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苗卿 葛妍 记者 梅书华)近日多雨,许多人为图方便,只穿拖鞋出门。殊不知,有一类人群,在蹚浑水的过程中,极可能中招“丹毒”。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的门诊收治了不少丹毒患者。
前不久,李奶奶右腿突然出现红肿,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至小腿中下段,伴持续性胀痛,活动后疼痛加重,这种不适甚至影响到她的睡眠。一开始,她自己外用 “红花油” 涂抹,但是症状并没有缓解,随后红肿范围逐渐向上蔓延至膝关节下方。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就诊,医生发现是“右下肢丹毒”。
考虑患者感染症状较轻,无全身严重中毒表现,该院结合中医外科外治优势,制定以 “中医外用制剂外敷为主,辅以基础护理” 的治疗方案,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常用中医外用制剂青敷膏外敷。青敷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红肿、疼痛等症。
李奶奶入院后第1天开始规律外敷青敷膏,敷完3小时,李奶奶表示右下肢胀痛感明显减轻;外敷 12 小时后,医生查体可见右下肢红肿范围较入院时缩小约10%,皮温较对侧高约1℃,触痛缓解。
入院第3天,李奶奶右下肢红肿范围进一步缩小至膝关节下方3cm处,局部皮温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明显减轻。入院第5天,李奶奶右下肢红肿完全消退,仅残留局部皮肤轻度色素沉着,无疼痛、压痛,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她也终于可以正常下床行走,无不适症状。
究竟什么是丹毒?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本病多发于面部和下肢,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肿胀斑块,伴有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张桂武表示,丹毒的发生通常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即使是微小的伤口、湿疹或真菌感染(如脚气)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静脉功能不全等人群更易患病。若不及时治疗,丹毒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脓肿形成、坏死性筋膜炎,甚至败血症。反复发作的丹毒还可引起淋巴管受损,导致永久性水肿和象皮肿。
现代医学治疗丹毒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普外科采用的青敷膏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丹毒急性期外敷,能有效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与西药抗生素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具有明显优势。”张桂武表示,在西药控制感染的同时,中药外敷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