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下旬,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轮辞论刚落幕,网络投票数据就让人大跌眼镜。
郑丽文竟然拿下68%的支持率,这个数字几乎是其他所有候选人得票的两倍还多。更让人意外的是,前主席洪秀柱这时候突然出来澄清,说自己压根没支持任何特定人选。
郑丽文凭什么获得如此高人气?洪秀柱此时发声要传达什么?
![]()
编辑:7
一夜之间,郑丽文何以收割近七成民心
说起来这个68%的数字,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中天新闻在YouTube频道发起的网络投票,截至晚间8点30分,就有3.9万名网友参与其中。
郑丽文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到68%,把其他几位候选人远远甩在身后,郝龙斌、张亚中这些老面孔加起来才刚过30%。
这种一边倒的优势,在国民党近年选举里确实挺少见。
![]()
可有意思的是,网上的热闹和线下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ETtoday新闻云公布的另一份民调却显示,郝龙斌以33.8%的支持率大幅领先,郑丽文只有18.8%左右。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同样是支持率调查,怎么差距能这么大?
![]()
话说回来,国民党现在有投票权的党员大概33万人,这些人里头,地方派系、军系、青年党员,各有各的想法。
那些熬夜刷手机投票的年轻党员,和白天在党部开会的老同志,显然不是一路人。
网络上支持郑丽文的,多半是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他们希望有个敢说敢做的人站出来。
而传统民调反映的,可能更多是地方势力和老党员的倾向。
![]()
这种差异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台湾政治生态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从郑丽文的表现来看,她确实抓住了很多人的心思。
9月18日登记参选那天,她专门挑了九一八国耻日,说是要记住这个特殊意义。
她当时喊出要打倒台独法西斯、恢复中华的口号,这种直来直去的风格,在网络上很容易传播。
![]()
加上她批评赖清德当局附和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说这些人享受荣华富贵却背叛台湾,这话听起来就很有煽动性。
郑丽文向来就是这种敢说敢做的性格,当年在立法机构跟民进党拍桌子对骂的,到现在还在网上流传。
![]()
当老政客遇到网络世代,国民党内部撕裂加剧
台面下的较劲早就开始了。
这次选举争论最激烈的,就是世代交替还是跨世代合作的问题。
郑丽文一直在喊世代交替,说国民党必须让年轻人上来,才能摆脱老气横秋的形象。
她批评那些老政客占着位子不动,搞得基层党员没盼头。
![]()
在第二场辞论中,她更是直言,这届国民党主席必须展现行动力和爆发力。
相对于郑丽文的暴躁性格,郝龙斌的立场就温和多了。
他不反对年轻人,但强调跨世代合作,这个立场背后站着的是地方派系和一批老立委。
他们担心世代交替搞得太猛,自己的利益会受损。
![]()
郝龙斌73岁的年纪,在网络政治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赵少康跟郝龙斌关系紧密,两人商量好由郝龙斌出面竞选主席,赵少康手里有媒体资源,这对选举帮助不小。
可年轻党员对这些老面孔确实挺失望的。
![]()
网红馆长陈之汉就公开说过,看到73岁的郝龙斌得到一堆大佬支持,年轻人都觉得没劲。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里,年轻人想要改变家风,老一辈却担心传统丢失。
问题是,郝龙斌当年在台北市长任上,政绩谈不上特别亮眼,后来参选基隆民意代表还输了。
![]()
这样的履历,怎么让人相信他能带领国民党翻身?
更深层的矛盾还在于两岸政策的分歧。
国民党内部这些年在一中问题上确实有动摇,一些人认为可以模糊九二共识等表态,获取更多中立者的选票。
![]()
郝龙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要求大陆"正眼看待中华民国的存在",这已经有在一中问题上打擦边球的嫌疑了。
而郑丽文强调,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国民党应该秉持两岸同属一中的立场争取选票。
这些话在岛内政治气氛紧张的当下,说起来是要冒风险的。
![]()
![]()
![]()
![]()
洪秀柱一句话,戳破了多少人的如意算盘
为什么洪秀柱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
这位曾经的"小辣椒",如今更像个看透一切的长者。
她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比较特殊,2016年那次被换柱的经历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当时临全会通过了废柱案,她说:"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党可以不要我,秀柱绝不会放弃党!"
![]()
她那句"党可以不要我,我绝不会放弃党",至今还让很多人动容。
这次洪秀柱突然澄清,说自己没支持任何特定候选人,直接打脸了之前流传的"洪秀柱暗挺郝龙斌"的谣言。
她强调,只要候选人坚守九二共识立场,认同两岸同属一中,谋求两岸统一,她都会支持。
![]()
这个表态看似中立,实际上是在给所有候选人划底线。
洪秀柱在9月份还多次往返两岸,不仅身披压力亮相九三大阅兵,还到访贵州参加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
她始终围绕历史记忆传承与两岸务实合作展开活动,立场从未动摇。
![]()
从历史来看,洪秀柱一向以团结党内著称,她的表态可能意味着她想避免重蹈覆辙。
如果她公开挺谁,立马就会打破党内平衡,甚至引发派系斗争。
现在她这么一做,反倒给了选举一个缓冲空间,让大家更关注政策本身。
![]()
当然,这不排除是她给蓝营留后路,万一郑丽文上台后干不好,洪秀柱还能以中立身份调停。
但中立也不是万能药,它可能暴露了蓝营的深层问题——派系林立,缺乏核心领导。
有意思的是,洪秀柱的表态实际上为郑丽文的两岸政策提供了背书。
![]()
郑丽文"我们就是中国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表述,与洪秀柱的观点高度契合。
洪秀柱还批评了蓝营部分人丧失统一理念、只顾争权逐利的现状。
她指出,甚至连被捧为"蓝营共主"的卢秀燕也难辞其咎,其亲美立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稳定。
这些言论揭示了国民党内部深蓝与本土派的矛盾依然存在。
![]()
![]()
![]()
这场选举的胜负,将决定台湾政治的下一个十年
这场选举的影响远不止换个主席那么简单。
10月18日投票当天,真正决定结果的不是网络声量,而是那33万有投票权的党员。
地方派系能动员多少票?军系会支持谁?青年党员的投票率有多高?这些才是关键。
郑丽文如果能把网络上的支持转化成实际选票,那胜算就会大。
![]()
但如果郝龙斌能整合好各方资源,也未必没有机会。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台湾政治生态确实在发生变化。
2025年的台湾,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微升,老百姓日子不好过。
![]()
这种经济困境催生了民众的求变心态,郑丽文的崛起正是踩对了这个时间点。
她的"经济要务实,别玩虚的"主张,很容易打动普通党员。
而那种传统的"传统价值"说教,已经显得有些脱节了。
更重要的是,网红政治现象正在兴起。
![]()
现在岛内年轻人多用网络平台,郑丽文的演讲疯传,点赞数破百万。
这种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短期能造势,但长期还得看实干。
传统政治精英与网络民意的矛盾,可能会长期存在。
未来政党竞争将更多依赖数字化动员能力。
![]()
如果郑丽文真的当选,2028年的选举可能会是一场完全不同的较量。
新主席的两岸政策取向,将直接影响两岸关系走向。
两岸政策立场可能成为台湾政党分化的核心标准。
民进党那边天天喊抗中保台,把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
![]()
国民党如果还是畏畏缩缩不敢坚持立场,只会继续失去选民信任。
可要是立场太硬,又会被民进党抓住把柄大做文章,这个度怎么把握,考验新主席的政治智慧。
无论结果如何,台湾政治的这页已经翻过去了,新的故事正在开始。
![]()
结语
这场选举表面是个人竞争,实质是台湾政党政治从精英主导向民意驱动的历史性转换。
无论谁最终胜出,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传统政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民意表达。
国民党能否借此次选举重新焕发活力?你认为哪种路线更适合当下台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