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天戴耳机的伤害,被低估了!

0
分享至

耳机,已经成了现代人出门的标配。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运动、打游戏、办公,很多人都会佩戴耳机。耳机越来越时尚,能满足的场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因为长时间戴耳机听力受损的案例。长时间佩戴耳机的伤害,被严重低估了。


01

耳机对听力的伤害

不容忽视

造成听力损伤,有一个关键指标:声音分贝。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要音量过高(超过80分贝),持续一定的时间,耳蜗毛细胞就会因过度刺激而受损,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很多人可能知道音量大了不好,但对耳机声音大小没概念。我们日常使用耳机过程中,达到损害的分贝界限比我们想象中容易得多。

实测显示,不同智能手机的最大音量范围从75到126分贝不等。一般当音量调整为最大音量60%时,就达到了80分贝的临界值。

特别是嘈杂环境中,为了听清,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调大耳机音量。例如,坐地铁时,仅环境音就超过80分贝,如果还能听清耳机里的声音,那音量可能真不低。


众多耳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骨传导、耳夹式……这类开放式耳机。这类耳机,优势是不直接入耳,不会有压迫感,减少了耳闷、耳朵难受的感受,除了能听到耳机里的声音外,还能听到周围环境音。

但嘈杂环境中这类耳机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它需要调足够高的音量才能听清,很容易超过安全音量阈值。有研究者在嘈杂公共场所做了测试,发现用户在使用开放式(非降噪)耳机过程中,平均音量可以达到86.1分贝。

有人可能要说,开放式耳机里的骨传导没有通过耳朵,是不是伤害小点?其实无论哪种声音的传导方式,最终刺激的都是耳蜗毛细胞,并没有差别。

骨传导:耳机振动→颅骨振动→内耳淋巴液→耳蜗毛细胞→听神经;

气传导(常见入耳、头戴式耳机):空气传导→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毛细胞→听神经。


国内外研究早已证实:高分贝音量暴露(比如音乐播放)已经成为年轻人听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02

长时间戴着耳机

就算没声音也有伤害

长时间佩戴耳机,哪怕没声音,也有健康隐患。最常见的风险:耳道感染,常见于入耳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的封闭性能提升音质,但也会让耳道内空气不流通、湿度升高,成为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温床”。

有研究表明,戴入耳式耳机一小时,微生物的繁殖量是不戴耳机的3~5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耳道内菌群平衡被破坏,耳道炎发生的风险就会明显升高。

除此之外,长期佩戴耳机也会造成一些压力性的伤害。耳朵皮肤层很薄,下面直接覆盖骨膜或软骨膜,几乎没有缓冲层,且有多条神经分布,是相当敏感的区域。这就意味着轻微压迫或摩擦,就可能引起酸痛、胀感,甚至微小损伤。


而耳机产品基本上是标配产品,无法完全匹配每个人的耳朵形状、耳道,这就意味着无论哪种产品长时间的佩戴,都会带来压迫,疼痛、瘙痒。

03

如何正确使用耳机?

控制耳机的使用时间和音量

为保护听力,应遵守“60—60”原则,即成人单次使用耳机时长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

注意耳机清洁

养成定期清洁耳机的习惯,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

选择优质耳机或降噪效果好的耳机,可有效提高声音质量和降低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

选择耳机的使用环境

避免在嘈杂的环境,如地铁、公交、马路边使用耳机,必要时优先选择主动降噪耳机,不要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而将音量调得过高,尽量把音量控制在能让自己听清楚内容的最低限度。


睡觉时不宜佩戴耳机

睡觉时佩戴耳机会增加耳部结构损伤的风险,进而引起外耳感染;同时睡眠状态下佩戴耳机,不仅会使内耳毛细胞一直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导致听力疲劳,最终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还会因为持续的声音刺激使大脑处于浅睡眠状态,影响睡眠效率,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变差。

国庆期间乐游长滩|即日起至8日每天都有新玩法

宝莲开在吴淞口!“哪吒闹海”光影秀开启十一狂欢!

2025年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中国上海大奖赛观赛指南来啦!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娱乐帝皇丸
2025-11-06 00:11:34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叮当当科技
2025-11-06 06:24:38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非专业电影fans
2025-10-11 08:01:02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三言科技
2025-11-01 09:18:12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懂球帝
2025-11-06 07:00:09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小羽叨叨叨
2025-10-29 10:37:13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4 12:16:13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云鹏叙事
2025-11-05 16:22:46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柳絮忆史
2025-10-29 08:46:07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近史谈
2025-11-05 19:29:23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老叶评球
2025-11-05 22:00:30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娱乐官已上任
2025-11-06 08:44:05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上观新闻
2025-11-06 04:29:05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好火子
2025-11-06 02:25:14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5:21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越乔
2025-11-05 22:47:54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07:47:43
2025-11-06 09:31:00
上海宝山 incentive-icons
上海宝山
上海宝山发布
47483文章数 12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Siri 最强外援:消息称苹果拟每年支付 10 亿美元集成谷歌 Gemini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一个妈妈已然开窍了的9种表现

数码要闻

消息称华为 WATCH Ultimate 2 手表明日露出,预估 6000~7000 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