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贝又上热搜了。
不是因为新菜多好吃,而是因为一句轻飘飘的话:“鸡内脏嘛,冲下水道了。”
![]()
好家伙,这话一出,网友直接炸锅:这哪是整改?这是把消费者当筛子,滤完肉眼可见的渣,留下看不见的心寒?
![]()
就在一个月前,贾国龙还信誓旦旦发道歉信,说要“痛改前非”,把中央厨房送来的半成品统统赶出门,让全国门店回归“现炒时代”。
时间表排得明明白白:2025年10月1日前,必须搞定。如今大限将至,结果呢?郑州某店一边改口称“椒麻鸡是门店卤制”,一边对食材处理含糊其辞,前后矛盾像极了考试时抄小抄被抓住的学生,嘴硬还结巴。
你说你真改了吧,为啥厨师说话跟剧本没对齐?
你说你不改了吧,门口还挂着“调改公示”,桌上摆着100元代金券,上面赫然写着“西贝请您吃饭”。这操作,像极了分手后突然给你发红包的前任:“我错了,来吃顿饭吧,不贵,我请。”
![]()
可问题是,感情裂了缝,一顿饭补得回来吗?网友冷笑:“100块?够买四个半馒头。”
更有人调侃:“再不来吃,冷冻菜该过期了。”你看,信任一旦崩盘,连善意都显得像清仓甩卖。
其实,西贝这次“整改”,动作不可谓不大。小米粥里的金瓜泥变金瓜片,羊肉串从“解冻即烤”变成“现切现串”,连儿童餐的牛肉酱都开始在店里现炒。
![]()
听着挺像那么回事,烟火气也有了,仪式感也足了。但问题就出在这——消费者买的不是“看起来很忙”的表演,而是“我信你没骗我”的踏实。
而这份踏实,早被贾国龙头上的傲慢一点点磨没了。
还记得他当初怎么回应罗永浩吐槽的吗?“要起诉!”“生意不做了也要干到底!”
听听,多热血,多爷们儿。可这股狠劲儿用错了地方——你不该跟意见较劲,该跟自己的问题较劲。
![]()
消费者说你贵、说你用预制菜,本是一次拉近关系的机会,结果你倒好,反手一个“你不懂行”,把顾客当小学生教育。这不是做生意,这是开辩论赛,还指定自己必赢。
可市场不是法庭,没人义务听你陈词。人心这东西,就像手机信号,一旦“无服务”,喊破喉咙也没用。
反观江西景德镇那位“鸡排哥”,人家摊子不大,6块钱一块鸡排,嘴里却能吐出脱口秀:“你可以拒绝我,但别拒绝美味”“袋子飞了算我的,但我不认账”……话糙理不糙,笑点拉满,情绪给足。
![]()
网友说得好:“6块的鸡排,600块的情绪价值。”人家卖的不是油炸食品,是轻松、是幽默、是“咱俩平等唠嗑”的尊重感。
而西贝呢?曾经高高在上,一口莜面定乾坤,如今低头道歉送券,反倒显得狼狈。不是整改不对,是姿态太晚。你早干嘛去了?等舆论烧到眉毛才想起来浇水,火灭了,房子也熏黑了。
更讽刺的是,贾国龙现在社交账号几乎全删,抖音、小红书干干净净,微博停在元旦祝福,仿佛人间蒸发。这像极了考试考砸的学生,先把成绩单撕了,假装没发生过。可试卷已经交上去,分数早就定了。
![]()
企业整改,不能光改菜单,还得改心态。消费者今天吃饭,吃的不只是味道,更是“被当成人对待”的体面。你端上来一盘“门店卤制”的鸡,却连内脏去向都说不清,谁敢信你下一秒不会把“现炒牛肉”换成“微波加热”?
所以说,西贝这一刀,看似自残,实则没砍到要害。真刀应该砍向过去的傲慢、沟通的僵硬、对消费者声音的漠视。否则,就算所有菜都改成现做,顾客心里那道“信任菜”还是半生不熟。
最后一天了,10月1日大限已过。黄米凉糕据说也快改完。
但比日期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让顾客走进门时,不再嘀咕“这又是预制的吧”,而是安心坐下,说一句:“嗯,这味儿,回来了。”
毕竟,最难做的菜,从来不是椒麻鸡,而是人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