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在窗帘缝隙里,78岁的王阿姨早早起床。在厨房里忙碌的女儿总觉得母亲的生活简单又规律:一碗热粥,一盘蔬菜,关键是阿姨每天早饭后,都会准时去“方便”。
“一天一次,几十年雷打不动。”王阿姨总带点自豪地说。邻居李大爷常来串门,羡慕地问:“你怎么年纪大了还能像年轻时那样通畅?我这肚子啊,两三天才有一次,还得费劲。”女儿好奇,母亲的这个“小习惯”,难道和长寿还有什么神奇联系?而医生的话更让大家惊讶:“规律排便,其实和寿命息息相关。特别是一日一次,这个细节,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很多人也许会问,每天排便一次,真的跟寿命长短有关吗?还是只是老一辈人的“生活小迷信”?其实,这背后的科学依据,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常识。
有医学数据显示,北京协和医学院牵头的一项大型研究,对超过18万人、长达20年的追踪发现:那些每天排便1次的人,整体死亡风险较低,寿命一般更长。不仅如此,慢性疾病的风险也更低,身体机能及精神状态普遍要好于排便不规律的人。这一结果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经验,而是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
那么,为什么排便频率和身体健康、寿命息息相关?其实,这要从“肠道节律”说起。
人体消化系统如同一条复杂的流水线,从入口到出口环环相扣。摄入的食物通过口腔、胃、小肠,不断被分解和吸收,最终大肠负责回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肠道每天以自己的“生物钟”完成清理——这与睡眠节律同理,是身体自身对毒素、垃圾的管理机制。如果大量废弃物因为便秘被长期滞留,有害物质会反复被吸收,影响肝脏、肠壁和代谢,甚至让身体慢性发炎,久而久之提高癌症和其他慢性病风险。
![]()
反之,如果一天排便三到四次,并伴有腹泻、肚子疼,很可能说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壁的“防火墙”一旦崩溃,细菌和毒素就可能渗透进血液,诱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2022年《中国慢病控制进展报告》指出,肠道功能紊乱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慢病共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意味着,肠道健康不仅决定了我们的消化功能,更深刻影响着机体整体健康乃至寿命。
有趣的是,临床数据表明,每周排便7次左右,即平均每天1次左右,是长寿人群的共同特征之一。“三天不拉一次”或“每天三四次”都属异常。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分析数据显示,每天排便1次者的死亡风险比排便过慢(小于每周3次)者低约16.4%,比频繁排便(每日超过2次)者低9.7%。
不难发现,日常排便状态不仅可以作为消化系统的晴雨表,更是全身健康的窗口。例如,慢性便秘人群易出现肚胀、口臭、皮肤无光,甚至精神不振。这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合成,进而影响认知和情绪。一些研究还发现,长期便秘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可高达21%。反之,肠易激型人群高频排便,则常常合并焦虑和营养吸收不良等情况。
![]()
那么,如果排便出现问题,如何及时改善,回归“黄金节律”呢?以下几个实用建议送给大家:
首先——重视早餐后的“天然通便机会”。清晨醒来,结肠最活跃,进餐后胃部扩张会刺激肠道蠕动。不要错过这次便意,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哪怕一时没有强烈便意,也建议每天早晨定点坐马桶5分钟,帮助身体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其次——保持充足饮水及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糙米、燕麦、蔬菜、水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减少便秘风险。成年女性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不少于25克,男性不少于30克。
再次——多活动,少久坐。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腹压下降、盆底肌松弛、肠动力减弱。日常可以做做快步走、原地高抬腿等轻体力活动,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为宜。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正确的排便姿势很重要。医生建议,在马桶前放低凳子,把双脚垫高,模拟“蹲姿”,可以更自然地拉直肠与肛门夹角,减少腹压、轻松排便。
![]()
最后,切忌滥用泻药或“清肠保健品”。这类产品长期依赖,反而容易抑制肠道自我蠕动,形成恶性循环。真正健康的肠道节律,需要靠生活细节的长期养成,而不是速效药物推动。
当然,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并持续两周以上,或伴有便血、腹痛、无力、体重下降时,要尽快就医。因为这可能是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的信号。
回头看,许多“长寿老人”的一日一便秘诀,其实并不是神奇偏方,而是日常规律作息、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的累积结果。肠道健康,是每个生命里的“钟表”。守住这个节律,就是给自己一份寿命和活力的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