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某品牌车友俱乐部在迎泽大桥上组织拍摄活动,数十辆某品牌车辆占据两条车道,缓行并开启双闪灯,甚至一度集体停滞,严重影响了桥面正常交通秩序。值得注意的是,网友指出该俱乐部已是多次在此进行类似占道活动,此前一个月及去年国庆期间均有发生。这种重复性的、扰乱的占道行为,是引发公众质疑和反感的主要原因。那该行为是否涉嫌违反交通法规?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世间有些风景,值得驻足,但不该以堵住别人的路为代价。当一排排车灯在桥面连成星河,人们赞叹的本该是科技与美景的交融,而非交通秩序被轻易打破的无奈。
太原迎泽大桥上的这一幕,让不少人看得既新奇又皱眉。数十辆清一色的电动车整齐列队,缓慢行驶于桥面,双闪频闪,灯光闪烁如节日巡游。
![]()
更有人干脆停下车辆,围聚桥头拍照打卡,全然不顾后方车辆排起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这并非某场官方庆典,也不是影视拍摄现场,而是一场由车友自发组织的“集体打卡”活动。
他们追求的是画面的震撼与社群的仪式感,却把公共道路当成了私人摄影棚。
桥,是城市的血脉,连接两岸,也承载着无数人归家的期盼。迎泽大桥作为太原的重要交通节点,车流密集,尤其在傍晚高峰时段,任何一条车道的占用都可能引发连锁拥堵。
而这次活动,直接占据两条车道,车辆缓行甚至静止,无异于人为制造了一次“交通梗阻”。哪怕全程开着双闪,也改变不了其行为已游走在违法边缘的事实。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
在城市主干道上组织大规模车辆列队行驶、停车拍照,若未提前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并获得许可,便属于典型的违法占道行为。
双闪灯不是“免罚金牌”,它本用于车辆故障或临时停车警示,而非为集体摆拍提供“氛围感”。
开着双闪缓行,不仅不能免责,反而可能因低速行驶妨碍正常车流,构成“不按规定行车”或“影响道路通行”的违法行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首次。据网友反映,该车友组织此前已多次在相同地点组织类似活动,时间甚至刻意选在节假日或灯光效果最佳的夜晚。
![]()
这种“惯性操作”背后,暴露出一种危险的侥幸心理:只要不发生事故,只要没被当场处罚,就可以一次次试探规则的边界。
而其他品牌车主也曾有类似行为,说明这种“打卡文化”已在部分车友圈中悄然成风——用公共空间成全小圈子的仪式感,代价却是多数人的通行权被无视。
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迎泽大桥设计现代,夜景璀璨,成为网红打卡地本无可厚非。车主们想记录爱车与美景同框的瞬间,情感上可以理解。
但理解不等于纵容。打卡可以,前提是守法;热爱可以,底线是不妨碍他人。真正的车友文化,不该是霸占车道的炫耀,而是文明驾驶、尊重规则的集体自觉。
![]()
一辆车的灯光或许微弱,但当几十辆车连成一片,照亮的不该只是桥面,更应是公众对规则的敬畏。
目前,当地交警已介入调查此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若情节严重,如造成大面积拥堵或交通事故,还可能面临驾驶证记分甚至更严厉处罚。组织者若未取得合法许可,还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说到底,道路不是秀场,双闪不是特权。科技的进步让汽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但无论车辆多么智能,驾驶者的规则意识不能“掉线”。
![]()
车友聚会可以热闹,但不该喧嚣到扰民;集体出行可以壮观,但不能壮观到违法。一个成熟的社会,不在于有多少炫目的打卡场景,而在于每个人是否能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守住公共秩序的底线。
风景再美,也不及一路畅通来得舒心。下次想拍照,不妨选个停车场、观景台,或是申请正规活动许可。让热爱归热爱,让规则归规则,这才是对城市、对他人,也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