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门有没有发现?老外变多了!
机场、景区,甚至街边小店都能撞见。
这波热潮里,究竟又藏着什么猫腻呢……
![]()
政策 “开闸”
谁能想到,现在老外来华能这么方便!
之前签证又麻烦又耗时间,现在不一样了。
外交部明确的单方面免签国家已扩至 43 个,加上对沙特、阿曼等 4 国的新增免签政策,目前共对 47 国实行单方面免签,还与 29 国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
过境免签更是从 72 小时拉长到 240 小时。
相当于周五下班飞过来,能在中国玩上整整十天!
而且口岸通关也超丝滑。
免采指纹、免盖章、免填入境卡,一套操作下来,验放效率直接提了 40%。
![]()
难怪有人说,现在来中国比去邻国还方便。
如今政策一松,这人可不就立马多了。
数据显示自240 小时免签实施以来,光免签入境的老外就有 1589 万人次。
更惊喜的是,老外一来,花钱的架势是真足!
![]()
流量变真金白银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 年前 8 个月,享受离境退税的老外数量同比涨 2.5 倍,退税商品销售额近乎翻倍。
这多亏了政策贴心,退税起退点从 500 元降到 200 元。
10 个试点地区 “即买即退” 规模同比暴涨 22 倍,北京还专门推出 7 语种退税指南和电子地图。
![]()
即使他们买的东西特别杂,但扫码就能找商店、导航。
有科技控盯着新能源汽车,德国工程师专门去特斯拉工厂参观;
北京老字号的中成药、丝绸销售额同比涨 28%。
上海退税商品销售额一季度就达 7.6 亿元;
重庆更猛,退税销售额和金额同比都近 5 倍。
![]()
日本游客在熊猫基地周边买疯了文创,英国游客说中国美食比法国菜还复杂。
不过更厉害的是商务客。
他们住五星酒店,吃高端餐厅,人均单次消费超 1.2 万。
北京、上海的会议型酒店,入住率比疫情前高 23 个百分点。
![]()
专家测算,这波入境消费热潮有望填补全球 3 万亿美元需求缺口,给中国带来万亿级商机。
这哪是旅游,简直是带生意来的!
不过最动人的,还是中外之间的误解少了,真心多了!
![]()
偏见碎了,真心近了
以前不少老外对中国的印象,全靠西方媒体瞎扯。
现在不一样了,TikTok、小红书上的 #ChinaTravel 话题,浏览量超 7 亿次。
韩国网红拍上海地铁 WiFi 的视频,单条播放 1.2 亿次,直接带火韩国赴华自由行;
![]()
日本游客到沪人数上半年达 29.1 万,同比涨 58.5%,韩国更是以 42.4 万人次、130.7% 的增幅稳居上海最大客源国。
他们的玩法也变了。
在泉州穿汉服,在景德镇做陶瓷,在张家界看农耕,连非遗表演、中药体验都成了打卡项目。
更能说明,这些老外在用脚步认识真实的中国。
![]()
而且如今,大家就连交流都越来越顺。
移动支付让他们不用带现金,高铁刷脸进站省了麻烦。
越南的榴莲、中国的家电通过口岸来回流转,海合会国家因免签全覆盖,成了中东游客来华的新主力。
这哪是游客,分明是架起了沟通的桥!
![]()
结语
2000 万老外涌入,哪是什么 “偷摸”,是中国的魅力藏不住了!
政策从 47 国免签到通关提速,打开了大门;消费从退税新政到万亿商机,激活了市场;文化从网红传播到深度体验,拉近了人心。
![]()
这波热潮里,我们赚到了消费,更赢来了理解。
未来会有更多老外进来,也会有更多中国故事出去。
正如民航局推动机场增设退税店的举措,开放的中国,正和世界越走越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