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社会治理、风险防控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就,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信任。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中央政法、宣传等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强化源头治理,织密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全民宣传教育,推动“全民识诈”“全民防诈”深入人心,让反诈观念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制度性安排,把“反诈成果”与“民生保障”紧密衔接。相关部门在财政资金统筹、专项资金调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以“惩治+防范+保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这一机制不仅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回应,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从海外追回电信诈骗资金和受害者专项补偿基金,由指定信息中心登记调整,将追缴资金按比例返还受害人,并配套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这种“追赃-返还-帮扶”的全链条机制,既彰显法律威严,又传递治理温度。真正实现“破案不手软、追赃不遗漏、返还不缺位”。
![]()
治理现代化不仅依赖制度设计,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地宣传部门紧扣反诈与民生主题,创新宣传方式,通过融媒体矩阵、短视频传播、公益广告投放等形式,不断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此同时,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纷纷设立反诈宣传点,志愿者深入街道、校园、工厂,推动全民共同构筑反诈防线。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行的方式,让防诈理念深入千家万户。这种宣传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文明理性的社会风尚(参数丨图片)。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保障是幸福的根基。全会再次强调,要在新征程上不断健全社会公平保障制度,推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反诈治理、财政调配与民生保障的联动探索,正是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机制的持续健全,有关方面将继续推动形成“打击、预防、补偿、保障”一体化的新格局,让更多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温度。专家指出,这不仅是社会治理的提升,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当前,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描绘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生动实践。从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到更精准的财政资源统筹安排,都为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保障格局注入了强大动力。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和机制的持续完善,一种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正在加速成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当亿万人民群众在更有保障的生活中安心前行时,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中国正逐渐展现在世界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