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潘锡珩 胡勇谋 视频记者刘博 周浩锋 实习生韩溢博 摄影记者李辉 )10月1日,武汉市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竣工,该工程核心节点武昌湾1956公园正式开放迎客,这标志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全面建成开放。
同日完工的江汉碧道,长约2.2公里,西起龙王庙,东至武汉关码头。两段新建江滩的开放,标志着武汉三环线内长江、汉江岸线最后两处“断点”被打通,两江四岸“滨江画廊”建成长度达83公里,总面积840万平方米,实现了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全线贯通。
![]()
武昌湾1956公园
1日上午,武昌湾1956公园内国旗招展,游人如织。这段江滩虽然只有1.1公里,但景观精致,亮点众多,游人纷纷举着相机,留下美好瞬间。
一大早,家住武昌区解放路的市民张礼国就和家人来到公园打卡游玩,这位“老武汉”几乎跑遍了江城所有江滩,特意赶在开放首日到现场“抢先看”:“以前,这里是武昌造船厂的基地,并不对外开放。武船搬迁后,2023年3月,这里启动了综合整治。”
![]()
江汉碧道
来自武汉市水务局的消息称,武汉的江滩建设始于1998年洪水后的堤防整治。从著名的龙王庙险段改造开始,这座城市便开启了“退生产、进生态”的探索——汉口江滩一期搬迁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9.6万平方米阻水建筑,将险滩变成市民亲近长江的乐园。2020年启动的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更将这种探索升华为系统实践,16大子项目陆续展开。
杨泗港都市T台项目将废弃货运码头进行改造,变身水岸秀场、运动乐园,留住“码头记忆”;南岸嘴节点提升项目在保留南岸嘴“留白”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整修,构建宜人生态公园格局……不同时期先后建设的江滩各具特色,让“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的愿景逐步变成现实。
![]()
汉口江滩
9月27日,埃及旅游和考古部部长助理阿迈德·瑞和马在汉考察汉口江滩时表示,市民能如此自由地亲近河流,这种人与水共生的智慧,为尼罗河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提供了生动参考,对全球大河沿岸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海军表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是全世界知名城市中滨水公共步道长度最长、开放空间面积最大的江滩公园,是践行长江大保护的生动答卷,堪称世界级的滨水空间典范。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