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棵树一个世界,这本书解密树木 “朋友圈” 的生存智慧

0
分享至

树木如何发布“化学信号”召唤盟友,对抗害虫?动物们如何通过“包吃包住”,成为树木的终身伙伴?昆虫如何与真菌合作,让树木实现“资源回收”?9月27日晚,《树的秘密伙伴》译者戚译引与责任编辑杨欣露做客上海市钟书阁徐汇店,从这本书出发,为读者解密树木的朋友圈。

聚焦“树木朋友圈”,看见静止背后的活跃生态

“在很多人印象里,树木不会行动、不会发声,仿佛对外部世界毫无反应。但事实上,从树冠到根系,从树皮缝隙到枝叶末梢,树木身边藏着无数‘秘密伙伴’。”分享会伊始,杨欣露便打破大众对树木的固有认知。她介绍,这些“伙伴”既包括容易被观察到的鸟类、松鼠等脊椎动物,也涵盖了昆虫、真菌等不易察觉的微小生物。

在译林出版社“天际线”系列新书《树的秘密伙伴:从树梢到树根里的生命》中,知名博物学家詹姆斯·纳迪为读者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个隐藏在树木寂静外表下的喧嚣世界。从树皮缝隙到树根末梢,该书以显微镜般的视角,用360余幅精美插图、生动翔实的科学案例,全景呈现树木与昆虫、鸟类、真菌和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同盟。


戚译引与杨欣露解密树木的朋友圈。

戚译引进一步补充,“一棵树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作者引用了梭伦的一句话,‘从昆虫的目光去看,一片树叶就好像一片平原’,我觉得特别贴切。对昆虫而言,树叶的面积、树皮的缝隙,都是像山脉、平原一样丰富的地貌,能满足它们的栖息需求。”她提到,不同于以往聚焦单一物种或“花与昆虫”等简单共生关系的科普书,《树的秘密伙伴》更注重挖掘物种间的多元互动,连蜘蛛、土壤动物等易被忽略的生物都被纳入观察视野,呈现出更完整的生态图景。

趣谈自然观察,从观鸟中解锁生态细节

分享过程中,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诸多关于 “树木朋友圈” 的鲜活案例,让抽象的生态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戚译引回忆起初学观鸟时的惊喜,“一次参加北京的观鸟活动时,大家想再看一眼飞过的金丝雀,带队老师说‘那边有丛紫薇,金丝雀爱吃它的果实,等一等就会来’。果然,没过多久金丝雀就飞回来啄食种子,那种‘预判自然’的感觉特别神奇。”她还提到在广州白云山的一次经历:爬山时突然有东西“噼里啪啦”从树上掉落,抬头才发现是松鼠在吃木荷果实,边吃边丢碎屑,像下雨一样”。


《树的秘密伙伴》

杨欣露也分享了南京中山植物园的观察经历,“11月中下旬薄壳山核桃快成熟时,我在雨天听到树上有异响,抬头看见喜鹊在吃核桃,吃完的青色果壳掉在地上,还带着浓郁的核桃香。当时捡起草果壳,还好奇上面的潮湿是雨水还是喜鹊的‘残羹冷炙’,这就是树木与鸟类互动的真实痕迹。”

解读生存智慧,树木用怎样的方式“沟通”

除了趣味案例,两位嘉宾还深入解读了树木的生存策略。杨欣露介绍,树木虽无法移动,却能通过主动调整生存状态应对危机。它们拥有“化学武器库”,能根据不同威胁释放不同化学物质:有的能让侵犯者中毒,有的能干扰消化,比如樟树的清香气味可提取樟脑驱虫,银杏、臭椿则会产生“拒食剂”,减少昆虫侵害。

但自然总有例外。“作者提到,有些昆虫会采取‘打不过就加入’的手段。”杨欣露补充,“书中提到一种臭椿巢蛾,专门以臭椿的有毒物质为食,还进化出橙色带黑斑点的翅膀,用鲜艳颜色警告天敌‘我不好吃’,既避开了食物竞争,又降低了被捕食的风险,堪称‘生存智慧典范’。”



书中精美的插图均来自作者手绘。

戚译引则提到树木的“沟通方式”:“树木的语言是化学分子,比如很多外用镇痛贴里的水杨酸甲酯,也是植物受蚜虫攻击时释放的信号分子。周围植物捕捉到这个信号,就会提前制造免疫分子抵御虫害,这是树木和树木之间的沟通方式;寄生蜂等昆虫也会循着气味赶来,捕食吃植物的昆虫,形成‘三方联动’。”她还分享了最新研究:植物在缺水、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会通过体内导管气泡破裂发出超声波“尖叫”,而农业害虫飞蛾能听到番茄的“缺水信号”,专门选择健康番茄产卵。这些发现颠覆了“植物不会发声”的传统认知。

从“出门”开始,探索自然很容易

针对现场读者“如何入门自然观察”的疑问,两位嘉宾给出了实用建议。戚译引强调:“最重要的一步是‘走出去’。不用特意去远郊,家附近的花坛、公园就有观察素材。比如先从认识常见鸟类、蝴蝶开始,再慢慢关注昆虫、真菌。如果有朋友分享自然照片,不妨请他们带你一起探索,大部分爱好者都很乐意分享经验。”

她还推荐了入门工具,“可以先买一本当地的自然图鉴,比如观鸟图鉴、植物图鉴等,带着图鉴去现场‘对号入座’,像玩游戏解锁地图一样积累认知。现在还有AI鉴定工具,能辅助识别昆虫、植物。”

“自然观察不一定要‘认全所有物种’,哪怕只是注意到树叶上的虫道、树皮上的苔藓,都是与自然建立连接的开始。”杨欣露介绍,比如书中提到,虫道的‘粗细变化’能反映幼虫的生长轨迹:幼虫越小,虫道越细,长大后虫道变粗,还不会重复啃食旧虫道,这些细节都值得慢慢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反转!河南一女孩发视频称父亲看其洗澡,妇联回应:视频不真实

大反转!河南一女孩发视频称父亲看其洗澡,妇联回应:视频不真实

鋭娱之乐
2025-11-04 22:23:44
已经不是无知那么简单,而是彻头彻尾的作恶!

已经不是无知那么简单,而是彻头彻尾的作恶!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03 16:32:51
你无意中看见哪些不可见人的事?网友:成年人的世界都这么污吗

你无意中看见哪些不可见人的事?网友:成年人的世界都这么污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00:15:08
脸都不要了!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4小时,就发生了3大恶心状况

脸都不要了!全红婵复出夺冠仅24小时,就发生了3大恶心状况

乡野小珥
2025-11-04 14:22:29
我今年65岁,存款20万,每月退休工资3000,到底能不能安享晚年?

我今年65岁,存款20万,每月退休工资3000,到底能不能安享晚年?

烙任情感
2025-11-03 21:25:11
安妮·海瑟薇从楼梯上摔下去,鞋跟断了,但她手里的面包没摔坏!

安妮·海瑟薇从楼梯上摔下去,鞋跟断了,但她手里的面包没摔坏!

小熊侃史
2025-11-04 11:56:45
割了双眼皮就判若两人的7位明星,这“动眼”动得也太成功了

割了双眼皮就判若两人的7位明星,这“动眼”动得也太成功了

上官晚安
2025-10-27 05:58:35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政知新媒体
2025-11-03 21:46:45
彭德怀“万言书”全文

彭德怀“万言书”全文

壹贰叁的壹
2024-01-29 11:05:29
嫁给刘强东 10 年,章泽天面相大变

嫁给刘强东 10 年,章泽天面相大变

互联网思维
2025-11-03 23:37:53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连生3个儿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连生3个儿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三公子娱乐丫
2025-11-04 20:20:03
极端低温的可能性大,广西2025-2026秋冬气候趋势发布

极端低温的可能性大,广西2025-2026秋冬气候趋势发布

鲁中晨报
2025-11-04 20:31:03
这不是黑历史,而是我们的来时路!中国武器研发都绕了哪些弯路?

这不是黑历史,而是我们的来时路!中国武器研发都绕了哪些弯路?

军武次位面
2025-11-04 17:52:33
不到5天,被点名的秦雯再迎3大噩耗,袭警只是冰山一角

不到5天,被点名的秦雯再迎3大噩耗,袭警只是冰山一角

娱小北
2025-11-04 18:41:34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祝贺,两名参加苏超的小将入选U18国足本月集训名单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醉卧浮生
2025-11-04 11:10:19
中国防长用十足的底气,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当面正告了赫格塞思

中国防长用十足的底气,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当面正告了赫格塞思

阿七说史
2025-11-03 18:29:20
全国“有车家庭”数省份排名,北京、上海没进前5,第一令人意外

全国“有车家庭”数省份排名,北京、上海没进前5,第一令人意外

大鱼简科
2025-10-18 16:18:11
赫鲁晓夫政变细节:朱可夫提前调兵入莫斯科,会上拔枪扣押贝利亚

赫鲁晓夫政变细节:朱可夫提前调兵入莫斯科,会上拔枪扣押贝利亚

大海的诺言
2024-10-03 08:36:35
2025-11-04 23:52: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5356文章数 50835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幼儿园免费背后藏着影响每个家庭的人口危机。

旅游要闻

这个冬天,一起奔赴黑龙江的冰雪之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