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美国青年保守派领袖查理·柯克遇刺后,以一名女权主义者的视角,对谋杀查理的凶手,以及他的支持者们给出了他们为恶行辩解,自命正义行径的最明确解释:
如果你认为言论自由只属于你而不属于你的政治对手,你就是伪自由主义者...如果你认为政治对手应当受到暴力甚至死亡的惩罚,你就是恐怖分子。
罗琳说的这段话, 倒退20年,是常识,但在西方目前取消文化依然盛行,极左群体最喜欢给其不喜欢的群体打上极右翼标签,攻击其为纳粹,法西斯的情况下(如此你就不具备任何辩解资格,只配被物理消灭,而且消灭你就是正义,民主党及支持者就是如此妖魔化川普及查理柯克的,而连续对他们的谋杀,黄白左都为此叫好),她这段话,就成了铁杆川粉,极右翼。
![]()
实际上,罗琳本人现在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极右翼,但就像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被指责为极右翼一样,实际上,她们的价值理念,和保守主义固然无关,和被左派贴上极右翼标签的希特勒,同样没有任何牵扯,还是那句话,放在20-30年前,他们顶多是左翼中的中间偏左群体。
罗琳说这段话,其实本身是联系到她自己的遭遇,那就是,作为一位女权主义者,在跨性别文化风行西方,成为不可置疑的政治正确的时代,她说出了“没有做变性手术之前、认为自己是女性的生理男性不应该进入女厕所”这种常识性的话语,被当成恶女巫,反跨性别群体的极右翼,而因此对她极尽攻击,乃至死亡威胁之能事,导致她不得不搬家以保护人身安全,而这些攻击者中,最让她寒心的,就是她的作品改编电影《哈利·波特》的年轻演员们,或者说,就是那些年轻的主角。
这次,罗琳发长文点名的主要人物,就是艾玛·沃森特。
不过,这不是因为罗琳单独找事儿,而是沃森特忽然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自己 “依然热爱并珍视罗琳”,希望透过对话化解双方矛盾。
至于沃森特为什么忽然180度大转弯,原因很简单,川普回归之后,英国虽然依然是左派当政,但西方极左思潮正在触底反弹,按照钟摆效应,西方正处于保守主义回潮之际,再来那种我不同意的观点,都是纳粹该被射杀的极左视角,已经没人买账,或者说收益远不如前,这一点,罗琳在长文中直接点出。
罗琳对这位嗅到风头的小毒蛇没有买账,她在长文中犀利抨击这种伪善投机,而因为她的攻击,导致自己和家人安全长期受到威胁,以至于艾玛刚刚在公开场合火上浇油,她认为她的一句关切就能让我感受到她基本的同情和善意。而“成年人不能指望一边亲近一种经常呼吁暗杀自己朋友的激进运动,一边又主张自己有权得到这位昔日朋友的爱。”
当然,罗琳的拒绝和解,和川普在查理的追思会上拒绝原谅对手的说法,在我看来,如出一辙,而两人放在20年前,都是民主党人,而他们已经深深的体味到,作为曾经的左派,现在的左派将他们视为该肉体消灭的极右翼,如果他们原谅或者和这些极左和解,那他们只能被消灭,就像农夫知道毒蛇会咬人,在被咬伤之后,继续将其放入怀中一样愚蠢。
值得注意的是,罗琳作品中的主角扮演者,因为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从而声名鹊起,年纪轻轻就名利双收,结果却成为背刺罗琳最狠的一群人。反而是那些扮演伏地魔之类的反派,倒力挺罗琳。
虽然没有读过哈利·波特,但很明显,以这些年轻人所设定角色,然后对罗琳反噬而言,他们的年少成名,就像瑞典环保女郎桑伯格一样,但从那之后,他们就不再成长,无论是智商,还是良知,都拒绝成长,他们小小年纪,已经开始精于算计说什么话,做什么行为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这至少说明,罗琳笔下的这些正派角色,是按照一名女权主义者视角所设定的正派,本身就足够的自以为是,以至于过早诱导了这些年少成名获利者学会了如何追名逐利,看风使舵。
![]()
![]()
从这一点,罗琳当然远不如古龙,古龙笔下那些被武林正道围攻者,多数是坦荡君子,或者真小人,那些大家都称道的正派人士,几乎都是恶棍流氓。当然,两者或许没有可比,罗琳的读者是少年或者儿童题材,但武侠小说,同样被称为成人通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