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8日,“物化天然一贯西东——山西博物院藏品数字影像暨梁永钢意象绘画展”开幕式在雅典扎皮翁宫举行。本次展览由雅典国际艺术中心、中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常州中德产业创新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由希腊著名策展人乔治·米洛纳斯(George Mylonas)策划,国际知名艺术史学者、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任学术主持,雅典美术学院院长埃拉托·哈齐萨瓦(Erato Hatzisavva)教授揭幕。
![]()
希中友好协会主席、前希腊驻华大使扬尼斯·西奥法诺普洛斯(Yiannis Theofanopoulos)、雅典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江涛、雅典商务孔子学院院长严红卫、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院院长金曼教授、前中国驻德大使夫人徐静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宁、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维东、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李平出席开幕式。展览展出了山西博物院藏品的数字影像,以及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室主任梁永钢以藏品为灵感创作的一系列艺术作品。
![]()
![]()
精神的在场:于文明交汇处生长
![]()
“希腊与中国,虽分处欧亚大陆两端,却同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希腊哲学将个人置于命运的中心,中国思想则构想了宇宙的统一性,并将人置于这一统一性之中。”策展人乔治·米洛纳斯认为,梁永钢的艺术,正是这两种精神传统在当代的融合。他的作品既扎根于中国书法的笔意与壁画的质感,又融入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视觉语法。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完全依靠其过去而生存。梁永钢在雅典的亮相,为希腊带来了当代东方艺术。这不仅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相遇的时刻。
![]()
艺术家梁永钢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人类文化的传统与经典不是沉默的化石,而是永远流动的河流,是不断被重新定义的正在进行时。
![]()
学术主持朱青生教授从艺术史角度阐释了梁永钢作品的独特定位。他认为,在希腊的传统中,艺术是对存在的模仿,而在中国,绘画逐渐脱离了与被画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书法性质的写意画。梁的绘画是一种在中国和希腊的“中间方”产生、演化和形成的绘画,其中的形态、符号和色彩承载着时代的精神遗存。
具象与抽象:东西方精神的视觉共鸣
![]()
“在当前政治与地缘政治持续重塑全球文化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梁永钢的艺术在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构建了新的对话关系。”在雅典美术学院院长埃拉托·哈齐萨瓦教授看来,梁永钢运用省略或象征性的图像元素、“涂抹”与“拓印”技法,创造出一种融合文化抽象的个人语言,根植于中国传统、西方抽象主义与禅宗精神实践之间。
![]()
雅典大学名誉教授马诺斯·斯特凡尼迪斯(Manos Stefanidis)评价道:“梁永钢的作品让我感受到绘画作为最古老图像母体的力量。”他把自然现象转化为精神现象,画里像有故事的开端,结局留给观者续写。他不追潮流,从细节出发构建完整作品,色彩中藏着哲学强度,这是手段的经济性,也是中国创作者的智慧。斯特凡尼迪斯强调,在“图像危机”的今天,梁永钢的艺术提醒人们:“艺术的归宿本就是像绘画这样,用暗示打开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世界。”
从山西到雅典:文明源头的当代回响
![]()
“梁永钢的画作有穿越时空的爱恋与反叛,也有文化基因的重组与裂变,体现了人性的光辉灿烂,也体现了道的指引。”中国歌剧学科创始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院院长金曼提到,对梁永钢而言,“道”是觉与悟的过程、思与行的交集、虚与实的穿梭、人与天的通达,是自然的生活、创作和生长。金曼女士现场演唱了歌剧《为你而来》,以“艺术为共情而来”诠释了本次展览的主题。
![]()
山西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丝绸之路的东发源地,成为梁永钢创作的精神土壤。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山西省美协主席刘维东表示,此次展览作品是梁永钢围绕山西古老文物开展创作的结晶。梁永钢先生由古代人类生活的文物图像、符号展开深入思考,通过重新认识与解构古代艺术,他试图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密切联系,表达从古到今以至走向未来的宏大构想,其中也包括实现沟通中西方文明的构想,更包括拥有伟大文明的中国与希腊。
![]()
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主任李平提到,梁永钢的创作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沃土,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物的形态纹样与质感。他用生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物体的精神大意;又以逻辑分析的思维,解构并重组了现实世界的形态。从中既能看到中国哲学“道法自然”,也能看到西方哲思中的理性与和谐。这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更是从视觉走向内在的灵性沟通和普世思想的共鸣。
![]()
开幕式上,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与雅典国际艺术中心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正如乔治·米洛纳斯所说:“这一刻的意义是双重的:对雅典来说,它成为了连接世界的桥梁;对我们而言,我们再次铭记,艺术并非财产,而是一种通用语言。”本次展览是中希两大古老文明在当代语境下的深度对视。从黄河岸边到爱琴海畔,从青铜纹样到抽象笔触,梁永钢的艺术成为一条可见的路径,让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意象中相遇。(汪鹏 谢佳玮 夏露萌)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