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0 月 1 日深夜 11 点,WTT 中国大满贯混双 1/4 决赛的硝烟刚散,混合采访区的灯光依旧亮着。孙颖莎和王楚钦刚结束长达 20 分钟的赛后采访,两人脸上难掩疲惫,孙颖莎时不时揉着肩膀,王楚钦则反复捏着眉心,连平时挺拔的背都微微有些驼。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一名记者突然从人群中快步走出,拦住了孙颖莎:“莎莎,能合张影吗?”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孙颖莎愣了一下,随即礼貌地摇了摇头,轻声说:“不可以哦。”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没等记者再说什么,一旁的王楚钦突然皱起眉头,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你看一下现在几点钟了?我们是人,不是机器!”
![]()
这句话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记者愣在原地,似乎没料到会被直接 “怼” 回去;周围的工作人员也纷纷看向这边,有人悄悄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显示 23:07,距离两人打完混双比赛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而这一天,他们从下午 1 点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赛程。
王楚钦的怒气,并非没有缘由。10 月 1 日对他和孙颖莎来说,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 “极限考验”。下午 1 点 15 分,王楚钦率先出战男单 1/8 决赛,对阵波兰选手雷德齐姆斯基。对手的正手进攻极具威胁,前四局双方战至 2-2 平,决胜局王楚钦在 6-8 落后的情况下连追 5 分,最终以 11-8 险胜,这场比赛打了整整 1 小时 20 分钟。
![]()
紧接着的男双比赛,王楚钦搭档林诗栋对阵瑞典强档卡尔森 / 法尔克。两人不敢有丝毫松懈,凭借默契的衔接和精准的落点控制,以 11-6、11-7、11-5 直落三局,可高强度的跑动还是让王楚钦的球衣湿透了大半。而孙颖莎虽然只打了混双一场比赛,却全程在场边观看王楚钦的比赛,时刻关注着搭档的状态,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最关键的混双比赛,两人遭遇年轻队友陈垣宇 / 蒯曼的挑战。比赛中,他们前三板的速度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多次用刁钻的变线压制对手的搏杀。第二局比分胶着到 9-9 时,王楚钦突然一记反手大角度变线,紧接着孙颖莎衔接正手快带,一套组合拳直接锁定胜局。最终,他们以 11-4、11-9、11-5 完胜,可这场比赛结束后,孙颖莎坦言:“最后几球感觉胳膊都有点抬不起来了。”
![]()
熟悉王楚钦和孙颖莎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维护搭档。从 16 岁一起征战青年赛事开始,两人已经并肩走过了八年,早已从 “搭档” 变成了彼此最信任的朋友。在赛场上,他们是配合最默契的 “莎头组合”;在场下,他们更像是互相照顾的家人。
这次王楚钦 “怒怼” 记者,更多的是出于对孙颖莎的心疼。赛后有工作人员透露,混双比赛结束后,孙颖莎在休息室里喝了半瓶水,才缓过劲来接受采访。“她平时很温和,很少拒绝别人,但今天是真的累了。” 而王楚钦自己,在打完三场比赛后,连说话都带着沙哑,却还是第一时间注意到孙颖莎的状态。
![]()
“其实莎莎就是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怕伤了别人的面子。” 有网友分析道,“大头知道她的性格,所以才会站出来替她说话。” 还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采访结束后,王楚钦特意放慢脚步,等孙颖莎跟上后,才一起走向出口,路上还小声问她 “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
王楚钦 “怼” 记者的片段被传到网上后,迅速引发热议。大部分网友都站在两人这边,纷纷留言支持:“说得太对了!都快半夜 11 点了,运动员累了一天,凭什么还要被迫合影?”“记者只想着自己的需求,根本没考虑运动员的感受,大头怼得好!”
![]()
还有网友结合两人的赛程算了一笔账:从下午 1 点到晚上 11 点,整整 10 个小时,王楚钦打了三场高强度比赛,孙颖莎虽然只打了一场混双,却全程在场边观战、准备,两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不是明星,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才是他们的主业,不是满足别人合影签名的‘工具人’。”
也有网友提到孙颖莎的 “婉拒”:“莎莎真的很有礼貌了,没有直接说‘我累了’,而是用‘不可以’委婉拒绝,可还是有人不理解。” 还有人回忆起之前的比赛:“之前有次比赛结束后,莎莎累到在休息室睡着了,还是被记者叫醒采访,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
更让人感动的是,即便累到极致,孙颖莎和王楚钦还是没有立刻回酒店休息。据混双主教练肖战透露,采访结束后,孙颖莎跟着他回了一趟训练馆,复盘当天的比赛录像;而王楚钦虽然先回了酒店,却在晚上 11 点半的时候,又独自去了训练馆,加练了半小时的发球。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哪怕赢了比赛,也会找自己的问题。” 肖战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敬业精神,也让网友们纷纷点赞:“这就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精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进步。”
如今,两人已经晋级混双四强,接下来还要面对更强劲的对手。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调整好状态,继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比赛。而那些关注他们的人,也请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尊重。毕竟,运动员首先是人,不是永远不知疲倦的 “机器”。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