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前言
近年来,越南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采取所谓“平衡策略”,企图借力打力,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中攫取红利。尤其是在中美爆发贸易摩擦后,越南主动下调对美出口商品关税,成功吸引了一批原本扎根中国的制造企业将产能转移至此。
与此同时,河内还积极推动与美国及欧盟的深度经贸联系,意图嵌入西方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本以为可以左右逢源、渔翁得利,却不料这种投机性布局最终使其陷入外交与经济双重困局。
当其战略价值被榨干之后,越南既失去了来自中国的持续支持,也未能赢得美欧真正的信任与庇护。
这正是背离长期合作伙伴所必须承担的后果!如今越南正遭美欧轮番施压,国际处境空前孤立,无一盟友挺身而出!
![]()
越南的背叛
在全球产业转移加速的背景下,越南曾凭借廉价劳动力、优惠外资政策以及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前来设厂投资。
特别是在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关键时期,越南敏锐捕捉到机遇,迅速调整对外经贸方针。
通过降低对美出口门槛,越南巧妙地承接了部分原属中国的出口订单,电子装配、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至越南省份。
然而,这一看似精明的操作并非单纯出于经济考量,背后实则隐藏着更深层的地缘算计。
![]()
在美国对中国发起全面关税制裁之际,越南表面上扮演配合角色,实则借机扩大自身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它在多边贸易机制中设置隐性壁垒,限制中国产品流通,名义上响应美方号召,实质是为本国制造业腾出发展空间。
可惜的是,这项短视战略并未带来持久繁荣。
尽管短期内获得一定增长红利,但越南忽略了一个根本现实:在大国博弈棋盘上,小国若缺乏稳固盟友,终难掌控自身命运。
![]()
虽然越南一度因外资涌入而呈现经济活跃景象,但其背弃中方合作的行为已悄然埋下危机伏笔。
过去中越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配套、跨境物流等多个领域保持密切协作,关系相对稳定。
中国企业在越投资规模庞大,不仅拉动当地就业增长,也成为推动越南出口扩张的核心动力。
可自从越南转向亲美路线后,双边互信急剧下滑,合作基础遭到严重侵蚀。
![]()
许多中资企业发现,越南政府开始对中国输入商品增设审查程序,并在税收和通关环节实施差别待遇,明显偏向美国市场导向的企业。
面对日益恶化的营商环境,众多企业果断决策,或将生产线撤回国内,或转投政局更为稳定的东南亚邻国,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
随之而来的是越南多地工业园区空置率上升,工厂停工减产频发,依赖外资支撑的税收与就业岗位大幅缩水。
这场资本外流潮不仅重创越南实体经济,更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可信度显著下降。
![]()
美欧的“吸血式”政策
当越南选择倒向美国阵营时,原指望借助外部力量牵制中国,从而获取更多国际市场准入机会。然而,现实远比预期残酷。
华盛顿并未将其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反而在时机成熟后对其展开系统性压制。
2022年,美国以“含有有害残留物”和“存在强迫劳动风险”为由,宣布暂停进口越南海产品。
该禁令直接导致大批冷冻海鲜滞留港口,无法进入美国消费市场。
![]()
此举对越南沿海渔业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渔民收入锐减,加工企业订单归零,地方政府财政吃紧。
尽管越南多次派代表赴美交涉,请求放宽限制,但美方始终态度强硬,坚称监管措施符合国际标准。
事实上,美国此举意在扰乱越南水产生态链,压低采购价格,进而让本国海产加工业获得低价原料来源。
而当时越南仍寄希望于美国抗衡中国影响力,因此面对单边打压毫无反制能力。
![]()
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越南只能被动承受不公平待遇。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外交后盾,其谈判地位极为脆弱。
就在美国步步紧逼的同时,欧洲联盟也趁机加大对越施压力度。
欧盟高层通过正式访问施加影响,要求越南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尤其点名汽车制造与化工产业须取消保护性壁垒。
这些领域在越南尚处于起步阶段,若仓促放开准入,本土企业将面临跨国巨头的碾压式竞争。
![]()
此外,欧盟还强制要求越南提升环保排放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水平,变相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对于一个正经历外资撤离、增长放缓的经济体而言,这类附加条件无异于落井下石。
即便越南清楚这些条款存在不公,但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只能全盘接受。
毕竟它早已疏远中国,而与欧美之间的所谓“伙伴关系”,本质上只是单方面的资源索取与规则输出。
![]()
越南经济困境加剧
越南曾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期望借此提升国际话语权并打通高端市场通道。
原本在中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背景下,越南有望获得中方默许甚至支持,顺利通过审核流程。
但由于近年来不断在敏感议题上挑战中方底线,双边关系持续降温,导致中国未在其入群过程中提供任何助力。
![]()
最终,越南因未能满足技术性合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这一结果使其国际化 ambitions 遭遇重大挫折。
失去中国的背书后,越南在区域多边机制中的影响力急剧萎缩,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
试图向其他东盟成员国寻求替代合作时,却发现多数国家对其过往行为心存戒备。
此前越南在与中国合作中占据较多利益份额,如今却因摇摆立场被视为不可靠伙伴,区域信任基础已然崩塌。
![]()
而在西方一侧,越南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美欧从未真正将越南纳入核心战略圈层,而是将其定位为可替代的生产节点,服务于自身的供应链多元化目标。
一旦出现更具成本优势或政治顺从度更高的替代选项,越南便立即被边缘化。
无论是紧急援助、市场准入还是技术转让,当越南真正面临危机时,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伸出援手。
![]()
结语
越南此次的战略误判,不仅切断了与最大邻国的合作纽带,也暴露出其在全球秩序重构中的认知局限与政治幼稚。
从自诩“灵活周旋”的两面手,到今日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状态,越南用短期投机换来的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增长幻象。
尽管美欧初期释放了一些利好信号,但在关键时刻,它们并未给予越南实质性支持。
这一教训警示所有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妄图走钢丝,不仅可能牺牲长远发展根基,更会在危难时刻被所谓的“盟友”无情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