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709篇文章
想象一下,你坐进一个看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银色大胶囊里,门“嘶”地一声关上,气压缓缓升高,你感觉耳朵像坐飞机一样有点堵,然后你开始呼吸纯度极高的氧气……这不是什么太空训练,而是如今许多医院里都在进行的高压氧治疗。
它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折腾”自己、探索未知的搞笑又励志的故事。因为高压氧的历史,可不是从医院开始的,它的第一个舞台,在深不见底的大海。
1. 脑洞大开的“压力”探索(17世纪-19世纪)
早在1662年,一位叫亨肖的英国牧师就脑洞大开,造了个叫“多米西里姆”的密闭舱。他认为,提高气压能治疗某些疾病,就像“把一块海绵压紧,吸走不好的东西”。虽然原理完全搞错,但“增加气压”这个核心idea被他蒙对了!这可以说是高压氧的“概念车”。
![]()
整个19世纪,欧洲流行起了“压缩空气浴”,人们跑到像钢铁锅炉一样的压缩空气舱里聚会、聊天,认为这能包治百病,从感冒到肺结核都不在话下。这堪称当时的“网红养生打卡地”,虽然疗效夸张,但意外地为高压氧医学积累了大量的安全数据。
2. “减压病”逼出的伟大发明
1637年明代天工开物采珠篇记载减压病的相关记录
![]()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潜水工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们在高压水下修建桥墩后,回到正常水面时常会患上一种怪病:关节剧痛、瘫痪甚至死亡。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象一下,工人的身体就像一瓶被使劲摇过的汽水。在水下高压环境里,大量氮气(就像二氧化碳)被“摇”进了他们的血液里。当他们完工后快速回到水面正常压力时,就像“砰”地一下把汽水瓶盖拧开了!溶在血液里的氮气瞬间变成无数致命的小气泡,在血管里乱窜,堵塞通道,压迫神经,搞得工人们关节剧痛、甚至瘫痪死亡。
![]()
这就是“减压病”。那该怎么办呢?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既然快速减压会“开盖喷汽”,那我们再慢慢把“瓶盖”拧回去不就行了?而这个用来“慢慢拧瓶盖”的救命设备,就是最早的医疗高压氧舱!
3. 现代高压氧医学的腾飞(20世纪中叶至今)
1956年,荷兰医生博尔赫玛做了一个划时代的“无血生命(life without blood)”的实验:他将18头猪的血液抽出过滤掉血红蛋白后再将血浆回输,这18头猪随机分两组,一组暴露在正常空气环境,另一组暴露在3ATA(绝对大气压)环境下,结果暴露在空气环境中的猪几分钟全部死亡,而暴露在3ATA氧压下的猪却可以长时间正常生活。这个实验证明了在3ATA氧压下,仅靠动物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量既可以维持没有血红蛋白的动物生命,表明了高压氧治疗最根本的治疗机制之一,即依靠高压氧状态下物理溶解的氧含量,而不需要血红蛋白携氧即可解决组织的缺氧状态。
![]()
![]()
同样在高压氧舱里进行心脏手术,博尔赫玛发现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高得惊人。这启发了全世界:高压氧不仅能治疗减压病,还能让血液携带超量的氧气,去修复那些缺氧、受损的组织!
从此,高压氧的应用像开了挂一样,从外科到内科,从急救到康复,一路扩展,成为了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且神奇的板块。
![]()
![]()
简单说,高压氧治疗就是让我们的身体“泡”在高压氧气里。这时,氧气不再是只靠血红蛋白“快递”运送,而是能大量直接溶解在血浆里——就像轮船塞满了货物,还能溶解在水里,像路上跑的自行车、步行的人都帮着送货一样!这样一来,氧气就能到达那些血液循环不畅的“偏远地区”(缺血缺氧组织),起到:
1、“唤醒”昏昏欲睡的细胞
为缺氧组织输送救命氧,比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效果立竿见影。
2、“强化”身体修复兵团
显著促进伤口愈合,特别是:糖尿病足、压疮、难愈性溃疡等,是避免截肢的“王牌疗法”。
3、“消消”水肿的气焰
通过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水肿,对脑水肿、烧伤肿胀等很有效。
4、“收拾”讨厌的厌氧菌
创造了一个厌氧菌无法生存的富氧环境,是治疗气性坏疽等厌氧菌感染的特效方法。
5、“助攻”放化疗
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同时修复被放疗损伤的正常组织(如放射性骨坏死)。
此外,它在突发性耳聋、脑外伤后康复、骨科修复等领域也大显身手,堪称医学界的“瑞士军刀”。
而普通民众与患者对高压氧的认知也经历了:从“养生神话”到“科学利器”的有趣循环:
早期得益于“压缩空气浴”的传说,很多人至今仍觉得高压氧是“保健”、“抗衰老”、“提神醒脑”的高级SPA。虽然高压氧确实有改善脑疲劳的作用,但它本质是--严肃的医疗手段,而非美容保健项目。后来知道它的人,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它能救潜水员,觉得它离普通生活很远,带着一种“神秘又危险”的色彩。
而随着科普的深入和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患者和家属的认知正变得越来越科学。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他们往往视高压氧为“保腿的希望”。经历过治疗的人,会亲切地称它为“太空舱”、“氧气胶囊”。
当然,误解依然存在。比如,有人会觉得“吸氧谁不会,何必去加压?”——他们不明白的是“压力”才是让氧气输送发生质变的关键。也有人会担心安全问题,其实现代高压氧舱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非常可靠!
高压氧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一次意外的“潜水事故”中,不断学习、摸索,最终解锁了一项强大医疗技能的故事。它从一种玄学养生法,变成了拯救生命的“特效药”,再进化成如今促进修复的“多面手”。
下次如果您听到“高压氧”,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位“超级快递员”,在“压力”的帮助下,能把生命最重要的能量——“氧气”,超量、精准地投递到身体最需要它的“灾区现场”。
这,不就是科技与医学带给我们的,最硬核的浪漫之一吗?
作者:杨春辉、唐晓男、丁旻珺
![]()
![]()
![]()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