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月亮一天天圆起来,超市货架上的月饼礼盒都快堆到天花板了,
每年这时候,选礼都能把人愁出皱纹。
明明花了大价钱,长辈却未必真开心;有时候随手带的东西,反倒让老人笑开了花。
其实老祖宗早把门道刻在习俗里,记住 “3 送 3 不送” 的规矩,比瞎买贵礼靠谱多了。
![]()
先说该送的头一样:应景团圆月,月饼要 “正”。
作为中秋的 “灵魂担当”,月饼送不对可就失了根基。
老辈人讲究 “圆则满”,圆形月饼比那些动物造型的花哨款更讨喜,毕竟中秋的核心就是 “团圆” 二字。
选口味也别追新潮,五仁、豆沙、莲蓉这些传统馅料才是长辈的心头好,像五芳斋的经典礼盒就常被老辈念叨 “够味儿”。
数量上得凑双数,两盒或四盒正合 “好事成双” 的意头,千万别拎单盒上门,那可不是小气,是犯了老规矩。
![]()
第二样该送的,是时令鲜果篮,寓意要 “吉”。
中秋正是瓜果丰收时,送鲜果既应景又实在。石榴必须安排上,
红通通的果皮裹着密密麻麻的果肉,老辈说这是 “红红火火、人丁兴旺” 的兆头,挑的时候选沉甸甸、按起来硬实的,保准汁多味甜。
再配上两个柚子,“柚” 谐音 “佑”,藏着 “保佑安康” 的祝福,广西沙田柚就是公认的好选择。
苹果也不能少,图个 “平平安安” 的彩头,整篮水果配色鲜亮,看着就喜庆。
![]()
第三样要送的,是清雅茶礼,情谊要 “久”。
月饼吃多了难免腻,配茶正好解腻,送茶礼简直是 “贴心本贴”。
长辈若爱沉稳口感,选云南布朗山的普洱熟茶准没错,陈香醇厚,包装上再带点 “招财进宝” 的纹样,祝福都藏在细节里;
要是老人喜欢清爽口,西湖龙井的鲜爽劲儿最对味。
记住别送碎茶末子,得选条索完整的好茶,装在红或金色的礼盒里,既雅致又显尊重。
![]()
说完该送的,再聊聊碰不得的 “3 不送”。
头一条禁忌:不送单数礼,免得 “生分”。
老祖宗对数字的讲究刻在骨子里,中秋讲究团圆热闹,单数总带着点 “孤” 的意味。
不光月饼,茶叶、水果都得凑双,哪怕送一箱苹果,也得摆个成双的数,这可不是迷信,是藏在数字里的温情。
![]()
第二条禁忌:不送散装货,别显 “轻慢”。
之前见过有人拎着散装栗子去看外婆,老人嘴上没说啥,转头就跟邻居说 “怕是随手抓的”。
散装礼品少了包装的仪式感,总让人觉得没花心思。
哪怕是自家做的糕点,找个红布包起来或装在瓷罐里,也比塑料袋拎着强,这讲究的不是排场,是尊重。
![]()
最后一条底线:不送寓意 “犯冲” 的物件。
谐音忌讳在送礼里是头等大事,梨绝对不能送,“梨” 通 “离”,中秋团圆时提这个可不吉利。
伞也得避开,“伞” 谐 “散”,再好的伞也别当礼物。
包装颜色也有讲究,纯白盒子要少用,老辈眼里这色儿不喜庆,换成红、金配色才合节日氛围。
![]()
其实长辈在意的从不是礼物多贵,而是那份 “懂规矩、记挂着” 的心意。
提前三五天把礼物送到,别等节日当天打扰人家团圆,这叫 “早送礼,晚送节” 的礼数。
月饼的圆、水果的吉、茶叶的醇,藏在这些物件里的,是千年不变的团圆期盼。
今年中秋照着老规矩选礼,保准能让长辈笑得眉眼弯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