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平原:我读博士期间,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

0
分享至



陈平原,男,1954年1月生,广东潮州人,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人文学者。2015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正文】

说起来,我之“读博”,纯属因缘凑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硕士学业,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瑶先生的大力推荐,北京大学中文系准备破例接纳我这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可到了学校这一关,被卡下来,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让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上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此前,北京大学中文系诸多名教授虽有招收博士生的资格,或因本人谦虚(“我都不是博士,让我怎么带博士生”),或因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弟子,一直悬着。

那一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总共招收了两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京大学教师的温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时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开始我和学国际政治、学有机化学的同住,后又改为与治中国史、治法国史的为伍。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学科”。比起日后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互相提携、合作无间,我们那一届博士生,因同一领域人烟稀少,普遍养成了与其他学科对话的习惯。记得1985年秋冬,我和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系列文章发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北京大学研究生会曾专门组织讨论,与会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还有理科的朋友。这种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园地外,也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在触类旁通中获得灵感与动力,与今日博士生教育的过于强调专业化,形成鲜明对比。

以我有限的观察,那一届博士生普遍读书认真、视野开阔,但学术训练相对薄弱。这一局面的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无联系,也与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不太健全有关。举个例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已经写完,正准备答辩,忽然下来一个新规定:必须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正式进入论文写作。我们苦笑一声,只好便宜行事,两步并做一步走。

制度不太健全,对于博士生来说有好也有坏:学术训练不足,这是缺点;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大,则很值得怀念。那一代人的擅长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说到“启蒙期”学术特点时,有这么一段话:“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

80年代的中国学术,包括创始期的博士生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作如是观。

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读博士期间,从来没有正正经经地上过专业课。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我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每周与导师王瑶先生进行一次学术对话,还有就是访问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1989年岁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写《为人但有真性情——怀念王瑶师》(《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1期),其中有一段话广为传诵:

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象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扳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

这段描写并非“写意”,而是“写实”。我的“读博”之所以如此潇洒,既取决于王先生的个人风格,也与其时博士制度刚刚建立,尚无各种硬性指标有关。

制度不太严格,外在束缚很少,既鲜见奖励,也难得惩罚。如此缺少竞争,是否会降低学术水准?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赶,而是跳水台上的自我发挥,这种自由自在的读书状态,更接近古人所说的含英咀华、沉潜把玩。读书做学问,需要心平气和、优游从容。

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提及大学课程太多,不适合于从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闲暇”十分重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节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

对于志向远大并潜心于学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码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压力”。在讲求规则、严格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读书”辩护,或许不无必要。即便在争分夺秒的“读博”阶段,也不该时时刻刻念叨着那借以获取学位的毕业论文。

王瑶先生指导博士生,有几点明显与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来讨论。

第一,不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理由是:不垒高坝,提不高水位;随处发泄,做不成大学问。这还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时可能揣摩风气,投其所好;或者发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第二,不给学生出任何题目,只负责首肯或否定你的选题。理由是:所有好的学术选题,都内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别人取代不了。更何况,对于学者来说,此举生死攸关,正是研究生教学的重点。

第三,硕士论文不要超过三万字,博士论文不要超过十万字。理由是:学位论文必须凸显作者的眼光、训练与表达能力,不能弄成臃肿芜杂的史料长编。你可以有很多附录,但正文部分必须干净利落、严谨简洁。王先生的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动,但基本思路没变,即学位论文并非“以长为美”。之所以“松动”,是因为具体实施时出现了问题:遵照王先生的思路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那时北京大学经费紧张,学生在论文答辩时往往只提供部分章节),我将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的“下编”,改题为《论传统文学在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答辩会上,出现一个尴尬的局面:有些提问的问题,我在论文“上编”其实已做了相当充分的论述。

王先生指导研究生的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给学生出题这一招,在我看来,实含至理。今日中国学界,不管是理工医农,还是人文社科,名气越大的博士生导师,越像运筹帷幄的“将军”或“老板”,将众多研究生编入自己的课题组,分派题目,合作攻关。这种工科教授得心应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处是学生上路快,而且旱涝保收;缺点则是可能限制学生才华的发挥,就好像是孙悟空永远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清代大学者戴震说过这么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大国手门下不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教得出大国手。”(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国手”所具有的无边法力与无上威严,成了其“门下”自我表达以及突围的巨大障碍:而“二国手”、“三国手”的“门下”,精神负担小,放得开,故反而可能有大发展。对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来说,戴震的这句话值得仔细咀嚼。

博士刚毕业那阵子,偶有争议,常被人讥笑:还博士呢,连这都不懂!其实,这是将西方追求专精的学术精神,与传统中国的博雅趣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相混淆。同样名为“博士”,作为学位的Ph.D.或Litt.D.,与古代中国学官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现在的官场上,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条件);可也不太像博通古今之人或专精某一门特殊技艺的人(如茶博士)。一定要比,只能说是后两者的综合。当然,那是指理想的状态。

我所理解的“读博”,除了现实层面的获得学位外,应该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读书的心境,一是读书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读书”,包括阅读、思考、探究、写作等,接近今人所理解的“治学”。晋人陶渊明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人多以为是自嘲,其实,这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所谓“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更显示其读书之乐。不强作解人,不过度诠释,不为了职称而著述,这样的读书,方才能得其三昧。今人则相反,未曾耕耘,先问收获,落实到具体操作过程,便是“不读书,好求甚解”。如何兼及博雅与专精,既保留读书之乐趣,又希望对学术有所推进?我想,最佳状态是:“好读书,求甚解。”后者指向职业,前者指向志趣。

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里,读书与职业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若变成单纯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可惜。理想的博士生训练,不只是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包括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这也是我对北京大学格外感激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近视防控火遍全球!3大绝招让近视率暴跌52%,WHO纳入指南

中国近视防控火遍全球!3大绝招让近视率暴跌52%,WHO纳入指南

孟大夫之家1
2025-10-30 18:59:06
12分5板10助!就在今天,一项尘封39年的NBA纪录被威少打破了

12分5板10助!就在今天,一项尘封39年的NBA纪录被威少打破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0:04:41
马筱梅罕谈大S过去,回应孩子回北京上学,撕碎S家仅剩的“体面”

马筱梅罕谈大S过去,回应孩子回北京上学,撕碎S家仅剩的“体面”

有趣的胡侃
2025-11-02 15:43:36
十五运跳水女团广东队领跑,全红婵今晚出战

十五运跳水女团广东队领跑,全红婵今晚出战

极目新闻
2025-11-02 17:02:40
中国不想当老大,美国不想当老二!诺贝尔奖得主:这才是完蛋之处

中国不想当老大,美国不想当老二!诺贝尔奖得主:这才是完蛋之处

苏曼文史
2025-10-24 17:32:53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钱学森去汇报工作,聂荣臻突然问:谁给学森同志配这么高档的车?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11:10:26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1 21:52:37
他是叶帅的女婿,人称“朴实无华的好总理”,如今98岁依然健在

他是叶帅的女婿,人称“朴实无华的好总理”,如今98岁依然健在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9:40:03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屠颖去世是因为在酒店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红星新闻
2025-11-02 10:19:19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开往伦敦列车大规模砍人案:2持刀男火车上“见人就刺”,9人重伤

开往伦敦列车大规模砍人案:2持刀男火车上“见人就刺”,9人重伤

吃瓜体
2025-11-02 11:19:17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史政先锋
2025-11-01 20:08:57
这就是成功男人的第一步,亚马尔花费1050万欧元买下一座豪宅!

这就是成功男人的第一步,亚马尔花费1050万欧元买下一座豪宅!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10:41:45
不接受一国两制?20万岛内武装弃械?明确台湾省最终结局?

不接受一国两制?20万岛内武装弃械?明确台湾省最终结局?

冷夜说
2025-11-02 12:40:28
11月1日起:土地承包一夜大改?土地归并定了!一次性补贴打卡?

11月1日起:土地承包一夜大改?土地归并定了!一次性补贴打卡?

李博世财经
2025-11-02 11:21:40
谁敢对解放军叫板?赖清德都不敢碰的红线,郑丽文的“武力保台”,让两岸舆论炸锅!

谁敢对解放军叫板?赖清德都不敢碰的红线,郑丽文的“武力保台”,让两岸舆论炸锅!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4:02:23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广东一水库边放生大量猫 警方已在追查涉事人员

广东一水库边放生大量猫 警方已在追查涉事人员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2 17:11:02
刷屏!苏超冠军出炉,评论区“段子手”亮了

刷屏!苏超冠军出炉,评论区“段子手”亮了

鲁中晨报
2025-11-02 10:43:08
2025-11-02 20:12: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61文章数 12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2次机会!2026山东高考缴费详单、时间!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教育
房产
数码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教育要闻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官方学位认证的境外院校!哪些大学落榜?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数码要闻

64GB×4 6000CL30 套条 12999 元,Origin Code VORTEX 内存上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