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省首座4F级国际机场,为中国民航最高等级,可起降A380、B747等大型宽体客机,选址于青岛胶州,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
![]()
借助卫星的高瞰,航站楼的“海星”状的构型就一目了然,其总建筑面积达54.8万平方米,不仅国内的各个指廊均设有国际/国内的中转区,而且每条指廊的末端都设有相应的中转区,使得旅客从一条指廊的出站口可直接步行到另一条指廊的入站口,经测算每条指廊的旅客步行距离均不超300米,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中转的效率。
![]()
基于卫星的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对称的分布,有效的将各个区域的资源都充分地利用了起来。
![]()
跑道系统从卫星影像可辨现有2条远距平行跑道,规格均为3600米×45米,跑道间距1900米,满足独立平行仪表进近运行标准;规划第三条跑道(3200米×45米)已在卫星影像预留用地中显现,建成后将提升起降容量。
![]()
根据2023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知,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了3.2175万人次的高峰,飞机的货邮吞吐量也高达33.6万吨,而其飞机的起降架次也达到了令人瞠目的23.2万架次。
![]()
“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之际,未来机场的规划在卫星影像中也已初现端倪,如T2航站楼的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巨大“蛋”型的主体楼、货运区的扩建工程等一一跃然而起,且将与青岛临空经济区的衔接更加紧密的将济青高铁的胶东机场站、地铁8号线的无缝的衔接的廊道。
![]()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有“空铁联运”布局,地铁8号线直接接入航站楼地下一层,济青高铁站点距航站楼步行距离不足500米,形成“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2小时覆盖山东半岛”的交通网络。胶东机场的4F等级与“海星”构型设计,并非单纯新建机场硬件升级,而是通过空间布局优化提升枢纽辐射力。
![]()
其分期建设模式(先建2条跑道+T1,再扩第三条跑道+T2),可避免一次性投入导致的资源闲置,卫星影像中预留用地的合理规划,为机场随区域经济增长动态调整容量提供可能,对同类区域枢纽机场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图片
![]()
#青岛#机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