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不晚
耳机,已经成了现代人出门的标配。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运动、打游戏、办公,很多人都会佩戴耳机。耳机越来越时尚,能满足的场景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因为长时间戴耳机听力受损的案例。长时间佩戴耳机的伤害,被严重低估了。

01
耳机对听力的伤害
不容忽视
造成听力损伤,有一个关键指标:声音分贝。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要音量过高(超过80分贝),持续一定的时间,耳蜗毛细胞就会因过度刺激而受损,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很多人可能知道音量大了不好,但对耳机声音大小没概念。我们日常使用耳机过程中,达到损害的分贝界限比我们想象中容易得多。
实测显示,不同智能手机的最大音量范围从75到126分贝不等。一般当音量调整为最大音量60%时,就达到了80分贝的临界值。
特别是嘈杂环境中,为了听清,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调大耳机音量。例如,坐地铁时,仅环境音就超过80分贝,如果还能听清耳机里的声音,那音量可能真不低。
![]()
众多耳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骨传导、耳夹式……这类开放式耳机。这类耳机,优势是不直接入耳,不会有压迫感,减少了耳闷、耳朵难受的感受,除了能听到耳机里的声音外,还能听到周围环境音。
但嘈杂环境中这类耳机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它需要调足够高的音量才能听清,很容易超过安全音量阈值。有研究者在嘈杂公共场所做了测试,发现用户在使用开放式(非降噪)耳机过程中,平均音量可以达到86.1分贝。
有人可能要说,开放式耳机里的骨传导没有通过耳朵,是不是伤害小点?其实无论哪种声音的传导方式,最终刺激的都是耳蜗毛细胞,并没有差别。
骨传导:耳机振动→颅骨振动→内耳淋巴液→耳蜗毛细胞→听神经;
气传导(常见入耳、头戴式耳机):空气传导→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毛细胞→听神经。
国内外研究早已证实:高分贝音量暴露(比如音乐播放)已经成为年轻人听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02
长时间戴着耳机
就算没声音也有伤害
长时间佩戴耳机,哪怕没声音,也有健康隐患。最常见的风险:耳道感染,常见于入耳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的封闭性能提升音质,但也会让耳道内空气不流通、湿度升高,成为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温床”。
有研究表明,戴入耳式耳机一小时,微生物的繁殖量是不戴耳机的3~5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耳道内菌群平衡被破坏,耳道炎发生的风险就会明显升高。
除此之外,长期佩戴耳机也会造成一些压力性的伤害。耳朵皮肤层很薄,下面直接覆盖骨膜或软骨膜,几乎没有缓冲层,且有多条神经分布,是相当敏感的区域。这就意味着轻微压迫或摩擦,就可能引起酸痛、胀感,甚至微小损伤。
而耳机产品基本上是标配产品,无法完全匹配每个人的耳朵形状、耳道,这就意味着无论哪种产品长时间的佩戴,都会带来压迫,疼痛、瘙痒。
03
如何正确使用耳机?
·控制耳机的使用时间和音量:为保护听力,应遵守“60—60”原则,即成人单次使用耳机时长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
·注意耳机清洁:养成定期清洁耳机的习惯,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选择优质耳机或降噪效果好的耳机,可有效提高声音质量和降低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
·选择耳机的使用环境:避免在嘈杂的环境,如地铁、公交、马路边使用耳机,必要时优先选择主动降噪耳机,不要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而将音量调得过高,尽量把音量控制在能让自己听清楚内容的最低限度。
·睡觉时不宜佩戴耳机:睡觉时佩戴耳机会增加耳部结构损伤的风险,进而引起外耳感染;同时睡眠状态下佩戴耳机,不仅会使内耳毛细胞一直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导致听力疲劳,最终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还会因为持续的声音刺激使大脑处于浅睡眠状态,影响睡眠效率,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变差。
长期用耳机的人(每天超过 1 小时),建议每年做一次纯音测听(就是测你能听到的最小声音,能早发现“高频听力损失”)。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点开下面的视频感受下:

01
视界
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艇“祥云”AS700近日在西南地区完成首次飞行!飞行中,AS700以独特的“云端视角”拍下了刚刚建成通车的花江峡谷大桥。大国工程+国之重器硬核同框!
10月6日将迎来中秋佳节,今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02
申度
9月29日,“聪明的人已经提前出发了”话题冲上热搜。今天更是爆满,高铁站内人山人海!上午9点多,在G60沪昆高速枫泾服务区,已有不少车辆停靠在内。警方预计,今天这波高速出行的小高峰从下午2点开始,或将持续到晚上10点。详情→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为营造热烈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市绿化市容局统筹推进全市花卉布置、市容环境与景观照明保障工作,以“高颜值”市容环境,为市民游客打造精彩温馨的节日体验。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本市三级医院的门急诊放假安排。有备无患,请相互转告!
03
青听
10月10日起预报名!上海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详情→
近日,一篇来自大洋彼岸的帖子在北大校内论坛上火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5届毕业生冉兆含,目前正在国外求学。她向北大学一食堂的师傅询问,能否传授襄阳牛肉面汤底配方,以便她在留学生活中尝试自己烹饪。
国庆中秋假期,不想挤网红景点,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奔县”。什么是“奔县”?简单说,就是去县城里玩。
![]()
沪问WHO答
Q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圆规曲尺
B.法律条文
C.美德善行
D.道德准则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与【】,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
来源:人民日报、丁香在三楼,封面图受权自千图网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
提醒身边更多爱戴耳机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