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距离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已10年,距离意大利“加达反食品浪费法”颁布也已9年,在此期间,意大利的粮食浪费状况有所改善,但仍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综合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安莎社报道,第六届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到来之际,国际废弃物观察站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意大利人均每周食物浪费量从650克降至555.8克。
![]()
报告指出,民众对浪费与环境关联的认知度有所提升,但距离2030年人均每周浪费369.7克的目标仍很遥远。正在修订的欧盟废弃物指令草案要求,以2021至2023年平均值为基准,餐饮业、商业和家庭浪费减少30%,食品工业浪费减少10%。
浪费食品排行榜依次为: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面包、沙拉和洋葱/块茎类。而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意大利有约600万人正面临饥饿危机。
从欧洲范围看,每个欧洲家庭年均浪费约70公斤食物,餐饮浪费12公斤。这一隐性成本加剧了本就受通胀困扰的家庭负担。
全球每年浪费粮食高达10.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家庭浪费占比达60%,凸显个人行为的关键性。同时,全球有6.73亿人正遭受饥饿,23亿人面临粮食安全威胁。
浪费还引发连锁效应:食品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近10%,是航空业排放量的5倍。全球28%的农田以及25%的农业淡水用于种植最终被浪费的食物。据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算,其年经济成本接近1万亿美元。
此外,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破坏性影响也不可忽略,不仅降低可用粮食数量,更增加各环节浪费风险。从农业生产,到物流中断,再到终端消费,价格波动和不确定性导致囤积与丢弃的矛盾行为并存。
报告强调,减少食品浪费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增强社会韧性的必然举措。战争、气候危机和经济紧张已暴露粮食体系的脆弱性。欧洲必须重新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要通过具体行动让公民参与其中,将意识转化为日常行动。重新发现食物作为公共资源的价值,而非一次性商品。
(意烩原创,编译:李朔,图片来源:Pixabay网,转载请注明意烩:oushitali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