让它增值。
比如,让社保基金投资股市等资本市场,以及对国企、央企投资参股。
总之,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才能解决社保基金缺钱的问题,最终实现“供一配一”的模式。
这样一来,年轻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年人的养老金也有了着落。
![]()
如果一个系统的均衡被打破,那么就应该重新选择重心和支撑点。
构建一个合理,公平,长久的社保制度,才能让每一代人都愿意参与、真正受益。
你说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