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农场是国家投资建立的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有自己的土地资源,其性质跟现在的央企国企差不多,起源于1930年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农场,那时候物资匮乏,陕甘宁公营农场为边区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正是这种模式取得了成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解决部队就业提供了思路。
![]()
要说农厂,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是建设兵团,妥妥的正部级单位。当然为了同时解决几百万官兵就业,紧靠新疆建设兵团还不够,在西北宁夏也有许多农场,这其中就包括前进农场,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西大滩镇境内,地处平罗县西南侧城郊位置,紧邻沙湖景区,距离不远,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
![]()
前进农场又叫西大滩农场,不同于陕甘宁公营农场,一方面为了开发大西北,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官兵转业就业才成立的农场。当时根据国家“军队要成为战斗队、宣传队、生产队”的指示而成立,始建于1952年,由西北军区独立一师改编成农业建设第一师,1955年10月24日取消部队编制,更名为前进农场,沿袭至今。
![]()
西大滩由西北军区独立一师改编而成,其前身是1949年9月在宁夏中卫县和平起义的第81军。为了加强领导,也为了扩充农场实力,又从19军团调入400名干部和陕北独立一师调入1200名官兵,全都是部队官兵,共有6000多人,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前进农场,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冉冉升起。
![]()
西大滩在农场入住以前,只是贺兰山下的茫茫盐碱滩和长满芨芨草的荒原,部队官兵利用战严寒、斗酷暑、顶风沙、冒雨雪的精神,不惧搭帐篷,挖"地窝子"栖身,只用了三年,用铁镐、镢头、铁锹、背篼等简单工具,开垦出4.5万亩荒地,修建了21条水渠和大量房屋窑洞,真正实现从荒山到农场的转变。
![]()
同其它农场一样,原本前进农场场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学校、医院、商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只是不知什么时间,又不知为何,老农场被废弃了,成为了旧址,住宅楼、办公楼、甚至是场部大街上空无一人,行走其中完全感受不到昔日的繁华,换来的秋风吹过后,剩下的几分荒凉。
![]()
建设兵团也好,农场垦荒戍边也罢,原本位置都不好,但通过几代人的建设,很多兵团、农场都还在发光发热,继续在为国家建设荒芜之地添砖加瓦。再看看前进农场,堂堂地市级单位,虽然建筑都还在,并且还保存完好,却不知为何被废弃了,成了荒芜之地,想想都觉得奇怪,你说是不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