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顾:面试过关却因残疾被“劝退”
2025年5月,一名求职者通过得力集团三轮严格筛选(两轮线上、一轮现场面试),成功获得上海公司HRBP岗位的录用通知。然而,当她按约定时间前往宁波总部报到时,却因腿部跛脚问题被当场劝退。人事人员以“岗位重要,领导不同意”为由,暗示其主动离职,甚至要求她通过微信发送“因不适应而自愿离开”的声明。尽管该求职者多次强调跛脚不影响工作能力(过往7年职业经历包含多次晋升),最终仍未能入职。时隔四个月,此事经社交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舆论风暴。
![]()
二、企业应对:从沉默到致歉的舆情危机
9月29日,网友发帖披露事件细节后,得力集团陷入舆论旋涡。次日,集团CEO陈雪强以个人账号在评论区公开致歉,承认此事“严重违背公司价值观”,并承诺成立专项调查组。随后,得力集团连发多份声明,确认事件属实,并对涉事人员启动问责程序。值得注意的是,集团执行总裁亲自致电当事人道歉,并指派总裁办主任飞往其所在地协商解决。尽管企业反应迅速,但公众质疑其“迟到的补救”是否足以挽回信任。
![]()
![]()
三、法律争议:健康歧视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律师指出,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就业促进法》,用人单位不得基于与工作无关的身体条件歧视求职者。该员工岗位为HRBP(以脑力劳动为主),跛脚并不影响履职能力,得力集团的行为涉嫌违法。此外,HR要求员工伪装“主动离职”的操作,可能涉及规避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专家呼吁,此类事件中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而企业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辞退理由合理性。
![]()
四、社会反响:残疾就业歧视的冰山一角
事件引发公众对残疾群体职场困境的广泛讨论。数据显示,中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但就业率长期低于平均水平。网友批评企业“表面包容、隐性设障”的虚伪姿态,并质疑面试流程中是否存在隐性歧视标准。与此同时,宁海县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透露“实际情况与企业描述存在出入”,进一步加剧舆论对企业管理合规性的担忧。事件也促使公众反思: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接纳是否仍停留在口号层面?
![]()
五、企业反思:管理漏洞与价值观重建
得力集团在致歉声明中承认“管理缺失”,承诺全面复盘招聘流程,清除隐性歧视标准。然而,公众更关注其后续行动:是否建立反歧视培训机制?如何确保残障员工平等晋升机会?该事件暴露了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顽疾——将“效率优先”异化为“排斥差异”,忽视多元包容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价值。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公关声明,更需制度性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