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都惊讶:复查显示肝转移灶消失了!他这十三年咋过的?

0
分享至



  对于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最怕听到的消息可能就是“转移”了。当病灶像割不完的韭菜一样反复出现时,那种绝望足以击垮一个人的意志。来自河南许昌禹州的郑师傅,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但十三年过去了,他不仅挺了过来,还能下地干活、上班打工,生活几乎和常人无异。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蹊跷的头晕与“消失”的胆囊

  故事要从2012年3月说起。当时,郑师傅正忙着给家里盖新房,却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起初以为是高血压,吃了药却不见好转。为了查清原因,他来到禹州市人民医院做了详细检查。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CT扫描显示,他的胆囊在影像上“找不到”了。这可不是什么灵异事件,经过增强CT进一步确认,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胆囊癌。这个消息对一家人来说,如同晴天霹雳。



  在外读书的女儿立刻赶回家,带着郑师傅来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3月30日,郑师傅接受了胆囊癌根治手术,医生还在他体内植入了70颗放射性粒子,以期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二、噩梦般的“拉锯战”:肝转移反复出现

  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仅仅过了三个月,复查结果就显示癌症出现了肝转移。这对于郑师傅和家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同年7月,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郑师傅接受了第一次射频消融治疗。这种治疗就像用一根“烧红的毛衣针”去灼烧肿瘤,过程痛苦,术后他连续几天高烧到39度。可更让人无奈的是,到了9月份,肝部再次发现了新的转移灶。他只好咬牙接受了第二次射频消融。



  “第一次花了2万多,第二次花了8千多……那种罪真是受够了。”郑师傅回忆道。但更可怕的是,肝部的转移灶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2012年11月底的复查,犹如一盆冷水浇头——肝转移又出现了。

  医生依然建议再次射频。但郑师傅这次坚决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破灭,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三、最后的尝试与意想不到的转机

  就在郑师傅和家人最无助的时候,一位同病房的病友建议他们:“要不,试试中药吧?”这仿佛是在黑暗中看到的一丝微光。抱着“最后试一试”的心态,2012年11月30日,郑师傅在家人陪伴下,找到了郑州的袁希福医生。



  让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转机来得很快。“吃药第三天就感觉不一样了!”郑师傅说。服用了20付药后,他之前肚子发胀、口中无味的感觉明显改善,饭量也增加了。这小小的变化,重新燃起了他和家人的信心。

  于是,他坚持了下来。半年后,奇迹发生了。2013年7月,在服用了大约120付中药后,他到县医院复查。医生对比着他之前的CT片子,惊讶地发现:原来肝部那两个分别为31×14mm和29×28mm的转移灶,竟然找不到了!医生甚至怀疑是机器出了问题,换了一台机器重新检查,结果依然如此。

  “肝转移消失了!”这个结果,让郑师傅一家喜极而泣。

  四、十三年如常生活,癌症成了“慢性病”

  这次之后,郑师傅又坚持调理了半年多。到2014年,他的情况已经非常稳定,开始改为只在春秋两季用药巩固。更让他自豪的是,他重新回到了假发厂上班。“厂里领导本来只是打电话慰问我,没想到我直接说,‘马上就能回去上班了!’”

  一晃十多年过去,郑师傅每年坚持春秋两季的调理,身体情况一直保持得很好。2024年4月,他还作为康复代表参加了公益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如今,他不仅还在打工,家里还种着三亩地,每天能走上四五公里路。



  他的老伴说得特别实在:“这病现在看不可怕,就跟慢性病一样。咱家这情况,十来年前可严重了。村里得癌的,好些人都不在了。在我们那儿,他是个‘特例’,大家都说他最幸运。”

  直到2025年春天,郑师傅再次来到医院进行春季调理,一切依旧平稳。他的故事,或许正印证了一个道理: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换一种思路,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对于癌症,最大的胜利,或许就是带着它,好好地活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福建舰才参军没多久,美媒忽然发现,中国跟二战时期美国一样强大

福建舰才参军没多久,美媒忽然发现,中国跟二战时期美国一样强大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1 12:26:10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

科技堡垒
2025-11-11 10:58:16
泪目!全红婵深夜发文,14字道尽心声,告别全运会,陈芋汐送祝福

泪目!全红婵深夜发文,14字道尽心声,告别全运会,陈芋汐送祝福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2 09:32:53
日本内阁大臣,“祸从口出”

日本内阁大臣,“祸从口出”

陆弃
2025-11-11 10:54:30
男子用34天从北京跑步到上海,花费8000元,跑烂5双鞋,瘦了10斤

男子用34天从北京跑步到上海,花费8000元,跑烂5双鞋,瘦了10斤

半岛晨报
2025-11-11 15:00:03
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已确定?最佳男主角将“二选一”,结果太明显

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已确定?最佳男主角将“二选一”,结果太明显

华史谈
2025-11-12 06:51:38
亲巴萨媒体提前知道梅西要去诺坎普,但他们不告诉巴萨!

亲巴萨媒体提前知道梅西要去诺坎普,但他们不告诉巴萨!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1 22:47:14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萧壛记录风土人情
2025-11-12 06:17:22
新华时评:岂容“数据美容”,“纸面发展”要不得

新华时评:岂容“数据美容”,“纸面发展”要不得

澎湃新闻
2025-11-11 12:31:16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阿罗汉不约
2025-11-09 14:29:08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游古史
2025-11-11 11:37:32
2007年华国锋最后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临走前喊14个字,令众人泪目

2007年华国锋最后一次去毛主席纪念堂,临走前喊14个字,令众人泪目

微野谈写作
2025-11-12 12:00:08
9500mAh电池!OPPO“奋力狂飙”

9500mAh电池!OPPO“奋力狂飙”

手机评测室
2025-11-12 11:52:35
再见洛佩斯!一换一得到15+6+5猛将,恭喜哈登!快船队起飞

再见洛佩斯!一换一得到15+6+5猛将,恭喜哈登!快船队起飞

林夕说球
2025-11-12 06:09:06
准备退役了!世界杯最后一舞,40岁C罗亲口承认,冲击1000球神迹

准备退役了!世界杯最后一舞,40岁C罗亲口承认,冲击1000球神迹

乌龙球OwnGoal
2025-11-12 10:33:49
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

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

福建平子
2025-11-10 10:13:12
三分命中率5成!火箭底薪后卫转型,大闸变射手,乌度卡试阵成功

三分命中率5成!火箭底薪后卫转型,大闸变射手,乌度卡试阵成功

熊哥爱篮球
2025-11-12 11:30:16
190cm法国模特福德莉奇,黑丝长腿气场全开,富美身材引领潮流?

190cm法国模特福德莉奇,黑丝长腿气场全开,富美身材引领潮流?

娱乐领航家
2025-11-11 19:00:03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泠泠说史
2025-11-01 15:17:17
一觉睡醒,马云慌了,他怎么也没想到,60岁的刘嘉玲居然敢正面刚

一觉睡醒,马云慌了,他怎么也没想到,60岁的刘嘉玲居然敢正面刚

小娱乐悠悠
2025-11-11 10:13:13
2025-11-12 12:48:49
浅生活诗
浅生活诗
情感,分享生活大事小情。
483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亲子要闻

高热孩子就诊 爸爸妈妈看过来

旅游要闻

中外嘉宾扎堆打卡成都双流 首日解锁文旅“隐藏玩法”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